项。 答案 C
8.[2015·课标Ⅰ,38(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 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解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范围是政治知识,主体是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题型是措施类非选择题。解答本题,找出材料中的动词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提取材料中的“经人大批准”“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等关键信息。然后围绕上述信息,运用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人大的关系,政府职能,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等知识组织答案。
答案 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管;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
9.[2015·北京文综,38(3),12分]“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 太阳下共同劳作。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共同劳作有了更多 的可能。
材料 互联网时代,“众”的力量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
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城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以“互联网时代的公民与政府”为题,写一篇短
评。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200字左右。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以“互联网时代的公民与政府”为题,写一篇短评。写作时要注意限定性要求,从公民与政府的关系角度进行写作。公民应了解政府,寻求政府帮助,支持政府、监督政府,公民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途径参与政府决策;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为公民求助、投诉提供渠道,听取民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 答案 示例:
互联网为公民与政府的联系和沟通搭建了全新平台,开启了社会治理的“众智”模式。互联网激发了公民的热情,公民可以充分行使权利,维护权益,自由表达诉求,广泛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在社会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借助互联网可以更加便捷地与公民沟通,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优化公共政策,创新社会治理,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和公民的良性互动,公民应依法、有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政府应努力提高透明度,主动回应公民诉求,完善与民众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凝聚公民与政府的合力。 等级 第一等级 度,逻辑清晰。 观点比较明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观点,论述基本合第二等级 理,逻辑性较强,但不够全面。 观点不够明确,能简单地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观点,语义不完整、不连第三等级 贯,堆砌不相关知识。 第四等级 应答与试题无关;重复试题内容;没有应答。 等级描述 观点明确,能准确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观点,论述合理全面,有一定深10.[2014·课标Ⅰ,38(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是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材料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要减少和下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取
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强调,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2013年,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解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政治生活中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相关知识,题型为意义类非选择题。解答本题,要结合材料中政府的作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等关键信息,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11.[2013·福建文综,39(1),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 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相关资料 2012年A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GDP增长11.4%,财政收入增长15.9%;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3.5%,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6%,奢侈浪费之风抬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4.2%,万元GDP能耗下降5.7%;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土壤、水体质量下降;煤炭、石化产业投资规模扩大,一些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引发争议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A市政府应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解析 由设问可知,本题为措施类型题目,属于《政治生活》知识,其主体是政府,据此应结合材料中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回顾有关政府知识,确定答题要点。组织答案可从政府宗旨和政府活动的原则、政府职能、政府依法行政及接受监督等方面
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讨论结果
入手,结合材料作简要分析即可。
答案 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关注民生,尊重民意。②政府要切实履行好职能,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优化生态环境。③政府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 考点三 政府的威信
1.(2013·北京文综,32,4分)面对H7N9禽流感,政府有关部门在首例病例确诊后,立即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详细疫情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禽流感。这些做法能够
( )
①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权威 ②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③增强信息透明,保障公民权利 ④消除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中政府举措的意义。政府及时公布疫情及应对方案,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促使政府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公信力,也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①③符合题意;这一举措能够加强社会监督,但与促进廉政建设无关,②不符合题意;④“消除社会矛盾”说法有夸大之嫌,排除④。应选A项。 答案 A
2.[2013·重庆文综,1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财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上述举措进行评论。
解析 本题属于评论类问答题。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教材知识的熟练把握程度。本题设问对知识要求较为宽泛,需要结合材料内容确定答题要点。材料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措施,涉及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这两个主体,因此可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理念、政府的宗旨和权威及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入手组织答案。
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履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②政府贯彻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有助于建设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
府,增强政府的权威。③反对铺张浪费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高考》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五年高考真题 第二部(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