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浏览服药本,检查有无错误; 2、填写小药卡,摆小药杯;
3、根据不同剂型采取相应的取药方法: ·固体药:可以混放于一小药杯中 需碾碎的应在核对无误后再碾
·液体药:1ml以上---量杯取准确刻度(需更换品种时应洗净量杯)
1ml 以下---用滴管取(药杯中先放少量的温水或者直接滴于食物上) 不可混放于一个小药杯中
4、请另一护士再次核对一遍,准确无误后用治疗巾盖好药盘 (二)发药
1、用物准备:服药本、温开水、吸管(对牙齿有腐蚀性的药物,eg.铁剂、酸剂)、听诊器(强心甙类药物) 2、“三查七对”
3、解释、体位:“能站不坐,能坐不躺”,不在者将药带回 4、发药注意事项:
1)同一患者的药一次性离盘;2)“发药到手、服药到手、不服不走”;3)对于提出疑问者根据服药本予以解答;4)鼻饲患者服药后用温开水送服. 5、健康教育
(1)抗生素及磺胺类药---为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应准时服药
(2)健胃药---饭前;助消化及保护胃黏膜---饭后 (3)保护呼吸道黏膜---服后不宜立即饮水 (4)磺胺类药---易结晶堵塞肾小管,宜多饮水 (5)强心甙类药物---监测心率
(6)对牙齿有腐蚀性的---吸管,服后漱口
6
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是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其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 【作用原理】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输出的高频电能通过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转换为超声波声能,声能震动并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作用于罐内的药液,使药液表面张力破坏而成为细微雾滴,通过导管随患者的深吸气进入呼吸道。 【用物准备】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水槽和雾化罐内切忌加温水或热水,水槽内无水时不可开机,以免损坏机器。
2.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而脆,易破碎,操作中注意避免损坏。 3.一般每次定时15-20 min。
4.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水槽内水温超过60℃,应更换蒸馏水,换水时关闭机器。 5.若要连续使用,中间须间隔30min。
三、氧气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借助氧气高速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方法。 【方法】 【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查雾化吸入器连接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2.氧气湿化瓶内勿放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吸入器内使药液稀释。 3.操作中,严禁接触烟火和易燃品。
7
桂林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护理教研组 教案作者:刘忠华 授课日期:2012年2月16日 课程名称 授课专业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实验准备 教 学 过 程 《护理学基础》 专业班级:护理105、119班 课时安排:2学时 课次:第1次 给药技术-注射法、皮内注射术、皮下注射术、肌内注射术 1.掌握下列概念:注射法、皮内注射术、皮下注射术、肌内注射术。 2.掌握:注射原则、药物抽吸法、四种注射法。 3.熟悉电脑微量注射泵的应用。 注射原则、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的方法。 注射原则、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的方法。 问题切入法:讲授、演示、练习 多媒体课件、教科书、用物、学生 基本知识 1学时 一、注射原则 30min 二、注射器与针头的构造及选择 10min 基本技能 1学时 药物抽吸法 10min 皮内注射术 6min 皮下注射术 6min 肌肉注射术 6min 静脉注射术 6min 电脑微量注射泵 3min 小结 3min 1.殷磊主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喻坚主编《护理学基础》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5 参考书或新 内容新进展 3.姜安丽主编《护理学基础》(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崔焱主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请叙述注射原则有哪些? 2.注射分哪几种?试述常用的注射部位和操作方法? 复习思考题 3.试述皮下和肌内注射在操作上有何不同? 4.为什么皮下、肌内、静脉注射前需排尽空气及抽回血?
8
教学过程
第十六章 给药护理
【新课导入】 【展示教学内容】 【给出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 二、注射技术 注射法:将无菌的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 优点:吸收快,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吸收量也较准确 缺点:疼痛、感染,不良反应出现的也较迅速 一、注射原则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三查七对” 2、药品质量问题 3、注意配伍禁忌 (二)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1、操作前:护士---洗手、戴帽 用物---保持无菌、避免污染 环境---清洁、无尘
2、操作中:皮肤---碘酒、酒精彻底消毒 药液---不可久置,以免失效 (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一人一物(针头、止血带、棉垫) 2、用物先消毒再处理
(四)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1、注射器---根据剂量的多少选择
针头---根据药液的刺激性强弱、给药途径、患者的年龄和体形 2、质量:保证无菌 针头---“三无”:无钩、无弯曲、无锈 3、取法:保证无菌——注射器的活塞、乳头;针头 (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1、前提:避开神经、血管处
2、要求:不可在炎症、瘢痕、硬结、皮肤有病变处进针;长期注射的患者经常更换注射
部位
(六)现配现用注射药液 避免污染与浪费药液;粉剂应用适量的溶酶溶解 (七)注射前排尽空气 注意防止药液浪费 (八)注射前检查有无回血
1、皮内、皮下、肌内----?毛细循环---?血液循环--?全身疗效 静脉----?血液循环----?全身疗效 2、只有静脉注射有回血。
9
(九)应用无痛注射技术
1、分散注意力,取舒适体位,肌肉放松 2、“二快一慢”、待酒精干后再进针
3、对刺激性强的药物,针头应粗长,进针要深,以免造成硬结和疼痛。 4、先注射刺激性弱,再注射刺激性强(进针要深,推药要慢) 二、注射器与针头的构造及选择 1.注射器及针头的构造
2.注射器及针头的选择 规格及用途 基本技能
三、药物抽吸
操作要领:
(一)自安瓿内抽吸:消毒?砂轮锯?再消毒?折断?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下?缓慢抽吸,不可碰到活塞
(二) 自密封瓶抽吸:去盖?碘酒酒精常规消毒?注入2ml生理盐水?摇匀药液?再次消
毒?注入2ml空气,抽出药液
(三) 特殊药物抽吸法 1、结晶、粉剂——先溶 2、混悬液——先摇匀 3、油剂——加温或两手对搓
四、皮内注射术(ID)
1.定义 将小量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一种方法。 2.目的 3.部位 4.操作要领
消毒-?核对、排气?绷紧皮肤?针尖斜面向上,待酒精干后5度角刺入?斜面完全进入后平推一段?拇指固定?推药液0.1ml?拔针
五、皮下注射术(H)
1.定义 将小量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一种注射方法。 2.目的 3.部位 4.操作要领
体位?常规消毒?绷紧?进针?回抽?注药?按压拔针
六、肌内注射法术(IM 或im)
1.定义 肌内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 2.目的 3.部位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