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事故可能性的分析 C.施工组织设计 D.应急组织与职责
17.对施工现场应急处置预案的演练(D)不少于一次,并做好演练记录。 A.每年 B.每季度 C.每一个月 D.每半年
8.(A)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 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A.项目经理
B.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D.技术负责人
19.根据《绿色施工导则》,土方作业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B),不扩散 到场区外 A.1 B.1.5m C.2m D.2.5m
20.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应按照规定实行(A)。明火作业应履行动火审批手续,配备 动火监护人员 A.动火证管理 B.班组管理 C.项目部管理 D.安全员审批管理
21.下列关系中,不需要签订安全管理协议。D
A.建设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B.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 C.班组和作业人员之间
D.作业人员雨作业人员之间
22.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发包人应与协商,在现场建立治安管理机构或联防组 织,统一管理施工场地的治安保卫事项,履行合同工程的治安保卫职责C A.总承包单位 B.当地城府 C.当地公安部门 D.当地居委会
23.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在工程开工后(D)天内共同编制施工场地治安管理计划,并制定应对突发治安事件的紧急预案。 A.1 B.3 C.5 D.7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管理规定,必须为班组作业人员(ACD)、安排高温季节作息和控 制加班等,保障基本的工作福利 A.办理工伤保险 B.办理医疗保险
C.组织体检
D.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2.各级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交底书要按单位工程归放一起,以备查验。ABCD A.交底时间 B.内容
C.交底人的签名 D.接受交底人的签名
3.项目经理必须组织对进入现场的(ABCD)进行查验,未经查验或查验不合格,不得 使用。
A.安全防护用具 B.机械设备 C.施工机具 D.配件
4.对(ACD),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A.新技术 B.新设备 C.新材料 D.新工艺
5.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应包括(ABCD)等。 A.职工伤亡控制指标 B.施工现场安全达标 C.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D.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6.项目部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主要包括:ABCD A.辨识 B.评价 C.分析 D.控制
7.危险源的概念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ABCD A.根源 B.状态 C.行为
D.或以上三项组合
8.危险源的控制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ABC A.技术控制 B.行为控制 C.管理控制 D.经济控制
9.根据工程及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类型有ABC A.坍塌 B.物体打击 C.触电 D.疾病
10.绿色施工同绿色设计一样,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BCD
A.禁止资源使用 B.生态与环境保护 C.资源与能源利用 D.社会与经济发展
11.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 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或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ABCD)和环境 保护。 A.节能 B.节地 C.节水 D.节材
12.施工现场治安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施工现场治安保卫管理制度B.施工现场治安保卫责任体系 C.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 D.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 、判断题
1.按照“谁使用、谁维护、谁保管”的原则,对使用的机具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自检, 确保其安全可靠和完好率,保证正常使用和运行。√
2.三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有关施工单位 和班组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书面交底。×
3.配电箱按“一机一箱一漏一锁”配置,配电箱内器具符合规范要求,配电箱的安装 符合规范要求。×
4.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如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以及扣件、漏电 保护器等,必须是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三证”齐全,定期进行监督抽检。√
5.项目经理必须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必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相关单位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要求,在隐患整改报告上签字。√
6.项目经理必须组织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 经安全教育后即可上岗。×
7.在生产任务与安全保障发生矛盾时,优先安排解决生产任务的实施。×
8.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由项目负责人亲自过问,亲自布置,亲自落实。√ 9.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出台后,要按天分解,责任到人。×
10.要在安全管理目标范围内,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明确 阶段性工作任务和要求,确保目标实现。√
11.对安全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的考核要实事求是、与实际情况相符。×
12.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它是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
13.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遭受破坏或失败的各种因 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物、环境因素。×
14.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15.危险源控制中的行为控制即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技术有消 除、控制、防洪、隔离、保留和转移等。×
16.按规定演练或事故救援后,对预案(处置方案)进行评估。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 要及时修订。√
17.事故发生后,项目负责人应先按照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的相应程序,启动应急预案, 保护现场,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应急自救。√
18.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并在最短时间内寻求第三方的援助和救护,不可以越级上报。×
19.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是指,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 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0.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21.项目部与各施工班组或分包队伍签订的协议中,要包括施工现场治安保卫的内容。 不可以单独签订施工现场治安保卫协议或责任书等。×
22.项目部应根据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的规定,控制光、噪音、废气和施工扬尘,减少 或降低对周围单位、居民的影响。√
23.三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 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市区主要路段沿街工地围挡高度应不低于(D) A.2m B.3m C.1.5m D.2.5m
2.一般路段的围挡高度应不低于(B) A.1.5m B.1.8m C.2m D.1.6m
3.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 当符合(D)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当符合卫生标准。 A.保持适当距离;卫生性
B.随意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卫生性 C.保持安全距离;安全性
D.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安全性 4.(A)应持证上岗。
A.特种作业人员B.新人厂人员C.复岗人员D.转岗员工 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道路必须进行(B)处理。 A.平整、夯实 B.硬化 C.防止扬尘
6.施工现场按照功能可划分为施工作业区、辅助作业区、材料堆放区、生活区等区域 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应当与作业区(B),并保持安全距离。 A.一起设置 B.分开设置
C.一起设置或分开设置
7.办公区和生活区应当设置于在建建筑物坠落半径之外,并与作业区之间设置(B ),进行明显的划分隔离,以免作业及相关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A.安全设施 B.防护设施
C.安全标志
8.风力(B)以上天气应停止易产生扬尘的作业,严禁从建筑物内向外抛扬垃圾。 A.三级 B.四级 C.五级
9.施工现场在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要坚持(C)的原则,建立治安综合治理制度和责 任制 A.安全第 B.预防为主 C.群防群治
10.下列哪种灭火设施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A) A.水
B.干粉剂灭火剂 C.砂子
11.施工现场应在边角处每隔(C)设灭鼠设施,并设专人负责管理投放药品;温暖 季节应设置捕蝇设施。 A.10m B.20m C.15m
12.市、县主干道两侧建筑面积(B)以上或工期一年以上的工程,施工现场的道路、作业场地要采用混凝土硬化。 A.5000m2 B.8000m2 C.6000m2
13.施工现场的道路中间应起拱,两侧设排水设施,主干道宽度不宜小于(),载 重汽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B),如因条件限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 A.4.5m,10m B.3.5m,15 C.5m,15m
14.施工现场的道路应当设置交通指示标志。通行危险的地段应当悬挂(B),夜间
设置红灯示警。在车辆、行人通过的地方施工,应当对沟、坑、井等进行覆盖,并设置施工 标志和防护设施 A.警告标志 B.警戒标志 C.安全标志
15.砖应丁码成方垛,不得超高,距沟槽坑边不小于(A),防止坍塌 A.0.5m B.1m C.0.6m
16.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其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 的注意,预防安全事故。我国的国家标准中共规定了(C)个安全标志 A.110 B.106 C.11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试题(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