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外国文学作品选复习笔记(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 2. )

16世纪起,这两部分人逐渐融合,而这个过程十分复杂。

? 虽然这两个圈子始终是两个圈子,从未合成一个,但他们之间有愈来愈多的共同看

法和共同的生活方式。

? 贵族精神和资产阶级精英既互相融合又互相碰撞。

? 17法国剧作家如高乃依和拉辛写作悲剧,描述贵族之间,荣誉、爱情、义务之间的

矛盾;

但这类创作渐渐被认为过时,不真实,遭到冷落。资产阶级在舒服的家里要看的是反映“真实”男男女女的故事。这些刊物供给读者的是描述幸福家庭、品德高尚的生活、实用的科学知识等等,它是按照资产阶级的标准,而不是按照贵族的标准来教化社会。

? 在西欧各地,资产阶级的成员想在自己这个社会阶层的圈子里,和受过良好教育、

知情达理的人一起探讨知识、谈论真理,这不仅成为资产阶级的自我教育,贵族人家也有类似聚会。

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社会上层,在沙龙里、咖啡馆里、读书会里,既有文化内容,又是社交活动;一种普遍性的上层文化,就是这样形成的,虽然这些人在生活的其他多方面还是一家一个样子。

? 1750年到1850年间,伴随法国大革命式的政治变革及其后的各种运动,又兴起了

同样根本性质的工业大革命。工业革命带来了西欧文化的彻底改变。

? 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增加了每户人家的收入,人们手里有了钱,欲望和需求也增

长了。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起来,因为妇女主持日常家务、吃饭穿衣,都要花钱,结果主要的消费是通过妇女进行的。

? 中产阶级从旧的和新的社会上层那里吸引他们的生活方式。本来在17、18世纪时,

贵族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富裕的商人接了过去。到19世纪初,又被新的实业家接了过去。现在又在中产阶级中间推广,这就使资产阶级的社会生活方式有了比以前广阔的群众基础。

? 18世纪末起,欧洲稍大的城市都发展起了公共图书馆,其中有各种报纸、期刊和书

籍,18世纪人们大量阅读知识性的一般读物。

? 到19世纪初叶,人们读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除报纸和期刊外,一般人读小说的居

多。

小说家们本身就深受基督教传统道德的影响,因此也在所写的小说中表现出来,只是过去把它们描绘为全欧共同的道德规范,现在则说成是世俗中产阶级的思想。

? 妇女不仅没有选举权,连进大学的权利也没有。她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只能被陷在家

庭的小圈子里,充当家庭主妇。许多有能力、有志气的妇女感到不满。少数勇敢妇女的抗议并不能改变社会模式,这些勇敢的妇女被说成是的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是没有女人味道的女人。

19世纪初叶,产生了一批女小说家。在欧洲各地,印刷大众化为妇女提供了新的机会,有的到市场谋生,有的则从文字中为自己创作才能找寻机会。 妇女通过阅读书刊,渐渐接触到男女社会关系问题和在这问题上的新观点,由此引起了妇女争取自由和男女平等的运动。

? 资产阶级的旅行。新的资产阶级把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看作古典文化的统治区域。

他们仍旧到意大利、希腊旅行。

出国旅游则是为了享乐,为了领略异国风光,附带得到一点足够提高社会身份的文化经验。从前以学习为宗旨的“大旅行”已经让位给追求享受的消费旅游了。

《傲慢与偏见》

? 奥斯汀生活在浪漫主义方兴未艾的年代,创作却全然不见受其影响的痕迹。她更象

一位十八世纪的人物,在其作品中“理智”总是压倒“情感”。

她对自己的秉赋及其局限有充分的自觉,异常执着地写她那些小镇上杯水风波的婚恋故事,在此狭小的题材领域内经营她“三寸牙雕”式的作品,且相信信中可写出世情,透析人性。 《傲慢与偏见》很能反映这位作家的创作特点。此书从开始就贯穿着婚姻动机,班纳特家几个女儿的婚恋构成故事内容,达西与伊丽莎白由误会至和解,分别消除“傲慢”、“偏见”,终成眷属的过程则是主线。 围绕该线索,奥斯汀向读者生动展示了英国小镇的风情画,而她那份通过人情世故的机智始终伴随并引领着我们。此书未必是其作品中最深刻的,但肯定是她写得最清新流丽、风趣俏皮,因而也最受欢迎的一部。

? “……有些作品,其中展示了才智最强大的力量;其中作者以最精心选择的语言向世

人传达了对人性最透彻的了解、对这种丰富多彩的人性好处的描绘,以及对机智幽默最生动活泼的抒发。”

——简·奥斯丁 艺术特色

? 1. 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时总以鲜明个性的人物的活动作为载体。奥斯丁是一向

公认的善于塑造人物的大家。

? 奥斯丁一向被公认为善于塑形象的小说家,而且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点在于内心世

界而不在于外表。

? 小说评论家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中提到的“圆形人物”的理论,主要是以奥斯

丁的人物为例的。

奥斯丁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男性,而且每个人物个性鲜明,少见雷同。

? 《傲慢与偏见》中的众多女性人物,从最重要的伊丽莎白到次要人物德伯格小姐,

都有各自的特色,充分体现了作者透彻了解的人性。

伊丽莎白

? 秀外慧中

? 充满理性的爱情婚姻观念和实际选择

? 独立不羁,蔑视权贵,敢作敢为的表现,体现了当时的先进思想 使她成为小说中女性追求独立人格和婚姻自主权利的先锋者。 2.精心选择的语言。《傲慢与偏见》中的叙述,像诗似的对仗匀整,富有节奏;它的对话,像戏剧一样自然流畅,妙趣横生

? 这部小说之所以浅显而不浅薄,流畅而不流俗,正是由于作家的字斟句酌,反复推

敲,而不是仅凭妙手偶得。

她创作小说,像是用一支又尖又细的画笔,在小小的一块象牙上。

3.机智幽默。这是作家本人才智的自然流露,不仅表现在人物性格的把握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她的喜剧风格和对话上

? 关于简·奥斯丁的原始传记性资料都说明,奥斯丁本人是一位极为聪颖理智,敏于观

察而又富有幽默感的英国女士,她过人的智力和才情在小说中常常通过幽默与讽刺来传达。

? e.g. 本内特太太和柯林斯先生 柯林斯求婚 Chapter 19

? 英国小说中的讽刺与幽默,早在奥斯丁以前就有斯威夫特和菲尔丁奠定了基础,他

们的幽默是一种夸张、明快、一针见血的风格。

奥斯丁的幽默和讽刺是另一种类型。她不动声色,微言大义,处处藏有机锋。

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简介

居里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 他继承了斯丹达尔、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的传统,在表现手法上,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风格。

他的文学作品在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文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被视为20世纪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福楼拜创作年表

? 1838年,《狂人回忆》 ? 1843至1845年,《情感教育》手稿

? 1848至1849年,寓言剧《圣安东的诱惑》手稿 ? 1852-1856年,《包法利夫人》 ? 1862年,《萨朗波》 ? 1869年,《情感教育》* 1874年,《圣安东的诱惑》

? 1875-1876年,福楼拜与乔治·桑发生了文学论争。 ? 乔治·桑:“与其写令人伤感的文学,不如写令人欣慰的文学”。 ? 受乔治·桑的影响,福楼拜写下了短篇小说《纯朴的心》

晚年,悉心指导莫泊桑创作,大部分时间致力于长篇小说《布瓦尔与佩居榭》。 福楼拜的创作观念

? 1.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流行实证科学,这对福楼拜的创作观产生了影响。

? 福楼拜把小说看作“生活的科学形式”,要求作家象自然科学家对待大自然那样,以

冷静的态度描绘一切,解剖一切。 ? “美就意味着真实,虽说真实的东西不一定都美,可是最美的东西,永远是真实的”,

“丧失了真实性也就丧失了艺术性”。

观察、分析、理解

2. 福楼拜最大的建树,是从作品中删除了自我,创造了所谓“纯客观”的艺术。

? 巴尔扎克和斯丹达尔————介入主人公的生活

? 福楼拜要求“镜子”排除一切主观抒情成分,对事物作出完全客观的、科学的反映。 ? “作者的想象,即使让读者模模糊糊地猜测到,都是不允许的。” ? “一行一页,一字一句都不应当有一丁点作者的观点和意图的痕迹。” ? 福楼拜所创立的这种“客观性艺术”,后来被左拉、龚古尔兄弟等自然主义作家向“纯

科学”的方向发展了,因而法国文学史上一般把福楼拜看作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承上启下的人物。

? 法国当代批评家因他那种冷落、客观的艺术风格而称他为现代艺术的先驱。 《包法利夫人》的写作背景

? 1. “外省风俗”

2. 七月王朝,第二帝国

? 法国资产阶级引以自豪的英雄年代过去了,一八四八年的革命风暴也已平息,随之

而来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庸时代。

在这一时代活动在生活舞台上的,是一群群资产阶级的庸夫俗子,鄙陋、可厌的现实生活。 《包法利夫人》情节分析

? 包法利

? 包法利夫人 (爱玛) ? 鲁道尔夫 ? 莱昂

勒儒

二、故事梗概:

《包法利夫人》以七月王朝统治时期为时代背景,展现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充满浪漫幻想的平民女子的悲剧一生。爱玛是一位富裕农民鲁俄老爹的独养女儿,少女时代被父亲送进培养贵族女性的修道院寄宿学校,偷读了很多当时颇为流行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庸俗浪漫主义小说,身心受到很大影响。可是,她父亲却把她嫁给了一个像“人行道一样平板”的乡村医生包法利。为了改变婚后无聊平淡的生活,她怂恿丈夫从小镇道特搬到永镇。在那里,当了风月老手鲁道尔夫的情妇,为他借钱置服饰,对他日益迷恋。可在私奔之际,鲁道尔夫却抛弃了她。不久,当她在剧场里跟三年前认识的法律事务所见习生莱昂重逢时,她便顾不上选择地投进了这个比鲁道尔夫更卑劣的年轻人的怀抱,不断跟他幽会,肆意放荡挥霍,以致家产耗尽,债台高筑,再次被抛弃。最后在债主催逼勒索,而自己又求告无门、且遍遭法官猥狎、邻居奚落和情人背弃的情况下,把口袋里的最后一枚钱币送给瞎子乞丐,然后服毒自杀。 分析爱玛这个人物 (一)细节分析

1. 她炯炯的眸子里显露出一种魔鬼般的什么也不怕的神情。

2. 他握了握她的手,发现她毫无热情。爱玛已经没有精力来表现任何感情了。 3. “我需要的就是这样的餐厅。”爱玛想到。

4. 包法利夫人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她带着可怕的神情退后一步,叫道:“先生,你这是无耻地乘人之危,占人便宜!我需要人们的同情,可不想出卖自己!” 5. 爱玛头微微晃动着,样子柔媚地像一只怀情的母猫?? (二)三次借钱失败后的表现 第一次:

1. 这天天气晴和;这是三月那种晴朗而又带些寒意的日子。 2. 卢昂的人们,穿着周末的服装,神情愉悦地在街头走着。

3. 这时她想起上次到教堂里去的情景,那时她心情焦灼但充满希望,她的爱情比那旷大的教堂还深。

4. 她继续往前走,在面纱后面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她昏昏然蹒跚地走着,简直要晕倒了。 5. 这车子由一匹橐橐奔驰的黑马驾驶,赶车的是一位穿貂皮袄的上等人。她见过他??啊,是他,是子爵!??她是那样苦痛,那样凄伤??

6. 外界的一切和自己的内心仿佛都将她弃之不顾似的。 第二次:

1. 借钱不成引起的失望,加强了因自尊心受伤害而产生的愤怒。

2. 她感到一种想打架的情绪,恨不得见男人就打,啐他们的脸,把所有的男人都砸得稀烂。 3. 在看到自己的家时,她泛起一种麻木的感觉。她几乎走不动了,但又不得不走;不回家又到哪里去呢?

4. 她眼睛向四周望望,呼吸急促,她的表情使那位农妇害怕,她情不自禁地躲开,以为她疯了。 第三次:

1. 她走了出来。墙仿佛在颤动,天花板像压了下来似的。

2. 她变得麻木不仁,不再感到自己的存在,只觉得脉管在跳动,仿佛发出震耳的乐音,充盈了整个田野。

3. 她脑中所有的记忆、意念,都一下子迸发出来,就像放烟火时迸发出的万点火花。

4. 她只是为爱情感到痛苦,她感到灵魂远离她的躯体,就像一个受伤的人,在临死前感到生命从他的伤口边流逝。

六、问题:爱玛的悲剧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爱玛是一个被浪漫性情毁灭了的小资产阶级女性,从表面上看,耽于幻想的浪漫性情是爱玛的致命弱点,但实质上却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因此,爱玛的悲剧既有个人性格的问题,又与当时的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个人悲剧

爱玛始终生活在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对爱情充满奇情异想,但这些美梦的肥皂泡最终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了。

爱玛是一个虽富有浪漫幻想,但又心地单纯善良;不满平庸生活,但又富有同情心的女人。应该说爱玛是有她的美好的一面的,但可悲的是,爱玛并未对自己的悲剧有清醒的认识, (二)社会悲剧

爱玛的悲剧,是对腐蚀人心的浪漫幻想的鞭挞,更是对19世纪中叶法国资本主义的浮华虚荣和冷酷虚伪的控诉。

1. 资本主义社会的崇尚虚荣和注重浮华,造成了爱玛追求浪漫幻想的性格。 爱玛原是一个纯洁天真的女孩子,可是她父亲因为贪慕虚荣,于是将她送到修道院去接受所谓的大家闺秀的教育,希望她有一天能走进资产阶级贵族的生活圈子,但他们的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正是贵族式的修道院教育使她泯灭了自然的天性,从而造就了她一生的痛苦。

爱玛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女性,有一定的“钱”和有一定的“闲”使她有条件、有机会去想象、去追求。

2. 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主义猖獗,影响着道德风尚,左右着人际关系。

人们眼中只有金钱,包括爱人之间。爱玛的两任情人都是只会索取,而不肯为爱奉献的薄情寡义之人。

周围的人面对爱玛的艰难处境,都是幸灾乐祸、袖手旁观,没有真正帮助她的。社会风气是污浊的。

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一、艾米莉·勃朗特生平简介

? Emily Jane Bront?,1818年-1848年。

著名的英国作家与诗人,在勃朗特三姐妹中排行第二。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说《呼啸山庄》,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的小说。

艾米莉生性内向而孤傲,深居简出,喜欢一个人在荒原上散步。长相平平的她一辈子都没有谈过恋爱。与她的姊妹一样,艾米莉的身体因为当地的气候而显得虚弱。

? 在1848年9月她的兄弟的丧礼期间,艾米莉感染了风寒。在1848年12月19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外国文学作品选复习笔记(3)在线全文阅读。

外国文学作品选复习笔记(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595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