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服务窗口,进行疾病防治。从而提高对疾病的防治能力,提高对疾病的诊疗技术服务水平。
因此,必须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改善卫生院基础设施,增加业务科室人员,扩大业务用房,促进疾病防治专业性及规范性,以适应和推动***市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第五章5.1 场址所在区域现状
场址选择
11
***市***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1.1 地理位置
***市***镇中心卫生院院内 5.1.2 场址土地权属类别
土地使用权属***镇中心卫生院,性质为国有土地。
5.2 场址条件 5.2.1 地形、地貌
***市地处小兴安岭山脉西南麓向松嫩平原过度的中间地带,由第四纪冲积、洪积物组成的堆积地形。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了波状起伏、岗地和坳谷分明的地貌。整个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点。海拔高程在300~500m之间。小兴安岭山脉纵横市境东西,为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
5.2.2 气象、水文
***市地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气候特点为: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常为势力较强的蒙古高压所控制,严寒而干燥;夏季由于太阳照射角度的增大,升温较快,降雨集中,光照时间长,雨热同季,加上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春季多风,降水较少;秋季降温急剧。
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年平均风速 年平均相对湿度 年平均降水量 年平均光照 年平均无霜期
1℃ 37.6℃ -42.2℃ 2.7m/s 60% 528.6mm 2624.2h 115d
12
***市***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大冻土深度 最小冻土深度 主导风向
2.5m 1.81m 西北风
5.2.3 工程地质、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的规定,***市属6度地震烈度区。
5.2.4 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拟建项目选址在***镇中心卫生院院内。场址四周均有建筑物、环境条件能满足项目建设。
5.2.5 交通条件
项目建设选址点位于城市道路边,入口与大道相连,交通十分便捷。
5.2.6 公共设施条件
本项目规划用地红线区域内地势较好,无不良地质情况,无市政设施的地下管线穿越,适于建设。
本项目规划建设用地区域内,相关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均以完成,适合该项目的建设。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城市重点建设区,给排水、电力、电信等配套设施完备,具备建设条件。
5.2.7 施工条件
本项目所需各建筑材料可利用周围方便的交通,采用汽车运输至施工地点。市域内有多个资质合格的施工队伍,施工用水、电等可以就地解决,施工劳动力来源可由承包商自带或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
5.3 场址方案
详见附图“项目区域位置图”
13
***市***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六章 建筑方案选择
6.1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14
***市***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总面积800㎡,主体工程为:住院用房一栋一层。设病房、产房和手术室等。
6.2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镇中心卫生院建设体系建设方案是经过了多方案比选论证后,再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与院方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可行的规划及单体方案。
6.2.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卫生院建设体系的可行性研究过程将遵循如下指导思想: 稳定发展、稳步推进、强化过程控制和风险评估;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步兼顾;
紧扣规划设计思想,体现城镇周边应有的建筑形态与城镇形象相协调。
6.2.2 总体规划及总平面布置
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大大扩展了医学空间的深度和广度。技术革命使医疗性建筑的功能结构,空间形态产生了发展变化。因此卫生院的建设规划必须有适度的前瞻性和合理性,才能充分地结合未来医疗的状况。注重科学的交通组织、合理分区和良好的室内外环境空间的创造。合理的交通组织和良好的就医、施医环境是现代医院人性化的突出特点,也是现代医疗的发展方向。
6.2.3 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根据规划用地分析,如何综合处理好规划用地和合理功能分区及良好医院环境的矛盾是规划的关键。扩建房屋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合理布局,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对用地充分利用合理布局,整合医院用地功能分区合理,交通流线组织清晰,布局满足靠近使用核心和就近原则,方便患者使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乡镇中心乡镇卫生院可行性研究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