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径向全跳动。 D.同轴度。
4.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给定方向上的线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B.空间中,点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球Φ”。 C.任意方向上线倾斜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D.标注斜向圆跳动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轴线垂直。 5.对于径向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同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6.形位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有__。 A.同轴度。
B.径向全跳动。
C.任意方向直线度。 D.圆柱度。
7.形位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区域的有__。 A.径向全跳动。 B.端面全跳动。 C.同轴度。
D.任意方向线位置度。
8.形位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内区域的有__。 A.平面度。
B.任意方向的线的直线度。
C.给定一个方向的线的倾斜度。 D.任意方向的线的位置度。
9.对于端面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平行度控制效果相同。
10.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__。
A.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B.径向圆跳动与圆度。 C.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0
E则__。 11.某轴Φ10 -0.015 mm○
A.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
B.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 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 mm。 D.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9.985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 mm。 12.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__。 E。 A.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
M。 B.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Φ0○
C.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零。
D.被测要素遵守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等于最大实体边界。 13.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max一 形位公差。
B.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一 形位公差. C.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max十 形位公差。 14.某孔Φ10 0
+0.015
E则__。 mm○
A.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
B.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 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mm。 D.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01 mm时,允许形状误差可达0.01 mm 。
三、填空题
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__,不同点是__。
2.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之间的区域。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区域。 3.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4.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对称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5.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在给定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时是__。
6.由于__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__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7.当零件端面制成__时,端面圆跳动可能为零。但却存在垂直度误差。 8.径向圆跳动在生产中常用它来代替轴类或箱体零件上的同轴度公差要求,其使用前提是__。 9.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__,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
10.在任意方向上,线对面倾斜度公差带的形状是__,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
+0.119 11.某孔尺寸为Φ40+0.030 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 Φ0.005 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Φ40.09 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 mm,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最小实体尺寸是__m m,作用尺寸是__mm。
+0.041
12.某轴尺寸为Φ40+0.030 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005 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Φ
40.031 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 mm,则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是__mm,作用尺寸是__mm。 E,实测得其尺寸为Φ40.03 13.某轴尺寸为Φ40+0.030 mm○mm,则允许的形位误差数值是
__mm,该轴允许的形位误差最大值为__mm。
E,14.某轴尺寸为Φ20-0.1 mm○遵守边界为__,边界尺寸为__mm,实际尺寸为Φ20 mm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__mm。
-0.018
15.某轴尺寸为Φ10-0.028 mm,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
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__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__mm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__mm。 16.形位公差值选择总的原则是__。
0 +0.041
四、综合题
1.改正图2-1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1 2. 改正图2-2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2 3.改正图2-3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3 4.改正图2-4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4 5. 改正图2-5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5 6.改正图2-6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6 7.改正图2-7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7 8.改正图2-8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D 图2-8 9.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9上。 (1)φ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 (2)φ100h6轴线对φ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mm。 (3)φ40P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φ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mm。 (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 mm。 图2-9 10.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0。 (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 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2 mm。 (2)圆锥轴线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0.05 mm。 (3)端面Ⅰ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3 mm。 (4)φd1和φd2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0.008 mm和0.006 mm。 图2-10 11.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1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 mm,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4 mm。 (2)φ70H7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
(3)φ210h7轴线对φ70H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3mm。 (4)4-φ20H8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φ70H7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φ0.15m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综合复习题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