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板门,烟气经锅炉原烟道旁路进入烟囱排放。
C、 SO2吸收系统
烟气进入吸收塔内向上流动,与向下喷淋的氢氧化钠溶液以逆流方式洗涤,气液充分接触。脱硫塔采用内置若干层旋流板的方式,塔内最上层脱硫旋流板上布置一根喷管。喷淋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喷浆层喷射到旋流板中轴的布水器上,然后碱液均匀布开,在旋流板的导流作用下,烟气旋转上升,与均匀布在旋流板上的碱液相切,进一步将碱液雾化,充分吸收SO2、SO3、HCl和HF等酸性气体,生成NaSO3、NaHSO3,同时消耗了作为吸收剂的氢氧化钠。用作补给而添加的氢氧化钠碱液进入返料水池与被石灰再生过的氢氧化钠溶液一起经循环泵打入吸收塔循环吸收SO2。
D、 脱硫产物处理系统
脱硫系统的最终脱硫产物仍然是石膏浆(固体含量约20%),具体成分为CaSO3、CaSO4,还有部分被氧化后的钠盐NaSO4。从沉淀池底部排浆管排出,由排浆泵送入水力旋流器。由于固体产物中掺杂有各种灰分及NaSO4,严重影响了石膏品质,所以一般以抛弃为主。在水力旋流器内,石膏浆被浓缩(固体含量约40%)之后用泵打到渣处理场,溢流液回流入再生池内。
E、 电气与控制系统 B.双碱法脱硫工艺 工艺说明:
双碱法脱硫工艺技术吸收国内外类型工艺技术的经验教训,根据
我国国情研发改进的一种更为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该工艺解决了类似工艺技术常见的堵塞、运行费用高、排烟温度低、动力消耗大、灰渣处理困难等难题。
工艺技术特点:
1.脱硫效率可达98%以上,除尘效率可达90%以上。
2.可实现脱硫剂的互换(消石灰粉、生碱或电石渣),且不影响工艺的运行,不影响脱硫效率。
3.参与反应的是纳碱,实际消耗为钙碱,钠碱循环利用,且纳碱消耗量小于1%。
4.液气比低且脱硫效率高:独特的塔内设计,增加了脱硫液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脱硫效率。
5.具有独特的两极除渣系统,保证脱硫副产物的含水率≤10%。渣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6.脱硫液中采用独特抗氧化措施,具有独特的防堵塞,降低了纳碱的消耗量。
7.液气比小,排烟温度高,无需常规工艺中所必须的GGH系统。 主要技术参数:
指标名称 设计要求 SO2脱除效率 ≥90% SO3脱除效率 ≥95% 粉尘脱触效率 ≥95%
系统阻力 <1500Pa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任何锅炉任何工况烟气的脱硫治理工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