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OFO小黄车的浅要分析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典型例证之一,近年来逐渐走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也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资本热潮,究其原因是由于其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前景,而在这之中又以OFO和摩拜单车为领跑者。但是,共享单车在如今充满机遇的环境中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本文以OFO为例,以摩拜单车为对照参考进行简要分析。
OFO 小黄车起源于高校,早期是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出行问题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将服务的人群明确地定位在大学生群体(绝大部分是)。单车造价成本低,所以租赁价格低廉为优势,使用的是机械锁,密码易被获取。然而OFO越做越大,目前OFO已完成C轮融资,已经覆盖22所城市200多所高校,截止7月底累计投放达到了16万量单车,用户超过200万,并且声称将在年内投放100万辆。1现在的OFO已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内,更多向城市铺放。一位投资人表示,在 OFO 的逻辑中,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铺出最多的车、占领最多的城市、完成最高的覆盖率。
而提起OFO就不能不提及摩拜,OFO 创始人戴威曾表示,摩拜更像是神州专车,OFO 更像滴滴、Uber,“早期的时候,可能大家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之后
2会大不一样”。当然,对于两种模式的优劣,将专车之战的结论直接拿来嫁接,
2
也并不妥当,至少从当前的境况上看,两种路径均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陷。谁会先补齐自身的短板,也许就是这场“神州”“滴滴” 之争的胜者。在行业诞生之初,摩拜以难骑著称,没有车筐、座椅高度不能调节,骑着比较累,因为要做到“4 年不返修”,所以在自行车的设计和硬件上做了很多文章,但这也同时导致车身重量翻倍,达到 25 公斤。随着轻便版本摩拜Lite 的诞生,摩拜终于补上了体验差、造价高的短板。OFO 相反,一开始体验更接近普通单车,并没有考虑太多后期维护、保养的问题,自行车的质量也并不很高,所以受到有些人为的破坏。北京朝阳区一共享单车维修点,大约 1 公里长的路段,OFO 小黄车将近覆盖了300 米长,近万辆被损坏的共享单车聚集在一起,等待着维修师傅们修理。高损毁率逼迫着OFO在耐用性上狠下功夫,随之而来的是成本不断推高。在
随后的发展,OFO和摩拜的产品也将不断迭代,甚至最后消费者可能可能会骑到几乎具有一样的体验感受的共享单车。虽然产品在不断趋同,但是两家公司却在诸多方面仍具有明显的区别。首先是从车的来源上,OFO近似于“贴牌”,不建造工厂而是向工厂采购。摩拜则是努力在扩大自身产能,争取做到自产自租。其次,廉价的OFO小黄车在一开始是不具有GPS功能的,OFO 当前主要的运营策略还是一个师傅负责一个片区,包括找车在内的运营均由其负责。按照一个师傅可负责1000 辆车计算,250 万辆车就需要 2000 多位师傅。而摩拜在一开始就投放较为昂贵的带有GPS的车辆。随着没有GPS车辆的弊端的逐渐凸显,OFO也在推出新的装有GPS的小黄车逐步淘汰没有GPS的旧车。
以下为对OFO的“SWOT”分析
Strengths:单车成本低廉;押金较Weakness:车辆易损毁;后期维护保少;投放量大;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方便快捷;用户留存率高;单车采用无桩形式,可以随时随地定位查找并提取和归还单车,方便快捷; 养难;缺少GPS,车辆调度不便(曾经);车辆来自不同厂家生产,质量层次不齐,不易把控; Opportunities:适逢大众关注环保,Threats:管理混乱,调度车辆不便;顺应潮流;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政府鼓励 骑行人员随意停放,恶意毁坏;为达到覆盖率需要庞大的资金注入,不断输血烧钱;尚未找到合理有效的盈利模式;单车骑行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存在着相关制度的不完善,12岁以下儿童租车易引发安全事故,且责任划分不明确 1
李敏莲. 共享单车市场调研与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7,(05):121-123. 2
李儒超. 摩拜vs ofo:一场“神州”与“滴滴”的战争?[J]. 商业文化,2017,(10):70-7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对于共享单车OFO与摩拜单车的对比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