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取决于商品数量 D.是不可避免的
4、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
A.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B. 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事实上的剥削 C. 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D. 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5、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
A.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 6、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 )。
A.生产时间与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 C.劳动时间与非劳动时间 D.购买时间与销售时间 7、利润率与( )。
A.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同方向变化,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同方向变化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反方向变化,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反方向变化 C.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同方向变化,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反方向的变化 D.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反方向变化,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同方向变化 8、某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2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9、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
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10、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追求( )。
A.企业利润 B.平均利润 C.超额利润 D.垄断利润 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 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分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D. 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企业内部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
1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11
A. 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 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 C. 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 D. 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
参考答案:1.D 2.D 3.A 4.C 5.C 6.B 7.D
8.A 9.C 10.C 11.C 12.D
1、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表明( )。
A.使用价值是商品与其它产品的共同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使用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
A.商品价值 B.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C.剩余价值 D.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4、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超额剩余价值增加 D.相对过剩人口增加
5、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6、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
A.机器设备 B.燃料 C.原材料 D.辅助材料
7、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成本价格)是( )。
A.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物化劳动 B.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
12
C.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
D.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8、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B.资本集中的必然产物 C.科技进步的集中表现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结果
9、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
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10、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
A.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 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 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11、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竞争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追求( )。
A.企业利润 B.平均利润 C.超额利润 D.垄断利润 12、某市某繁华地段上一家100店铺月租金为5万元,另一地段上100
的月租金为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
A. 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Ⅰ C.级差地租Ⅱ D.垄断地租
参考答案:1.B 2.A 3.D 4.B 5.A 6.A 7.D 8.D
9.C 10.B 11.C 12.B
1、在皮鞋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如果皮鞋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皮鞋数量和每双皮鞋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
A. 皮鞋数量增加,每双皮鞋的价值量不变 B. 皮鞋数量不变,每双皮鞋的价值量增大 C. 皮鞋数量增加,每双皮鞋的价值量减少 D. 皮鞋数量增加,每双皮鞋的价值量增大
2、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 顾客用10元钱可以购买5斤苹果 B. 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 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 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3、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征是( )。
A. 劳动力价值可以还原为生活资料的价值 B.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店铺
13
C. 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能成为商品 D.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4、个别企业加强工人劳动强度而多得的价值部分属于( )。
A.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超额剩余价值 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
A. 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6、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后( )。
A.只有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中技术先进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利润 B.只有资本机构成低的部门中技术先进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利润 C.只有资本有机构成中等的部门中技术先进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利润 D.所有生产部门中技术先进的企业都能获得超额利润 7、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
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C.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 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8、资本主义再生产是( )。
A.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B.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9、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主要是( )。
A. 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B.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价格 C. 转移资本,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 D. 垄断市场,排斥竞争对手
10、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A.成本价格的形成 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C.价值的形成 D.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11、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中的( )。
A.平均利润转化而来的 B.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 C.垄断利润转化而来的 D.企业利润转化而来的
14
12、股票是( )。
A.可以随时收回股金的凭证 B.投资入股并按期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C.资金借贷取得利息收入的凭证 D.不能流通的有价证券
参考答案:1.C 2.C 3.B 4.B 5.A 6.D 7.A 8.D 9.C 10.D 11.B 12.B
1、试辩别下述论断哪个是正确的( )。
A. 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都具有价值 B. 凡是具有价值的产品都必然具有使用价值 C. 凡是具有价格的事物必然具有价值
D. 凡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反映该商品价值的变化 2、当投入劳动量不变,风调雨顺增产了,会使( )。
A. 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上升 B. 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位产品的价值不变 C. 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上升 D. 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下降 3、下列不属于资本流通公式的是( )。
A.G——W——G' B.W——G——W
C.G——G' D.G—W—P—W'——G' 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劳动报酬 B.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 C.劳动价值 D.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 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D. 劳动过程和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6、平均利润的形成表明( )。
A. 各产业部门的利润趋向平均化 B. 各产业部门的各个企业都得到相同利润 C. 同一部门内的各个企业都得到相同利润 D. 同一部门内的各个企业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7、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 )。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2016政治经济学复习训练题及答案(学生用)(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