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一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
物理试题
一、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0小题,90分钟,满分100分。1-14小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其它小题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正确,有的有多个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1.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 已知绳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o和60o,则ac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
A.3mg,1mg B.1mg,3mg
222224 C.3mg,1mg D.1mg,3mg
422.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10m/s2)(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 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 m
3.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1、2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1、2分别施以相反的水平力F1 、F2.且F1大于F2,则弹簧秤的示数( )
A.一定等于F1+F2 B.一定等于F1-F2C.一定大于F2小于F1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人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 2 km/s
B.卫星在同步轨道II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 9 km/s
C.在轨道I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I进人轨道II
5.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A.0 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
233g,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D.大小为g,方向水平向右336.假设我国发射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的绕月运行轨道和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的绕地
运行轨道都可以看成是圆轨道,卫星到月球表面的距离和飞船到地球表面的距离忽略不计。已知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11,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设卫星和飞船的814线速度分别为v1、v2,周期分别为T1、T2,则( )
A.v1:v2?2:9 B.v1:v2?4:81 C.T1:T2?9:8 D.T1:T2?1:87.将小球竖直上抛,若该球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对其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时间及损失的机械能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时间大于下降时间,上升损失的机械能大于下降损失的机械能B.上升时间小于下降时间,上升损失的机械能等于下降损失的机械能C.上升时间小于下降时间,上升损失的机械能小于下降损失的机械能D.上升时间等于下降时间,上升损失的机械能等于下降损失的机械能
8.如图甲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静止不动,现保持力F1不变,使力F2逐渐减小到零,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能正确描述木块运动情况的图象是图乙中的( )
9.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在t0时刻撤去力F,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下列关于力F的大小和力F做功W的大小关系式正确的是( )A.F=?mg B.F= 2?mg
C.W??mgv0t0 D.W?3?mgv0t0210.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悬挂于O点.将小球拉起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0角,如图所示,在O点正下方有A、B、C三点,并且有hOA?hAB?hBC?hCD?1。当在A处钉钉子时,小球由静止下摆,l4被钉子挡住后继续摆动的最大高度为hA;当在B处钉钉子时,小球由静止下摆,被钉子档住后继续摆动的最大高度为hB;当在C处钉子时,小球由静止下摆,被钉子挡住后继续摆动的最大高度hC,则小球摆动的最大高度hA、hB、hC(与D点的高度差)之间的关系是( )
A.hA= hB = hC B.hA> hB > hC C.hA> hB = hC D.hA= hB > hC
11.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A,则从开始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A.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aB C.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 B.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vB 12.小河宽为d,河水中各点水的流速大小与各点到较近河岸边的距离成正比,v 水 =kx, k=4v0/d,x是各点到近岸的距离,小船船头垂直河岸渡河,小船划水速度为v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船渡河的轨迹为曲线 B.小船到达离河岸d/2处,船渡河的速度为2v0 C.小船渡河时的轨迹为直线 D.小船到达离河岸3d/4处,船的渡河速度为10v013.如图所示,A、B分别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 高 B 点,已知小球通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A?25m/s则该小球通过最高点B的速度值不可能是( ) A.4 m/s B.5m/s C.2 m/s A D.1.8 m/s 14.如图所示,弹簧下面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为原长。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 )A.物体的最大动能应等于mgA 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总和不变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 D.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弹力大小应为2mg 二.实验题(共2小题,10分,其中15题4分,16题6分)15.仪器读数, 螺旋测微器读数 mm 游标卡尺读数 mm16.某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并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和抛物线方程。他先调整斜槽轨道使槽口末端水平,然后在方格纸上建立好直角坐标系xOy,将方格纸上的坐标原点O与轨道槽口末端重合,Oy轴与重锤线重合,Ox轴水平(如图甲)。实验中使小球每次都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经过一段水平轨道后抛出。依次均匀下移水平挡板的位置,分别得到小球在挡板上的落点,并在方格纸上标出相应的点迹,再用平滑曲线将方格纸上的点迹连成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已知方格边长为L=5cm,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 m/s; (2)小球运动的轨迹方程的表达式为y= x2。 (3)你认为下列情况可能产生实验误差的是 。 A.小球在轨道上滚动过程中有摩擦力 B.每次下移水平挡板不均匀C.实验时,水平挡板有时倾斜 D.固定方格纸的木板有时倾斜 三、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34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关键的表达式,以及相应的物理单位,只写最后结果的不得分。 17(8分)设雨点下落过程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点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雨点下落的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Sv2(其中k为比例系数)。雨点接近地面时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若把雨点看做球形,其半径为r,球的体积为4πr3/3,设雨点的密度为ρ,求: (1)每个雨点最终的运动速度vm(用ρ、r、g、k表示);(2)雨点的速度达到vm/2时,雨点的加速度a为多大? 18(8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 B 为R,A端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B点在O的正上方, 一个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 O 轨道并恰能到达B点.求: A C D (1)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 (2)落点C与A点的水平距离 19(8分)计划发射一颗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R0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地球卫星,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1)求出卫星绕地心运动周期T (2)设地球自转周期T0,该卫星绕地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则在赤道上一点的人能连续看到该卫星的时间是多少? 20(10分)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着大小为 v=4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到皮带A处,物块与皮带间的滑动动摩擦因数μ=3/2,A、B之间距离s=6m。传送带的倾角为α=300, ( g=10m/s2) (1)求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多少功? (2)摩擦产生的热为多少? (3)因传送小木块电动机多输出的能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2、ABC 3、C 4、CD 5、C 6、AC 7、B 8、B 9、D 10、D 11、BD 12、A 13、D 14、CD 15、4.594 6.175 16、1.5 2.2 D 17、(1)Vm?18、(1)h= 34?gr (2)a=g 43k3R (2)S=(2?1)R 219、(1)T= TT02R08?R0T0 (2) t= = 4?3(T0?T)3(T02gR0?8?R0)g20 、(1)38J (2) 24J (3) 62J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河北保定一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