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古印度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蕴。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哪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
A.“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B.“我爱慕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C.“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整个国家唯我独尊!”
D.“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2.2010年上海世博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A.思想启蒙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宪章运动 D.文艺复兴 3.北京2008 奥运会有一个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5 世纪末到16 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事件是
A.丝绸之路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 4.右图是一幅漫画,画中的人和马分别是“大不列颠”和名为 “美利坚”的烈马。这匹烈马要将骑在它身上的“大不列颠”掀翻在地。与漫画反映的主题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5.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
②攻占巴士底狱
③查理一世断头
④《独立宣言》签署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6.右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0”号机车,现收藏于中国铁道博物馆。该机车是在1882年从英国购进,运用于唐胥铁路。那么,下列有关“0”号机车的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用蒸汽机作发动机 B.用内燃机作发动机
C.是由英国人制造的 D.伴随着洋务运动出现在中国
7.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8.当代印度史学家说:“即使在100 多年后的今天,印度人民仍在赞颂这位伟大的人物。英国侵略者管其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这位伟大人物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这里的伟大人物是
A.圣马丁 B.拿破仑 C.章西女王 D.释迦牟尼
9.假如你是一名共青团员,你要到法国感受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必须要参观列哪一景点?
A.凯旋门 B.埃菲尔铁塔 C.巴黎圣母院 D.巴黎公社墙
10.2009年1月20 日,奥巴马在世人的瞩目下宣誓就职,成为美国建国200多年来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当选离不开一百多年前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另一位美国总统。这个人是
A.林肯 B.杜鲁门 C.华盛顿 D.尼克松
11.有一名为伊凡的农奴出生于1821年,当他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获得解放,同时他交纳了一定的赎金得到了一块“份地”和宅园地。由此推断他的生活时代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日本明治维新 B.英国工业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2.慈禧太后是我国最早乘坐过奔驰汽车的人之一。汽车的诞生,是哪一事件的重大成果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3、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上刻“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记述的是下列哪一事件?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珍珠港事件 D.诺曼底登陆
14.在一些武侠小说里,总有这样的情景描写:这人轻功了得,站在一支飞镖上迅速的向前进,久久不落地。我们可以用谁的理论来驳斥
A.马克思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 15.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他著有《哲学通信》,他激烈抨击天主教教会的罪恶行径,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他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但丁
二、读图题(每空1分,共6分)
图1 图2 图3
16.图1中的这位英雄人物是_________ _ ______,他颁布了一部法律,堪称资产阶级法律的典范,这部法律是《_________ _______》。
17.图2反映的发明是______ _ ,它出现在___ _ ____期间。 18.图3这幅世界名画的名称叫《____ ___ ___》,作者是荷兰画家 。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9.民主法治: 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用法律的形式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阅读下列图片,根据此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片1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法律文件的名称是什么?英国通过这部法律确立起了什么制度?
(2)图2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握着一块铭板,上面刻有日期:1776年7月4日。请问女神的左手捧的是什么法律文件?这部法律文件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3)图3展现的是《人权宣言》,请问这个文件颁布于哪个资产阶级革命中?这部法律文件最核心的思想是什么?
四、分析探究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0.珍惜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次大战、一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图说历史:
(1)左图反映的是一战前德军向英国水兵挑衅的历史漫画,为什么德国敢向英国挑衅?(1分)
(2)列强对抗的结果,是形成右边的对峙形势图。右图中外圆代表的集团名称叫什么?(1分)
追根溯源:了解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材料一 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年—1913年)
其他 其他 21.7% 28% 德国 美国 德国 16% 23.3% 13% 法国 法国 美国 6% 英国 10% 36% 英国 32% 14%
1870年 1913年 材料二 1913年英、法、美、德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表 英国 法国 美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德国 4 2 5 阅读材料,思考战争的根源。
(3)根据材料一分析,导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4)材料二的分析,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5)列强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又是什么?(1分)
揭穿谎言:
材料三: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6)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1分)
战争审判: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7)思考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你怎样审判这场战争?(1分)
期盼和平:
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 (8)当今世界,美日韩军事同盟正在中国周边制造“亚洲的火药桶”,并在中国周围军演不断,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呼吁世界和平。要求主题突出,思想正确,语言通畅,格式不限(1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中华书局版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