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测试题:第16课 三民主义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 A. 倡导戊戌变法 B. 领导辛亥革命 C. 领导义和团运动 D.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2.《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 反映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之路 B.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C. 四人的救国方式基本一致 D. 四人的斗争对象基本一致 3.孙中山曾通过陈达仁向达林(苏联政府的全权代表)转告他的话:“在这些日子里,我对中国革命的命运想了很多,我对从前所信仰的一切几乎都失望了。而现在我深信,中国革命的唯一实际的、真诚的朋友是苏联。”孙中山的这一认识

A. 成为了国共和谈的政治基础 B. 表明中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C. 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D. 表达了他效法共产主义的决心

4.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其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由此可知,其主要目的是

A. 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B. 提高民众的政治地位 C. 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D. 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5.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

A. 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权问题 B. 指明了革命对象和革命手段 C. 明确提出了暴力手段 D. 充分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6.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 民主思想己经成为社会潮流 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7.孙中山表示,“今日共和告成……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此防弊之政策,无外社会主义。……所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物皆归国有,不使一人独享其利”。下列对材料中的“社会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A. 国家把握经济命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 实行民生主义,节制资本,防止个人垄断

C.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 D.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8.《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 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 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 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 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9.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

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是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此番话表明孙中山

A. 认识到民权主义是核心 B. 发展“民族主义”的内涵 C. 正式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D. 意识到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10.孙中山在1921年3月说道:当年“因社会主义底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1924年孙中山又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走在方法。”此处,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质含义是

A. 节制资本和土地国有 B. 消灭资本家和个体小生产 C.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D. 消除社会不公和贫富分化

1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根本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 A. 斗争目标不同 B. 斗争方式不同 C. 阶级立场不同 D. 革命前途不同

12.当二十世纪初,反满情绪己弥漫开来,所谓种姓革命己成为人们所欢迎、了解

的时候,孙中山则强调指出,“兄弟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灭满族民族,这话大错。”“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问题》)。这表明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 A.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B. 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

C. 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反对盲目排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则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4分)

(2)1905年后,材料二所述“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受到林肯什么思想的启迪?(5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革命失败原因有哪些认识?基于这些认识,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伟大转变?(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最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之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是民族主义,二是民权主义,三是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最完美的国家”是何意?(4分)

(2)根据材料二三,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6分) (3)孙中山因何未能建立“最完美的国家”?(4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测试题:第16课 三民主义在线全文阅读。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测试题:第16课 三民主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750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