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学校领导体制 B.校长负责制 C.学校财务管理 D.考试管理 E.教学管理 20.教师的身份定位大致有(ABC)
A.公务员B.公务员兼雇员C.雇员D.职员 E. 教员 21.教师聘任的形式主要有(ABCD)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辞聘 E. 考核 22.我国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有(ABCDE)
A.必须是中国公民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E.必须身心健康
23.就世界范围而言,教师培养形式大致有(ABE) A.定向型B.开放型C.单一型 D.独立型 E. 混合型 24.教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ABCD)
A.政治思想B.业务水平C.工作态度 D.工作成绩 E. 创新能力 25.教师考核的原则主要有(A D E)
A.客观性原则B.奖励性原则C.制裁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E. 准确性原则 26.对学生管理的法律形式主要有(ABCDE)
A.学籍管理 B.学生成绩和档案管理C. 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D.学生班级管理 E.学生体育卫生管理
27.我国对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主要包括(ABCDE) A.国家保护B.家庭保护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 E. 司法保护 28.学制构成的基本要素有(A D E)
A.学校的类型B.学校的章程C.学校的功能 D.学校的级别 E. 学校的结构 29.学制的类型主要有(ABC)
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型学制 D.独立制 E.混合制 30.我国现行学制从纵向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CDE) A.学前教育B.职业教育C.初等教育 D.中等教育 E.高等教育 31.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类型主要有(ABCE)
A.六三制B.五三制C.五四制 D.六四制 E.九年一贯制 32.义务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BCDE)
A.国家强制性B.普及性C.公共性 D.免费性 E.基础性 33.职业教育的特征有(ACDE)
A.职业性B.普及性C.社会性 D.实践性 E终身性 34.我国教育体制的三大组成部分是(ACD)
A.职业技术教育B.义务教育C.基础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前教育 35.属于成人教育特征的有(ABCD)
A.社会性B.多样性C.实用性 D.实践性 E.技术性 36.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式主要有(BCDE)
A.地方统一入学考试B.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C.单独考试 D.推荐免试 E.全国联考
37.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法律保护主要包括有(ABC)
A.残疾人 B. 女子C.家庭贫困学生D.独生子女 E.归国华侨 38.法律责任依据违法性质可分为(BCD)
A.经济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 E.道德责任 39.学校事故的免责条件有(ABCD)
A.正当防卫B.不可抗力C.意外事件 D.紧急避险 E.道德责任 40.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的形式主要有( ACD )
A.法律形式B.道德形式C.准法律形式D.非法律形式 E. 行政形式 41.我国教育督导的重点是( CD )
A.高等教育B.职业教育C.九年义务教育D.扫除文盲教育 E. 民办教育 42.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适用的纪律处分是(DE) A警告B记过C记大过D勒令退学E开除学籍 43.下列属于水平考试的有(ABCD) A.高中会考 B.汉语水平考试
C.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D.学历认证考试 E.高考
44.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职责是( ABC )
A.统筹规划
B.综合协调
C.宏观管理 D.直接管理 E.教学管理
45.法律救济的特征有( ABDE )
A.权利受到损害是其前提 C.具有行政性
B.保证法定义务的履行
D.具有补偿性 E.维护合法权益
46.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ABC)
A.行为人已构成行政违法及部分的行政不当 B.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能力 C.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情节 D.行为人道德缺失 E.行为人精神异常
47.行政违法行为的免责条件有(ABCDE)
A.行为人无责任能力B.超过时效
C.情节显著轻微D.符合社会价值取向或特殊需要E.紧急避险行为 48.高校教师培训的形式主要有(ABCDE)
A.岗前培训B.助教进修班C.国内访问学者D.骨干教师进修班 E. 国外进修 49. 侵权行为认定的归责原则主要有(ABCD) 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公平责任原则 E.罪刑法定原则 50. 教育督导的作用有(ADE)
A.监控作用B.惩罚作用C.奖励作用 D.指导作用 E.反馈作用
三、名词解释
1. 教育法
教育法是调整国家行使教育行政权力和公民行使受教育权利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2.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就是由法律确认和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 教育法的法源
法律渊源简称法源,是指根据法律效力的来源不同而形成的教育法律类别。 4. 立法程序
又称法律制定的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中,必
须履行的法定步骤。 5. 学校
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机构。 6.学校内部领导体制
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是学校在符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实行的对内部教育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形式,它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核心。 7. 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8.教师聘任制
教师聘任制,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9. 学生
学生是在依法成立的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10.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一般是指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因履行教育职能,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行为或活动进行组织、规范和控制等的总称。 11.学制
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个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利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 12.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13. 义务教育免费性
是指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免除其全部或大部分就学费用,它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特征。 14.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15. 职业教育
也称职业技术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一定的普通教育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进行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人才。 16.国家教育考试
国家教育考试是指国家批准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根据一定的考试目的,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的测定和评价。 17.学业证书
学业证书是指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在该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参加学习并完成规定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书面凭证。 18. 教育督导
教育督导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为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依照国家的有关的规定,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制度。 19.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教育法规定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种法律后果。 20.教师申诉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行的主要教育法律。
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简述教师的基本权利。
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或答教育教学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或答科学研究权);指导学生进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或答管理学生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或答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法学》(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