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的分析与维护
12级物理一班 段延波 1207020016
对于本门学科的学习让我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了足够的认识,而其中最让我关注的便是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因为近些年来,新闻中不断报道着中小学校园内,发生的教师暴力事件,因为专业的敏感,让我对这类新闻十分关注,也让我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有了很大的关注。
我们时常听说,教师是一份伟大的职业,的确教师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往往也是终生,教师的职业要求有往往高于其他职业的要求,尤其是在心理健康这个方面,教师的职业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
我们时常说,健康,但是健康,它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健康,应该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四个方面的意义,对于身体健康,不多赘述。而心理健康,才是重中之重。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客观地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评价,能够接纳他人,能够接受和正视现实,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我心理调整。酸枝,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容易从极端的角度看问题,无法接受与自己意愿相违背的事情,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已陷入心灵的误区而难以自拔。心理健康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的环境,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便是社会适应良好。而道德健康应该是知道的观念正确,道德情感指向适当的对象,道德行为符合社会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笼统地将健康分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这是今年圣诞节,我所看到的新闻。 南充网友“亲密爱人”在当地一论坛上发表题为《仪陇县金城镇南图小学教师体罚学生!屁股遭打烂了》的帖子,贴文称:仪陇县金城镇南图小学教师体罚学生,大冬天的把学生打成这样,当老师的太没有素质了。帖子一出,引发广大网友相互转发,网友纷纷议论,老师下手太狠了。
陇县南图实验学校发表回复称:针对网上反映老师体罚学生的帖文,学校已成立调查小组,但因帖文中没有明确指出涉事教师、学生、班级等相关信息,不能在第一时间寻找到涉事教师,造成调查进度缓慢。[ 1]
在近些年来的新闻报道中,教师对于学生施展暴力的新闻层出不穷,也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与思考。在很多类似的案件中,教师对于学生体罚的出发点,仅仅是因为学生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晚上完成作业,上课不守纪律,这些都是原因。但是因为这些就去体罚学生的做法真的是对的吗?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对学生施展暴力的事件的原因,还有教师的情绪有关。不管是和什么有关,都是教师的心理原因。
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十四个工业城市68所城乡中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高达51.2%,其中32.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已属于心理疾病,管中窥豹,那全国有多少名教师有心理疾病呢!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具有教育独创性。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这几点看似容易但要努力做到却还是有一点难度,而处理的最佳方法便是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对教师都有影响。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又分为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生理或躯体疾病,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心理因素才是重中之重,情绪情感是个体对所认知的外界事物的主观体验和反应,当产生的不良情绪时,个体容易悲观厌世,对什
么都失去信心,觉得生活无望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中的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远远大于心境良好的人。所以保持情绪情感的乐观积极健康向上是很有必要的。
环境因素
对于教师来说学校是教师工作的主要环境。而在学校教师的工作,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氛围,对教师的心理都有很大影响。
教师的工作很特殊,就是给学生上课,这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有长期性重复性的特征,长期从事一成不变的工作容易使教师失去热情,不仅如此,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教师还需要大量的下班时间来工作。
而大部分教师都只围绕在家庭学校,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几乎没有活动场所。其人际交往也只局限于同事是什么亲人之间,范围狭窄,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对于工作的厌倦。
在积极上进团结进取的教学环境中,学校领导,能充分考虑,教师的利益,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制定各种规范和评估制度,教师之间就可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使教师心情愉悦热爱本职工作。反之教师则有可能被恶意的竞争搞得筋疲力尽,忙于应付各种考核,而无法把心思真正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
除此之外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或多或少都有些许影响。
身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一定要维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情绪控制
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教育学生,防止过激言行。
2、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时候就需要合理的宣泄,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3、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如果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集邮、写作等等,是一个好方法。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
另外,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
4、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
身为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5、坚持锻炼
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对祖国
未来的建设。而曾出不穷的有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更是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要时刻注意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身为教师专业,我们关注此类新闻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论将来是否从事教师行业,这都是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 1] 四川一小学老师被曝将学生屁股打烂 回应称在调查 四川在线 2014年12月25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