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及应用
一、习题
2.1填空
1. 半导材料有三个特性,它们是 、 、 。
2. 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元素可形成N型半导体,加入 元素可形成P型半导体。
3. 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 。
4.在常温下,硅二极管的门限电压约为 V,导通后的正向压降约为 V;锗二极管的门限电压约为 V,导通后的正向压降约为 V。
5.在常温下,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约为 V, 考虑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和寿命,其工作电流一般控制在 mA。
6. 晶体管(BJT)是一种 控制器件;场效应管是一种 控制器件。 7. 晶体管按结构分有 和 两种类型。 8. 晶体管按材料分有 和 两种类型。
9. NPN和PNP晶体管的主要区别是电压和电流的 不同。 10. 晶体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 、集电结 。
11. 从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来看,它的三个工作区域分别是 、 、 。 12. 晶体管放大电路有三种组态 、 、 。
13. 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的输入电阻 。
14.三极管的交流等效输入电阻随 变化。
15.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很 ,输出电阻很 。 16.射极跟随器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 、 。
17.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由它的 决定,而放大器的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由它的 决定。
18.图解法适合于 ,而等效电路法则适合于 。
19.在单级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如果输入为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uo和ui的波形的相位关系为 ;当为共集电极电路时,则uo和ui的相位关系为 。
20. 在NPN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其输出电压的波形底部被削掉,称为 失真,原因是Q点 (太高或太低),若输出电压的波形顶部被削掉,称为 失真,原因是Q点 (太高或太低)。如果其输出电压的波形顶部底都被削掉,原因是 。
21.某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三个电极A、B、C的电位分别为9V、2V和1.4V,则该三极管属于 型,由 半导体材料制成。
22.在题图P2.1电路中,某一元件参数变化时,将UCEQ的变化情况(增加;减小;不变)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1) Rb增加时,UCEQ将 。 (2) Rc减小时,UCEQ将 。 (3) Rc增加时,UCEQ将 。 (4) Rs增加时,UCEQ将 。 (5) β增加时(换管子),UCEQ将 。
第二章题解-1
+VCCRbC1+Rsus+RcTRLuo-C2++-
题图P2.1
23.为了使结型场效应管正常工作,栅源间PN结必须加 电压来改变导电沟道的宽度,它的输入电阻比双极性晶体管的输入电阻 。
24.由于晶体三极管 ,所以将它称为双极型器件,由于场效应管 ,所以将其称为单极型器件。
25. 对于耗尽型MOS管,UGS可以为 。对于增强型N沟道MOS管,UGS
只能为 ,并且只有当UGS 时,才能形有id。
26.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相比较,其输入电阻 、噪声 、温度稳定性 、放大能力 。
27. 场效应管放大器常用偏置电路一般有 和 两种类型。 28. 低频跨导gm反映了场效应管 对 控制能力,其单位为 。 解:(1)热敏、光敏、掺杂特性。
(2)五价、三价。 (3)单向导电性。
(4)0.5、0.7、0.1、0.2。 (5)1-2.5。
(6)电流型、电压型。 (7)NPN、PNP。 (8)锗、硅。
(9)极性和方向。 (10)正偏、反偏。
(11)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 (12)共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 (13)小。
(14)静态工作点。 (15)高(大)、低(小)。
(16)输入与输出同相、电压放大倍数约等于1、输入电阻大且输出电阻小。
(17)直流通路、交流通路。
(18)分析各点的电流、电压波形和非线性失真情况,一般用于大信号放大电路;适宜于求解动态参数,一般用于小信号放大器分析。
(19)反相、相同。
(20)饱和、太高;截止、太低;输入信号过大。 (21)NPN、硅。
(22)增加、增加、减小、不变、减小。
第二章题解-2
(23)反偏、高。
(24)通过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只靠一种载流子(多子)参与导电。 (25)为正为负或者为零;为正;> UGS(th)。 (26)高、低、好、弱。 (27)自给式、分压式。
(28)UGS、ID、西门子(ms)。 2.2 选择题
1.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由( )。 (A)多数载流子扩散形成 (B)多数载流子漂移形成 (C)少数载流子漂移形成 (D)少数载流子扩散形成
2.PN结反向偏置电压的数值增大,但小于击穿电压时,( )。 (A)其反向电流增大 (B)其反向电流减小 (C)其反向电流基本不变 (D)其正向电流增大 3.稳压二极管是利用PN结的( )。 (A)单向导电性 (B)反偏截止特性 (C)电容特性 (D)反向击穿特性
4.变容二极管在电路中使用时,其PN结应( )。 (A)正偏 (B)反偏
答:1、A 2、C 3、D 4、B
2.3 写出题图P2.2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 解:(a)3V(b)0V(c)-3V(d)3V。
2.4 重复题2.3,设二极管均为恒压降模型,且导通电压Uon=0.7V。
D3VR+UO1?3VDR+UO2?R3V3V+UO3?R3V3V+UO4?
(a) (b) (c) (d)
题图P2.2
解:(a)2.3V(b)0V(c)-2.3V(d)3V。
2.5. 题图P2.3中的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试判断其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UO。
D1?+D1KΩ8V?+?+D2?1KΩ10V?+6VUO+(b)D1+D2+?5V1KΩ?5V+(c)+5VUO1UO2?UO3?(a)题图P2.3
解:(a)导通、-5V(b)D1与D2均截止、-6V(c)D2导通、D1截止、5V。
2.6 电路如题图P2.4所示,已知ui=5sinωt(V),,试画出u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分别使用二极管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U D=0.7V)。
第二章题解-3
+ui?DR+uo?+ui?RD12V(b)D22V+uo?(a)
:
题图 P2.4
解
i5Vi5Vi5V0?5Vt0?5Vt0?5Vtuo5Vuo4.3Vuo2V0t0t-2V0t(a)理理理理i5V(a)理理理理理(b)理理理理0?5Vtuo2.7V-2.7V0t
2.8 电路如题图P2.6所示,分别用理想二极管和恒压降模型(UD=0.7V)计算以下几种情况的UO值。 ⑴ A=0V;B=0V ⑵ A=0V;B=5V ⑶ A=5V;B=5V ⑷ A=1V;B=2V
+5V1KΩAD1BD2UO(b)理理理理
解:A、用理想模型
(1)0V(2)0(3)5V(4)1V
B、用恒压降模型
题图P2.6
(1)0.7V(2)0.7V(3)5V(4)1.7V。 2.15 判断题
(3) 判断题图P2.12所示电路对正弦信号是否有放大作用?如果没有放大作用,则说明原因并改正电路(设电容对交流视为短路)。
第二章题解-4
+VCC+VCCRcR+TC+RcR1+CT+R2ui?(a)RLuo?ui?VBBRLuo?(b)+VCC+VCCR2R1+TC+RcR1+TC+ui?(c)RLuo?ui?R2RLuo?(d)
题图P2.12
解:(a)不能放大,缺少基极正偏电阻,改正如下图(a)。
(b)也不能放大,输入信号被VBB吸收而不能加到发射结上,改正如下图(b)。 (c)不能放大,缺少集电极回路电阻,改正如下图(c)。 (d)不能放大,缺少基极偏置电流,改正如下图(d)。
+VCC+VCCRbR+RcTC+RcR1+TC+ui?(a)RLuo?ui?R2VBB(b)RLuo?+VCC+VCCR2R1+RCTC+RcR2R1+TC+ui?(c)RLuo?ui?(d)RLuo?
(5) 题图P2.14所示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晶体管均为硅管,判断各晶体管工作在哪个区(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
+12VRb330KΩC1+Rc3KΩC2+51KΩ+12V10KΩ100KΩ+12V3KΩ+β=1002KΩ20KΩβ=1001KΩ+ui?TRLuo?
(a)(b)
题图P2.13
题图P2.14
第二章题解-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及应用题解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