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期
农药残留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李翠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摘 要 介绍了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造成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农药残留的对策,以期为治理农药残留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药残留;现状;危害;原因;对策
农药自诞生以来,逐渐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防治病虫害、去除杂草、调节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利用农药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农药是一类有毒的化学物质,长期大量使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体、土壤、环境产生严重危害。目前,农药残留和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控制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1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危害 1.1农药残留的现状
农药喷洒在作物上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日晒、雨淋、风吹、高温挥发和植物代谢等的作用,药剂逐渐分解、减少,但不能全部消失,收获的农副产品上仍残留极少量的农药,长期食用或接触这种带有残留农药的农副产品对人畜所产生的毒性,称之为残留毒性,简称残毒。有的农药残留在土壤中需几年,甚至10多年方能消失。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的国家之一,历史记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当前我国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十分普遍且比较严重,几乎遍及各地各类作物,例如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茶叶、中草药等作物品种,都能普遍检出。下面以残留比较严重的蔬菜和水果为例,说明农药残留的现状。
蔬菜和水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却是农药残留最为严重的案例。近十几年来,我国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和种植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连作面积大幅度提高,温室、大棚等种植面积较快增长,这些都为病虫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水果的生长期越来越短,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蔬菜水果的病虫害越来越严重。一方面,目前农村基本上仍然以小面积家庭式种植为主,防治病虫害的手段和方法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种植户缺乏知识素养和整体意识,为了确保农产品收入的稳定,随着蔬菜、水果病虫害的逐渐加重以及超剂量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致使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水平和范围已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2]。
1.2农药残留的主要种类
1.2.1有机氯农药残留。有机氯农药具有高残留性。我国虽已停用很久,但有机氯农药杀虫效果好、价格低,所以部分发展中国家仍广泛应用。有机氯脂溶性强,不易水解和降解,非常稳定,聚集于人体脂肪,在自然和食物中能长期残留,停用后自然环境要经25~110年才能复原。果蔬及粮、谷、薯、茶、烟草都可残留有机氯,禽、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污染率高于植物性食物,而且不会因其贮藏、加工、烹调而减少,很容易进入人体积蓄[3]。
1.2.2有机磷农药残留。有机磷农药的发展较有机氯农药晚一些,是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农药品种。它具有品种多、防治对象多、应用范围广、使用方式多、在环境中降解快、残毒低等特点。我国有机磷农药使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已生产的品种近40个,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等年产量均在1万t以上。有机磷不稳定,挥发性强,在自然环境下
容易分解,进入生物体内易被酶分解,故不污染环境,在食物中残留时间也短,因此慢性中毒少,急性中毒多。有机磷是神经毒物,人们吃了施用有机磷农药的果蔬或茶叶、薯类、谷物等,可能发生肌肉震颤、痉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症状,甚至昏迷死亡。
1.3农药残留的危害
1.3.1农药残留对人与动物健康的影响。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导致人、畜急性中毒事故。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可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长期危害的结果就是致畸、致癌、致突变及退发性神经系统中毒。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在食物中毒事件中,由农药残留引起的中毒死亡人数占总中毒死亡人数的20%左右[4]。特别是,近年来农民患癌症及其他疾病的几率不断增加,农民作为施药者的主体,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再加上落后的施药器械使其经常面临急性中毒的危险,甚至丧失生命。
1.3.2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口感,影响农业生产。不合理使用农药,虽然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但是由于农药残留,影响了口感。广大农村地区,农药的使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有效利用率低,导致很多有害的化学成分残留在土地中而破坏土质;加上优质水源越来越少,一些地区农田污水灌溉,过量施用农药,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收,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例如农药中的除草剂,导致药害事故频繁,经常引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1.3.3污染农村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滥用剧毒、高毒农药,给农村地区的土壤、水体、空气及农副产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我国的农药利用水平很低,加之落后的农田管理方式,致使农药在自然界存在大范围的流失现象,是当前突出的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药的长期超量使用已经严重地危及了我国地下水的整体质量,这一点在农村尤为突出。由于农药的吸收利用率低,相当大量的农药都以各种形态存在土壤中,这对土壤的质量,继而对农作物的质量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3]。在我国的有些区域,即使是几年、十几年不再施用农药,在其土壤上面种植的农作物依然会受到农药的污染。同时,农药对当地的生态,尤其是动物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1.3.4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纷纷把技术性壁垒作为控制贸易的重要手段,其中农药残留限量作为符合WTO/SPS协议的正当理由,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2002年初,日本以我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为借口,大大提高进口蔬菜的技术标准,将蔬菜安全卫生指标由6项增加到40多项,这给我国蔬菜对日出口贸易带来很大影响。美国对蔬菜进口的农药残留也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且还时常发生变化。2005年5~12月,我国蔬菜及其制品对美出口,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拒绝的案例记录有183例,其中因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被拒绝的出口案例为117例,约占总数64%,另外由于产品不干净,被拒绝的出口案例为33例[4]。这一方面说明我国蔬菜生产及加工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说明发达国家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已成为限制我国蔬菜及其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
2造成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
2.1药性农药的药性决定其残留的程度。如有机砷、汞等农药,由于其代谢产物砷、汞等,最终无法降解而残存于环境和植物体中,造成对人体、植物、环境的长期污染。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产物化学性质稳定,在农作物及环境中缓慢消解,同时容易在人和动物体的脂肪中积累。因而虽然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毒性并不高,但是它们的残留问题也是长期的。
2.2使用不当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每年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4 700万t和130多万t,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利用率仅为30%[5]。任何一个农药品种都有
其适合的防治对象、防治作物,有其合理的施药时间、使用次数、施药量和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的安全间隔时间)。农民追求农作物产量和“无虫蔬菜”,在使用农药过程中存在使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使用时机不当,抓不住最佳防治期,不见病虫不喷药,防治效果非常不理想,如农药的残留期为15d,还有几天就收获了,继续使用农药,造成残留;滥用农药,肆意加大使用浓度及使用次数;喷药质量差,药液不到位,农民在给受害农作物施药时基本上是“从头淋到脚”。这样做不仅浪费了农药,造成了严重的农药残留,还污染了环境甚至杀死害虫的天敌[6]。
2.3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为了持续保持农作物的稳产、高产,农药使用者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毒性强度,却没有认识到农药残留对人体、环境、生态平衡以及农产品出口的危害;同时,由于使用者的素质和整体意识欠缺,造成农药的使用率非常低,残留极为严重。
2.4农药存储不当
温度、光照等因素会影响农药的挥发、残留,不同的农药对存储条件有不同要求,但基本上都是要避光阴凉存储。在农村,农民缺乏农药正确存储的意识,乱存乱放,有的甚至找不到标签,导致误用滥用,加剧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因此,农药的存储必须得当。
3对策
3.1提高农药产品生产技术,研究、推广新型无残留、低残留农药
尽快解决农药品种单一、质量差的问题,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新型无残留、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宣传、推广,给予相应的鼓励性措施。如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毒性小、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害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应鼓励提倡,促进国家由传统农药向新型农药转型[7]。
3.2完善农药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保证。一是建立健全现行的农药管理法规体系。加强《农药管理条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加强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是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有力保障。二是理顺我国农药管理体制,并积极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研究,环保部门要担负起农药污染监测及管理等功能。开展全面、系统的农药残留监测工作能够及时掌握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状况和规律,查找农药残留形成的原因,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提供依据。三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药管理队伍。这一工作务必需在农村得以落实。
3.3提高农民素质,正确合理使用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而且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浪费,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农药残留超标。建议相关部门,一是高度重视农药问题,二是针对农药的存储及使用和农民的认识程度,适当举办学习和培训班,使农民更多地了解农药,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使他们学会正确储存和使用农药,降低由于不正当存储和使用所带来的农药残留危害。
3.4增强认识
环保部门应对农药生产特别是使用后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进行监测,并结合卫生部门将农药残留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及监测数据公布于众,增强人们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识,减少农药的滥用,降低农药残留。
4参考文献
[1]蔡道基.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2]张荣全,李彦.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蔬菜,2001(6):4-5.
[3]姚健仁,郑永权,董丰收.理性认识化学农药[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6):1-5.
[4]高桂枝,王圣巍,王俏,等.残留农药污染危害及其防治[J].延安大学学报,2002(1):52-55.
[5]张大弟,张晓红.农药污染与防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刘牛.四川省农药残留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02(4):7. [7]张青,周国强.农药对我国农产品污染的现状及控制对策[J].洛阳大学学报,2007,22(2):46-49.植物护理学17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农药残留的现状及治理对策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