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一种有效途径。除生活的角度提出问题外,同时注重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少了一些形式,注重对数学本质的揭示。如:廖敏端老师的《商不变的规律》创设的情境《猴子分桃》。
这8节观摩交流课,无论是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还是教学的理念,观念的体现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是成功的课,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主要表现在:
由于他们的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使我们看到,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只是按教案教学,在课堂中遇到一些冲突和事件时,他们展示出了良好的深层次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本真是数学课堂的价值追求。真实的教学设计,课例展示活动中的每一节课,成熟、合理,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并且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整体上每节课都比较扎实,我们看到了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努力,看到了这些教学环节落实在学生身上的发挥的作用,效果。
第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总体上,教师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的现象比较多,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第四,注重引导学生反思认知行为过程,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即学生自己参与了数学活动,然后脱身出来,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待自己刚才做了什么事情,把自己所做的过程至于被自己思考的地位上加
6
以感悟,以便意识到深?在自己行为后面的实质。
第五,积极评价学生表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本次课例展示骨干教师们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涵的“魔力”,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精当的课堂评价语言。如:高高举起你自信的小手,选择倾听、真棒,还有允许学生把话说完,然后针对答问情况予以启发、点拨、引导,用夸张与幽默语言评价,如等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交流,倍感亲切和谐。让人觉得做他们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
第六,这8节展示、交流课,教师对《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理念和所规定的目标有较深入的理解,并且落实在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 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的目的和理念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本次课例的展示活动中我们看到,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给学生活动讨论、合作表达的机会,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注重学生作为课堂资源在课堂中所生成的内容。每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都很高,一方面表明在教学设计时有这样的理念,另一方面也表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
(2) 多元目标的落实。
7
《课程标准》提倡多元目标,知识技能、教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本次课例展示我们看到,他们对制定了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关注的程度很高,很好的把握了有效教学的灵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的关注程度更高,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过程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曾沫老师、沈冰姗老师、吴璇龙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通过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活动:分割、添补——体验发现探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计算”的过程,又如: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落实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里面。她们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的设计,充实有效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形成基本技能。总之,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了在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习不仅是结果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过程,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抓住了有效教学的根本。
第七, 教学设计呈现多样性和实效性。
8节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教学设计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有的设计比较严密,层层深入,有的设计比较开放,学生广泛参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性教学内容的教学注重既有新意,又扎扎实实。我们课改的目的不是追求几节有色彩的,有亮点的课,而是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每节课要关注一些常规的教学环节,课初有旧知识的复习,课中有学生看
8
书,课后有家庭作业,这样的上课方式是我们平时教学常用的,使老师们觉得这样的课离他们近,中间又有一些环节的设计是有新意的,可以学习来改进自己的教学。
(2)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次课例展示,我们也看到有朴实元华、讲求实效的课,他们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且注重实效,注重把所学的内容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
(3)探索、合作与交流等方法运用合理。
在这些课中,朴实的教学过程,又是一大亮点,创设有效的情境,组织合理的活动,教学过程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合作与交流不再是形式的,热闹的合作与简单的表面的交流,而是更加注重实效,教师对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努力追求合作与交流的实际效果。以上这些是我对本次课例的认识。 (二)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1.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一位专业人员,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多。第一,个性品质。爱学生的心,好学精神,探究精神,宽容和鼓励学生的态度等等。这些心理品质是教师最重要的东西。第二,是基本功。普通话水平,板书的设计,语言的组织能力和感染力等等。这些教学基本功对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时非常重要的。第三,是学科素养。即要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深厚的教学底蕴,能把握教学中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养成,基本功的训练和教学素养的提高,是提高自己教
9
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这一点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2.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启发性,提高问题的思考性。
课堂提问的质量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注意课堂提问的设计和运用,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考验,一些课堂提问,如何有过细过小的倾向,也就是把问题分割的非常小,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学生回答起来就会很容易,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顺利,却没有深度。我们希望看到课堂中的冲突,看到真正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教师提出的富于思考的问题应该需要学生思考一、两分钟才能回答,而且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需要的课是扎扎实实,富于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课。
3. 重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
教师对课堂中生成资源的关注和处理是展示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的表现。在本次课例展示看到的一些冲突,虽然教师有关注,但还不够。
总之,课改需要激情,需要动力,更需要广大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做,需要不断地反思、总结和提高。只有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地研究每一个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还有许多需关注的地方,因时间关系就不再一一表述,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和思考。
最后我用三个词对省骨干教师15天的跟岗学习来进行高度的概括“本真、和谐、灵动”。
10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二0一四年十二月五日
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年省骨干教师优秀课例交流会总结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