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且前件元素一定存储在后件元素的前面 C、存储空间必须连续,且前件元素一定存储在后件元素的前面 D、存储空间必须连续,且各元素的存储顺序是任意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致,而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指针域来确定的。 故本题答案为A。
1.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______。 A、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B、算法程序的长度
C、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D、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解析:所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为了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一个算法的效率,在度量一个算法的工作量时,不仅应该与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以及程序编制者无关,而且还应该与算法实现过程中的许多细节无关。为此,可以用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基本运算的执行次数来度量算法的工作量。 本题答案是C。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线性表是线性结构 B、栈与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C、线性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D、二叉树是线性结构
解析:根据数据结构中各数据元素之间前后间关系的复杂程度,一般将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型: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如果一个非空的数据结构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则称该数据结构为线性结构,又称线性表。 所以线性表、栈与队列、线性链表都是线性结构,而二叉树是非线性结构。 本题答案是A。
3. 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共有699个结点,则在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______。 A、349 B、350 C、255 D、351
解析:所谓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父结点数为int(n/2),而叶子结点数等于总结点数减去父结点数。本题n=699,故父结点数等于int(699/2)=349,叶子结点数等于699-349=350。
21 / 90
本题答案是B。
1.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______。 A、算法程序的长度 B、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C、算法程序所占的存储空间 D、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解析: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一般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的内存空间。
一个算法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包括算法程序所占的空间、输入的初始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以及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额外空间。 本题答案是D。
2. 下列关于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在栈中只能插入数据 B、在栈中只能删除数据 C、栈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D、栈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
解析: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
栈是按照\先进后出\的或后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的,因此,栈也被称为\先进后出\表或\后进先出\表。
本题答案是D。
3. 在深度为5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______。 A、32 B、31 C、16 D、15
解析:所谓满二叉树是指这样的一种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层上的所有结点都有两个子结点。这就是说,在满二叉树中,每一层上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即在满二叉树的第K层上有2个结点,且深度为m的满二叉树有2个结点。
在满二叉树中,最后一层的结点个数就是叶子结点的个数,本题中深度为5,故叶子结点数为2=2=16。 本题答案是C。
1. 算法一般都可以用哪几种控制结构组合而成______。 A、循环、分支、递归 B、顺序、循环、嵌套 C、循环、递归、选择 D、顺序、选择、循环
解析:算法的控制结构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框架,它不仅决定了算法中各操作的执行顺序,而且也直接反映了算法的设计是否符合结构化原则。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
22 / 90
5-1
4
m
K-1
本题答案为D。
2.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______。 A、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量
B、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C、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顺序存储方式 D、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解析: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 本题答案为B。
3. 设有下列二叉树:
A B C E F D 对此二叉树中序遍历的结果为______。
A、ABCDEF B、DBEAFC C、ABDECF D、DEBFCA
解析:所谓中序遍历是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本题答案为B。
1. 在计算机中,算法是指______。 A、查询方法 B、加工方法
C、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D、排序方法
解析:计算机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它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和拥有足够的情报。 本题答案为C。
2. 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______。 A、都是先进后出 B、都是先进先出
C、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D、没有共同点
解析:栈和队列都是一种特殊的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只允许在端点处进行插入和删除。二者的区别是:栈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是一种\后进先出\的线性表;而队列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
23 / 90
操作,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本题答案为C。
3. 已知二叉树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它的前序遍历序列是______。 A、cedba B、acbed C、decab D、deabc
解析:依据后序遍历序列可确定根结点为c;再依据中序遍历序列可知其左子树由deba构成,右子树为空;又由左子树的后序遍历序列可知其根结点为e,由中序遍历序列可知其左子树为d,右子树由ba构成。求得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选项A。 本题答案为A。
4. 在下列几种排序方法中,要求内存量最大的是______。 A、插入排序 B、选择排序 C、快速排序 D、归并排序
解析: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记录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小,再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是指将无序序列中的各元素依次插入到已经有序的线性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序列;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扫描整个线性表,从中选出最小的元素,将它交换到表的最前面(这是它应有的位置),然后对剩下的子表采用同样的方法,直到表空为止;归并排序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表组合成一个新的有序表。 本题答案为D。
1. 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______。 A、存储结构 B、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 D、物理和存储结构
解析:数据结构概念一般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数据上的运算集合。数据的逻辑结构只抽象的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管它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形式。 本题答案为C。
2. 栈底至栈顶依次存放元素A、B、C、D,在第五个元素E入栈前,栈中元素可以出栈,则出栈序列可能是______。 A、ABCED B、DBCEA C、CDABE D、DCBEA
24 / 90
解析: 栈操作原则是\后进先出\,栈底至栈顶依次存放元素A、B、C、D,则表明这4个元素中D是最后进栈,B、C处于中间,A最早进栈。所以出栈时一定是先出D,再出C,最后出A。 本题答案为D。
3.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分别是______。 A、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B、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C、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D、任意存取的存储结构、任意存取的存储结构
解析:顺序存储结构中,数据元素存放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中,每个数据元素地址可通过公式LOC(ai)=LOC(a1)+(i-1)L计算得到,从而实现了随机存取。对于链式存储结构,要对某结点进行存取,都得从链的头指针指向的结点开始,这是一种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本题答案为B。
4. 在单链表中,增加头结点的目的是______。 A、方便运算的实现 B、使单链表至少有一个结点 C、标识表结点中首结点的位置 D、说明单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实现
解析:头结点不仅标识了表中首结点的位置,而且根据单链表(包含头结点)的结构,只要掌握了表头,就能够访问整个链表,因此增加头结点目的是为了便于运算的实现。 本题答案为A。
1.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 C、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D、以上三种描述都不对
解析:算法的设计可以避开具体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但算法的实现必须借助程序设计语言中提供的数据类型及其算法。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两个重要支柱。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算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辅助存储空间的大小称为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算法的有穷性是指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的步骤以后结束。 本题答案为C。
2. 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共有699个结点,则在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______。 A、349 B、350 C、255 D、351
解析:所谓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25 / 9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分析(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