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民法(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选项是正确的( C )。

A.合同尚未生效,甲应返还所受领的价款并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B.合同无效,甲应返还所受领的价款 C.合同有效,甲应继续履行合同

D.合同有效,法院应当判决解除合同、甲赔偿乙的损失

【解析】

《物权法》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 的,不影响合同效力。?可见房屋买卖合同的成立、有效、生效与是否办理登记无关,因此AB两项错误。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 履行;(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因此C项正确。 《合同法》?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 定的其他情形。?本题中,甲主张解除合同缺乏法律依据,因此D项错误。

2.甲公司对乙公司负有交付葡萄酒的合同义务。丙公司和乙公司约定,由丙公司代甲公司履行,甲公司对此全不知情。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 ) A.虽然甲公司不知情,丙公司的履行仍然有法律效力

B.因甲公司不知情,故丙公司代为履行后对甲公司不得追偿代为履行的必要费用 C.虽然甲公司不知情,但如丙公司履行有瑕疵的,甲公司需就此对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D.虽然甲公司不知情,但如丙公司履行有瑕疵从而承担违约责任的,丙公司可就该违约赔偿金向甲公司追偿 【解析】

本题考的是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我国法律未设明文,比较难。所谓第三人清偿,谓债务人之外之第三人所为之清偿。第三人清偿的有效要件有四:(1)债务的性质允许第三人代为清

偿。具有专属性的债务,第三人不得代为清偿。(2)无禁止第三人代为清偿的约定。若债务人与债权人约定禁止第三人代为清偿,则不可。(3)须经债权人同意。须注意:第三人清偿时,若债权人拒绝,则第三人不得清偿;但是,若第三人就债务的清偿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债权人不得拒绝。(4)须第三人具有为债务人清偿的意思。据此,本题中,第三人丙替债务人甲清偿债务,得到了债权人乙的同意,清偿有效。故A选项正确。第三人清偿的主要法律效果是:(1)债权人与债务人间,因第三人清偿债务,债务人免除其债务,债权亦因此消灭。(2)债务人与清偿人间,两者间有委任关系时,得依照委托合同求偿,无委任合同时,第三人可基于无因管理或者不当得利向债务人追偿;但第三人以赠与的意思代为清偿的,无追偿权。据此,丙公司代为清偿后,有权依照无因管理或者不当得利向甲公司追偿,故B选项错误。因乙公司接受丙的代为清偿,甲对乙的债务免除,所以,若丙的履行有瑕疵,甲公司无须承担责任,故C选项错误。若因丙的履行瑕疵而对乙承担违约责任,就该违约赔偿金,丙不享有向甲追偿的权利,故D选项错误。

3.甲将其对乙享有的10万元货款债权转让给丙,丙再转让给丁,乙均不知情。乙将债务转让给戊,得到了甲的同意。丁要求乙履行债务,乙以其不知情为由抗辩。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D )

A.甲将债权转让给丙的行为无效 B.丙将债权转让给丁的行为无效 C.乙将债务转让给戊的行为无效

D.如乙清偿10万元债务,则享有对戊的求偿权 【解析】

选项A、B错误。《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第七十九条规定,债权 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 不得转让。据此可知,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但债权发生转让的效果不以通知债务人为要件。本题中,甲将其对乙的债权转让给丙,丙又转让给丁,均未通知债 务人乙,但这对债权转让不发生影响。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免责的债务承担的效力表现 为,原债务人不再对所移转的债务承担责任。本题中,乙将债

务转让给戊,得到了甲的同意,因此乙将债务转让给戊的行为有效,如果乙清偿了10万元的债务,则 享有对戊的求偿权。

4. 甲遗失一部相机,乙拾得后放在办公桌抽屉内,并张贴了招领启事。丙盗走该相机,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丁出质于戊。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B ) A.乙对相机的占有属于无权占有 B.丙对相机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 C.丁对相机的占有属于自主占有 D.戊对相机的占有属于直接占有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必须掌握有权占有、无权占有、自主占有、他主占有、直接占有、间接占有等概念的含义。有权占有是有本权的占有,而无权占有是无本权的占有;自主占有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对物进行的占有,他主占有是以非所有的意思对物进行的占有;直接占有是在事实上对物的占有,间接占有是指基于一定的法律关系,对于事实上占有物的人有返还请求权,从而间接取得对物的占有。

(1)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拾得人对遗失物的占有属于无权占有。因此,A项是正确的说法,不能选A。

(2)自主占有中的\所有的意思\,是指具备所有人占有的意思,至于占有人是否为真正的所有人则在所不问。丙盗走相机是将相机据为己有,属于自主占有;丁从丙处买来相机,也是以获取相机的所有权为目的,也属于自主占有。因此,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正确,答案应选B。

(3)质权的设定以转移标的物的占有为要件,既然丁将相机出质于戊,也就意味着戊取得了对于相机在事实上的管领力,戊的占有属于直接占有。因此,D项说法正确,答案不能选D。

5. 甲乙双方拟订的借款合同约定:甲向乙借款11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乙在签字之前,要求甲为借款合同提供担保。丙应甲要求同意担保,并在借款合同保证人一栏签字,保证期间为1年。甲将有担保签字的借款合同交给乙。乙要求从11万元中预先扣除1万元利息,同时将借款期限和保证期间均延长为2年。甲应允,双方签字,乙依约将10万元交付给甲。

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B) A.丙的保证期间为1年 B.丙无须承担保证责任 C.丙应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D.丙应对10万元本息承担保证责任 【解析】

《担保法解释》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主合同中虽然没有保证条款,但是,保证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或者盖章的,保证合同成立。本题中,保证人丙虽然在第一份主合同中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了,但是该签字是在债权人乙签字之前进行的,后债权人乙并没有在此份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该份主合同及保证合同最终没有成立。后甲、乙经过协商改变了原来约定的主合同内容,同时将借款期限和保证期间作了延长,但没有再次让丙在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或盖章,因此,对于新约定的内容,丙不承担保证责任。

6. 甲装修公司欠乙建材商场货款5万元,乙商场需付甲公司装修费2万元。现甲公司欠款已到期,乙商场欠费已过诉讼时效,甲公司欲以装修费充抵货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公司有权主张抵销

B、甲公司主张抵销,须经乙商场同意 C、双方债务性质不同,不得抵销 D、乙商场债务已过诉讼时效,不得抵销 【解析】

《合同法》第99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第100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在抵销中,为抵销的债权是主动债权,被抵销的债权是被动债权。根据民法理论,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不得作为主动债权主张抵销,只能作为被动债权主张抵销。因为对于自然债务而言,债权人无权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护,但是债务人自己履行是可以的,不会

作为不当得利对待。结合本题交代信息,甲装修公司欠乙建材商场5万货款已经到期,意思是乙建材商场的债权已到履行期;乙建材商场欠甲装修公司的装修费2万已过诉讼时效,意思是甲装修公司的债权已经过诉讼时效,乙建材商场的债务变为自然债务了。基于此,法定抵销的情形下,可以作为主动债权主张抵销的只能是乙建材商场,甲装修公司只能作为被动债权抵销。选项A、C、D的表述均错误。选项B的表述情形为意定抵销,当然是可以成立的。所以选择B选项。

1 某市国土局一名前局长、两名前副局长和一名干部因贪污终审被判有罪。薛某在当地晚报上发表一篇报道;题为?市国土局成了贪污局?;内容为上述四人已被法院查明的犯罪事实。该国土局、一名未涉案的副局长、被判缓刑的前局长均以自己的名誉权受侵害为由起诉薛某;要求赔偿精神损害。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 A三原告的诉讼主张均能够成立

B国土局的诉讼主张成立;副局长及前局长的诉讼主张不能成立 C国土局及副局长的诉讼主张成立;前局长的诉讼主张不能成立 D三原告的诉讼主张均不能成立

2 某报社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披露未成年人甲是乙的私生子,致使甲备受同学嘲讽,甲因精神痛苦,自残左手无名指,给甲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该报社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B ) A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 B侵害了甲的名誉权 C侵害了甲的姓名权 D侵害了甲的省体权

3 甲将乙所画的画中的署名刮去、盖上自己的印章、并将画悬挂于自己厅堂。则甲侵害了乙的( D )

A、名誉权。B、署名权。C、财产权。D、人身权

4甲拾得朋友乙的自行车,就给乙打电话通知了他,甲当晚将自行车推倒自己的单元楼下,第二天,乙来取车,发现车子丢失,那么( B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民法(3)在线全文阅读。

民法(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51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