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水平的提升,监控和优化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学校业务需要和师生服务需要。
应用管理平台建设内容如下:
应用门户:提供一站式办事大厅服务门户,基础组件包含热门排行、最新推荐,即将开放应用、应用收藏等,支持针对应用服务中心进行多维度查询搜索服务。
31 / 129
32 / 129
图 4.2-12服务门户
应用管理中心:作为校内服务应用的唯一载体,负责为校内应用提供统一的集成、发布、注册、授权和使用平台,对于校内应用提供接入信息维护、下架申请、审核等管理功能
应用授权管理:面向应用的接入提供用户组管理、应用权限管理。 基础应用:通知公告、调查问卷、新闻订阅、在线咨询、个人数据
图 4.2-13服务中心
4.2.1.4 校园服务总线
对现有管理系统解构、重组和碎片化会产生后台服务的大量调用和集成,除了数据层面的数据共享之外,还需要解决校内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紧耦合、异构性等各类问题,充分利用现有建设成果构建全新的高校信息化生态,建立基于高校行业特征的校园服务总线。实现从简单的“数据集成,门户集成”向“服务集成”模式的转变。提供接口标准管理、服务治理、服务交换等全方面的底层服务管理平台,为其他基础平台和公共应用组件、上层服务提供总体服务调度和管理。保证校内信息体系的可管理性。
实现服务管理从离散到集中,具备更可控的系统架构,增加信息化资源的可管理性、实现技术架构从差异化到标准化,更统一的集成方式,降低改造成本、实现建设过程从繁乱到有序,
33 / 129
带来更简化的建设方式,降低运维难度、实现整体体系从封闭到开放,形成更良性的运营环境,增加信息化生态的可持续性。
校园服务总线建设内容如下:
服务集成工具:采用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商业中间件,解决异构系统集成时相互调用的协议、格式不同的转换问题,解决大并发情况下服务负载、服务缓存的问题,并实现服务流程的可视化编排,保证服务调用、服务交互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服务注册工具:校园服务总线需要提供接口供开发人员注册服务,仅需提供服务的相关元信息及WSDL文件,即可实现注册步骤。而WSDL文件格式的基本验证部分需要自动完成,后期将要求服务提供者附加范例代码。其中的从属系统标签则用于服务分组。对于restful形式的服务,需要提供详细的参数信息或提供对于restful服务的输入和输出实例实现注册。
34 / 129
图 4.2-14服务注册
服务查看与搜索:对于服务的操作及其参数信息,校园服务总线提供页面展示服务详细信息。对于服务的搜索,平台会提供服务分类的基础模板,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其进行扩展,第三方可根据服务分类进行搜索。
图 4.2-15服务查看
注册状态查看:校园服务总线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并不代表所有的服务都可注册上来,所以注册服务的过程需要人工审核的步骤。而开发人员则可在注册状态查看功能模块查看到已注册服务的当前状态(审核通过、未审核、审核中)。
35 / 12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2020年某高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一期、二期项目)(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