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短期投资 30000 贷:无形资产 80000 投资收益 14800 应交税金 7500 (3) 借:银行存款 97000 营业外收入 62500 财务费用 3000 (13) 对发出商品: 对销项税额: 贷:应收票据 100000 借:发出商品 35000 借:应收账款 8500 (4) 借:物资采购 10000 贷:库存商品 35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14) 借:应收账款 58500 贷:应付票据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5) 借:库存商品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贷:物资采购 10000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6) 借:应付账款 5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贷:银行存款 49000 (15) 借:银行存款 57330 财务费用 1000 财务费用 1170 (7) 借:银行存款 1500 贷:应收账款 58500 贷:营业外收入 1500 (16) 借:财务费用 50000 (8) 借:其他货币资金 80000 贷:预提费用(其他应付款) 5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17) 借:营业费用 10000 (9) 借:预收账款 468000 管理费用 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贷:应付工资 1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0 (18) 借:管理费用 5000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250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贷:库存商品 25000 (19) 借:其他货币资金 800000 (10) 借:应收账款 6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0 贷:应收票据 60000 (20) 借:所得税 56000 (11) 借:应付福利费 450 贷:应交税金 56000 贷:现金 450 (21)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000 (12) 借:银行存款 150000 贷:应交税金 4000
1、A企业于1999年1月2日以480万元购入B企业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10%,另支付6万元税费等相关费用,A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1999年5月2日B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A企业可获得现金股利12万元。1999年7月2日A企业再以1300万元购入B企业实际发行在外股数23%,另支付28万元税费等相关费用。至此持股比例达33%,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如果1999年1月1日B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200万元,分派的现金股利为120万元;1999年度净利润为180万元,其中1—6月份实现净利润为100万元。要求编制A企业:(1)1999年1月2日投资时的会计分录;(2)1999年7月2日追加投资时的会计分录; (3)计算A企业1999年投资收益,并编制会计分录(股权投资差额分10年摊销)。 解答:(1)1997年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投资成本) 4 860 000 贷:银行存款 4 860 000 (2)1997年再次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投资成本) 13 280 000 贷:银行存款额 13 28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股权投资差额) 4 226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投资成本) 4 226 000 (3)计算1997年投资收益
1997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100万×10%+80万×33%=36.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损益调整) 364 000 投资收益 58 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股权投资差额) 422 600
15.A企业2002年1月1日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系以银行存款购买取得的)的账面价值为450 000元,持有B企业的股份为75 000股,按权益法核算。同年7月5日,由于B企业所在地区发生洪水,企业被冲毁,大部分资产已损失,并难有恢复的可能,使其股票市价下跌为每股2.50元。
要求:(1)2002年7月末,A企业是否应当反映B企业的股票市值的变化?如需反映,请说明理由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如不需反映,亦请说明理由。 (2)假如2003年3月,B企业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后股票市价回升至每股4元。此时A企业是否应当反映B企业的股票市值的变化?如需反映,请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如不需反映,亦请说明理由。 解答:
(1)2002年7月末,A企业应当反映B企业的股票市值的变化,即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该项投资提取减值准备。
可回收金额= 2.50×75 000 =187 500(元)
应计提减值准备 = 450 000-187 500 = 262 500(元)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262 50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B企业 262 500
(2)2003年3月末,A企业同样应当反映B企业股票市值的变化,将股票的升值金额冲减原计提的减值准备,但冲减的金额最高不能超过原计提数。 应冲回的减值准备 = 4×75 000-187 500 = 112 500(元)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B企业 112 500
贷: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12 500
16.A公司2002年12月31日有关账户的余额如下:
应收账款—甲 15000元(借) 应付账款—A 30000元(贷) 预收账款—丙 20000元(贷) 预付账款—C 10000元(借) 预收账款—丁 13000元(借) 预付账款—D 18000元(贷) 预提费用—利息 40000元(贷) 待摊费用—租金 15000元(借) 预提费用—修理费20000元(借) 长期债权投资 450000元 (借),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250000元。 要求:计算资产负债表上下列项目的金额(列示计算过程): (1)“应收账款”项目 (2)“应付账款”项目(3)“预收账款”项目 (4)“预付账款”项目 (5)“待摊费用”项目 (6)“预提费用”项目(7)“长期债权投资”项目 解答:“应收账款”项目=15000+13000=28000元“应付账款”项目=30000+18000=48000元
“预收账款”项目=20000元“预付账款”项目=10000元“待摊费用”项目=15000+20000=35000元 “预提费用”项目=40000元 “长期债权投资”项目=450000-250000=200000元 17.A公司2000年有关资料如下: (1)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余额为:“短期投资—股票投资”年初数66000元,年末数0元; “应收票据”(含增值税、下同)年初数630000元,年末数140000元; “ 应收账款”(含增值税、下同)年初数2400000元,年末数960000元; “存货”年初数180000元,年末数150000元;“短期借款”年初数0元,年末数300000元;“应付票据”(含增值税、下同)年初数350000元,年末数170000元;“应付账款”(含增值税、下同)年初数240000元,年末数290000元;“应付利润”年初数450000元,年末数200000元。 (2)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有关资料如下:
本年销售收入为5600000元,销售成本3000000元; 投资收益(均为出售短期股票投资获利)9000元; 营业外收入(均为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180000元;向所有者分配现金利润78万元。
(3)其他有关资料: 应收甲公司货款40000元,增值税6800元,因甲公司破产,无法收回上述款项,本年度内确认为坏账损失; 本年出售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200000元,已提折旧450000元;
本年出售短期股票投资(非现金等价物)及固定资产等均已收到现金;
应收、应付款项均以现金结算;不考虑该企业本年度发生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要求:计算现金流量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3)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4)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5)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6)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解答:(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5600000+(630000-140000)+(2400000-960000-46800)=7483200元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年电大中级财务会计(二)小抄整理答案考试必过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