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μm;圆柱铣刀粗铣: Ra=2.5~20μm;钻孔: Ra=0.08~0.20μm。 (5)主要工序的汇总如表7所示。
表 7 工序余量和公差表
工序基本尺寸与偏差
工序余量
工序名称
(mm)
精车外圆 粗车外圆 滚压销孔 精镗销孔 粗镗销孔
0.25 3.75 0.1 0.2 2.7
(mm)
(mm)
IT7 IT12 IT6 IT7 IT12
130.2 130.45 52.12 52.02 51.82
(mm) 0 0 +0.010 +0.046 +0.20
(mm) -0.040 -0.32 0 0 0
工序公差
基本尺寸
上偏差
下偏差
注:其余一次性加工的加工余量没有逐个列出(详见后附工序卡)
3.7 机床与工艺装备的确定
工艺装备的确定包括: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等加工设备的选择。 3.7.1 机床的选择
本设计所使用的机床主要是CA6140车床。 3.7.2 夹具的选择
本设计的夹具均为随床夹具或使用组合夹具,并且自成系列。 3.7.3 刀具的选择
刀具选择包括刀具的类型、构造和材料的选择。主要应根据加工方法、工序应达到的加工精度、粗糙度、工件的材料、生产率、和经济性等因素加以考虑,原则上尽量采用标准刀具,必要时采用各种高生产率的复合刀具。
故此根据零件的实际情况,并依据《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选择如下所示: 工序一: YG8普通外圆车刀 工序二: YG8普通车刀
工序三: 采用YG8专用镗刀 工序四: 采用组合刀具
工序五: 采用直柄麻花钻(GB1436-85) 工序六: 采用直柄麻花钻(GB1436-85) 工序七: 采用普通砂轮
工序八: YG8X普通外圆车刀、顶尖
21
工序九: YG8X普通外圆车刀、专用组合刀具 工序十: YG8专用镗刀
工序十一:专用切槽刀 工序十三:金刚石车刀 工序十三:Φ80圆柱铣刀(GB1115-85)
工序十四:Φ50圆柱铣刀(GB1115-85) 工序十五:滚击器 车刀部分参数: 主偏角Kr:
系统刚性好(L/D﹤6),加工盘套之类的工件可取30度~45度。当切深较小,走刀量大时可取10度~30度。
副偏角Kr′:精车5°~10°;粗车10°~15°;粗镗15°~20°。 刃倾角λs:精车、精镗0°~40°;粗车、粗镗-5°~-10°。 3.7.4 量具的选择 (1)量具选择的原则
量具的选择应做到量具的精度应与零件的加工精度相适应。
量具的量程应与被测零件的尺寸大小相适应。量具的类型应与被测表面的性质、生产类型、生产方式相适应。
同时按量具的极限尺寸选择量仪时还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测量精度系数,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极限误差有关。
故对于量具的选择按上面所述确定如下:
按量具的极限尺寸选择量仪,应保证:
T?K ≥? ( 4 ) 式中: T-被测尺寸的公差值(mm); K-测量精度系数;
?-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极限误差。
根据上式并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选游标卡尺测量范围: 0~300mm;用途:测内外径以及长度、高度;选深度游标卡尺测量范围: 0~200mm;用途:测各孔深度;选杠杆百分表测量范围: 0~18mm;用途:测量油孔等的等高 。对机床、工夹具及刀具的选择如附录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所示。
3.8 切削用量的确定
正确的选用切削用量,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切削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切削用量选择主要依据工件材料,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还应考虑刀具合理的耐用度,工艺系统刚度急机床功率等条件。 其基本原则是:
(1)应首先选择一个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 (2)其次选择一个较大的进给量;
(3)最后在刀具和机床功率允许条件下选择一个合理的切削速度。[13] 3.8.1 切削用量的选择
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有:计算法和查表法,本设计基本上采用查表法。考虑以上因素并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确定如下:
(1) 活塞外圆的车削加工:
a. 已知条件:工件材料ZL101,金属型铸造,时效处理,σ=202MPa。加工要求:外圆车削,表面粗糙度Ra=0.4μm,使用机床:CA6140
b. 确定粗加工时的切削用量:
确定切削深度ap 计算可得单边总余量 h=4.0/2=2.0mm,留0.15mm作为半精车余量,取粗车切削深度ap =1.85mm。
确定进给量f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查得f=0.8~1.2mm/r,初步选定f=1.0 mm/r。
确定切削速度v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查得v=1.667~4.667m/s,取v=2.0 m/s。 确定主轴转速n 由公式v=πdn/1000即π3132.33n/1000=2.0,得n=4.81 r/s,根据机床说明书,取n=5.0 r/s,此时切削速度为V=πdn/1000=π3132.335.0/1000=2.08 m/s 。
c.校核机床功率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查得切削力的公式及相关数据。主切削力:
Fc=CFzapxFzfyFzvnFzkFz ( 5 )
代入相关数据可求得 Fc=1953 (N) 切削功率:
Pc=Fc3Vc=195332.08=4062 (kw)=4.06 (kw)
由机床说明书查得,机床电机功率PN=7.5(kw),取机床传动效率η=0.8时:
Pc=4.06≤Pn30.8=7.530.8=6 (kw)
所以机床功率足够,最后选定粗车的切削用量为ap=0.625mm,f=1.0 mm/r,v=2.08 m/s。
同理可算得,精车时的切削用量为ap=0.15mm,f=0.5 mm/r,v=1.66 m/s。车床转速n=4.0r/s。
23
同理可算得其它表面加工的切削用量如表8所示。
[14]
3.9 工序时间的计算
所谓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一道工序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它是安排作业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数量、人员编制以及规划生产面积的重要依据。
时间定额订的过紧,容易导致忽视产品质量的倾向,或者会影响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时间定额订的过松又起不到指导生产和促进生产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合理的制订时间定额对保证产 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都是十分重要的。
(1)工时定额的基本组成 单件工时定额由下列公式组成:
Ta?Tj?Tf?Tw?Tx?TzK ( 6 )
式中:
Tj—基本时间,对机床加工工序来说,就是机动时间。它是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
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等消耗的时间。
Tf—铺助时间,为保证基本时间的完成进行的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如装卸工件、操作机床、测量、改变切削用量等。可从有关表格中查取,也可按
Tf?(0.15~0.20)Tj估算;
Tw—工作地点的服务时间,如调整和更换刀具、修砂轮、润滑檫试机床,清除切屑等。
T?Tf一般可按(0.02~0.07)3(j)计算;
T?TfTx—休息时间,可按0.023(j)计算; Tz—准备终结时间,成批生产时间,每加工一批之前工人要熟悉工艺文件、领取毛坯、领取和安装工艺装备、调整机床等,加工终了时拆下和归还工装,送成品等。在大批量生产
T中,每个工作地点常期固定完成一道工序内容,故单件定额中不计入z;
T 基本时间和工序时间之和称为工序时间,以a表示。即:
Tg?Tj?Tf ( 7 )
(2) 现在根据技术时间定额的组成确定工序的时间定额 a、工序四 基本时间
Tj Tj?Lifn ( 8 )
L?l?l1?l2?l3 ( 9 )
Tj1=30.0 (s)
代入数据得
其中: L—刀具的行程长度(mm);
24
f—主轴每转刀具的进给量(mm/r);
i—进给次数;
n—机床主轴每分钟转数(r/min);
l—加工长度(mm); l1l2l3—刀具的切入尺寸(mm); —刀具的切出尺寸(mm); —试切附加长度(mm)。
(0.15~0.20)Tj估算,在这里取系数为0.18。 辅助时间Tf:辅助时间按 Tf?则工序时间Tg为 Tg?1.18Tg 带入数据可得 Ta=35.4 (s) b、工序五中端面的加工 基本时间Tj
Tj?(L/fn)i
L?(d?d1)/2?l1?l2?l3
带入数据得 Tj2=5.0 (s) 其中: d——端面外径 (mm)
d 1 ——端面内径(mm)
(0.15~0.20)Tj估算 辅助时间Tf按 Tf?在这里取系数为0.17
表 8 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表
车床转速 基本时间
工序
工序名称
号 1 2 3 5 4 6 7
面
工序时间
Tg (s) 23.6 13.0 9h 34.9 7.0 5.8 8.9 13.0
切削深度 进给量f 切削速度v
(r/s)
ap(mm) (mm/r)
金属型铸造 铣浇冒口 时效处理 粗车外圆 粗车止口、端面
1.0
粗镗销孔 粗切外圆环槽、顶
2.7 3.19 3.17
0.6 1.2 0.4 0.35
25
Tj (s)
(m/s)
2.08 1.66 1.69 1.85 0.62 0.62
5.0 4.0 4.5 11.0 1.5
11.0
1.5
20.0 11.0 8h 30.0 6.0 5.0 7.6
1.85 0.6
1.0 0.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活塞机械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