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信托之人)
⑦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随意、随便) ——《琵琶行》
⑧欲信大义于天下(动词,通“伸”,伸张) ⑨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恳,不欺骗) ——《曹刿论战》
⑩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诚信) ——《屈原列传》 遇
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动词,对待)
——《荆轲刺秦王》
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动词,相遇,相会)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动词,遇到) ——《论语》
④斯固百世之遇也(名词,机遇)
⑤不如因善遇之(对待,) ——《鸿门宴》 辞
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动词,辞别,告
辞) ——《荆轲刺秦王》
今者出,未辞也(告辞,动词) ——《鸿门宴》 ②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动词,推辞) ——《烛之武退秦师》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动词,推辞) ——《鸿门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动词,推辞) ——《鸿门宴》
③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动词,计较,讲究) ——《鸿门宴》
④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动词,擅长) ——《屈原列传》
⑤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名词,文辞,指文学) ——《屈原列传》 遗
①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动词,赠送) ——《荆轲刺秦王》
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放弃,动词) ——《师说》
③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动词,遗留) ——《石钟山记》
④使人遗赵王书(动词,送给)
——《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
①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 ——《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指身子向上起) ——《荆轲刺秦王》
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牵,拉)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延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动词,引导,率领) ——《赤壁之战》
⑥李凭箜篌引(名词,乐府诗体的一种) ——《李凭箜篌引》 卒
①缮甲兵,具卒乘(名词,士卒,士兵)
②鲁肃闻刘表卒(动词,死) ——《赤壁之战》
③卒成帝业(动词,终于) ——《出师表》 ④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 ——《荆轲刺秦王》
就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登上,动词) ——《荆轲刺秦王》
②轲自知事不就(动词,成功) ——《荆轲刺秦王》 2、虚词 岂
①将军岂有意乎(副词,是否,是不是) ——《荆轲刺秦王》
②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副词,表示访问语气,难道)——《荆轲刺秦王》
③岂可得哉(疑问代词,怎么) ——《荆轲刺秦王》 以
①何以言之(介词,凭借) ——《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介词,用)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刀试人(介词,用) ——《荆轲刺秦王》
③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 ——《荆轲刺秦王》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 ——《荆轲刺秦王》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 ——《荆轲刺秦王》 ⑤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荆轲刺秦王》
⑥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 ——《荆轲刺秦王》
⑦以次进(介词,按照) ——《荆轲刺秦王》
⑧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 ——《荆轲刺秦王》 乃
①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 ——《示儿》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动词,是) ——《游褒禅山记》
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 ——《荆轲刺秦王》
③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副词,于是,就) ——《荆轲刺秦王》
④乃今得闻教(副词,却,竟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字词句集锦(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