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其纠正策略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其纠正策略

衢州市常山县五里中心小学 陈新强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中“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素质教育已成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汉字,做到不写错别字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在儿童识字与写字的过程中,由于识字量大,加上形近、同音、多义等复杂情况,产生错别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特别是中低年级)。本文主要从教育教学角度来阐述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一些纠正的策略。

关键词:错别字 原因 纠正 策略

素质教育已成为各国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许多专家提出:抓素质教育要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入手,而新课程标准中又指出:“小学1—2阶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汉字,做到不写错别字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小学的识字教学要求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小学生的空间辨认能力差,识了字如果不书写,就很容易遗忘。但在写字过程中又非常普遍而又严重地出现了错别字现象(特别是中低年级)。只要随手翻开学生的作文、日记或作业,各种各样的错别字随处可见,有的还很严重,一句话竟出现四五个错别字。错别字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交流和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它亦使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教育教学角度对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一些纠正策略作阐述。 一、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就是写得不成字,多笔少画,无中生有;别字则是把甲字当作乙字写,字形不错,但用错了地方或读错,这种情况发生的更多一些。小学生写的错别字,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

(一)内部因素

错别字产生的内因具体又可以划分为小学生的感知能力较差、理解能力较差、情感比较脆弱、迁移作用影响、思维定势影响等多种类型。

1、感知能力较差

小学生思维虽然不断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过渡,但知觉的精确性仍然不够,知觉的分化水平低。儿童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辨别能力和空间方位知觉能力都较差。也就是说,在识字过程中小学生只能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而对于字体非常细微的部分,往往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醒或训练就往往会忽略。因此,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时,常常对相似、相近的字产生感知失真,以至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学生最易出错:1、字的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未—末”,“土—士”;2、字的结构相同,位置不同,如“陪—部”;3、字或偏旁的状态相似,或笔画相似,而结构单位局部不同,像“闭—闲”、“因—困”;4、字形相似,只有一两笔笔形不同,像“己—已—巳”、“外—处” 、“辨—辩” 等。

2、理解能力较差

我们的方块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字,读音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因课外阅读量较少而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因此,对同音字的字义理解含糊是导致学生写别字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学生作

...

业中常会出现:“我们去工园完”、“请你在说一遍”等等。

3、情感比较脆弱

年龄特点决定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意志较薄弱。写作业时浮躁,做完不检查,粗枝大叶,急于求成,这是学生作业中出现错别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迁移作用影响

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包括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顺向迁移。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迁移就其性质来分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都叫正迁移。凡是一种学

2

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都是负迁移。有些错别字的产生原因就是一种负迁移。例如,教小学生学写汉字时先教会他们写“戚”“或”“成”“戏”等以“戈”为部首的字,再学写“贰”“武”“斌”等字,结果写错了(在“弋”上加了一撇)。这其实就是先前学写以“戈”为部首的字对后继学写相类似的字所产生的一种“负迁移”。当然也可能出现后学习的字,对以前学的字的干扰。如,教师在教写 “迎”“尤”等字时,尽管强调不要画蛇添足多一撇,但学生已经学过“柳”“龙”等字,结果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迎”“尤”写作“柳”“龙”了。

5、思维定势影响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在这样的状态中,错别字现象就有可能产生了。我们大多数人将它归结为是自己的粗心大意,一不小心就写了错别字。例如,当学生甲把“临”错写成“监”字时,只要提醒他一下,他马上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了。

此外,产生错别字的内部因素,也可能是受有意注意的影响和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的制约等等。

然而一个事物的产生不可能全是由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它的产生通常还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外部因素

产生错别字的外在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将主要讨论汉字的性质和特点问题、家庭和社会环境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意识问题等。

1、汉字的性质和特点问题

汉字众多,结构复杂,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同音字、形近字多,这些是汉字的特点,而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课外阅读较少,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自然这些也是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往往就变成了错字或别字。如把“乞”写成“气”,把“末”写成“未”等等。同一音节里绝大多数有几个到几十个同音字,其中意义接近的同

3

音字,更容易发生以同音关系替换字和词之间的规定关系的现象,而出现别字。如把“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把“急躁”写成“急燥”等等。 2、家庭和社会环境问题

小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导致错别字的产生,那是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如果父母或亲密的同伴经常要写错的字,那么小学生极有可能受他们的影响而要写错那些字。社会上错别字现象就更加严重。小学生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时也会导致错别字的产生。在现在杂志、书刊、报纸、广告中,出现错别字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教科书上也会出现错别字,而小学生又不可避免的会与这些接触。这势必会对小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小学生的字储备量是有限的,因而无法能够很好地辨别一个字到底是不是错别字,所以就导致了一些错别字的产生。 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意识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写错别字现象产生影响。识字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如果对汉字的音、形、义没有全面掌握,那么它就成了错别字产生的根源。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帮学生建构合理的音、形、义结合的字型模式,这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和构字规律,识字教学要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要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而在现时的小学识字教学中,有些教师不重视识字质量,求多求快,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思想上不够重视,订正不严格,有的有纠正,但方法又不得要领,这就直接影响到了识字的效果。再加上一些教师文字学基础较薄弱,很难娴熟而灵活地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教学,所以识字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也就有可能导致错别字的产生。 二、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纠正策略

了解了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采取预防措施和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可以采用运用行为主义,贯彻强化训练;重视课堂教学,巩固练习及时;运用规律识字,指导轻松识记;养成良好习惯,规范书写要求;开展各种活动,发挥能动作用等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减少错别字。

4

(一)运用行为主义,贯彻强化训练。

强化是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运用行为主义的强化训练来解决小学生的错别字问题,就是要他们对自己写的错别字不断的练习、强化,最终形成稳固的字型构建模式(这方法应对思维定势的错误效果特明显)。但这里的方式不是只让学生反复的去写,而要运用行为主义的理念来矫正小学生的错别字。例如,可以采用让学生反复写的单调的办法;也可以在班级里开展活动使学生自己自愿强化,比如说“比比谁最不会写错别字”;可以运用在造词造句中,在写作中进行;也可以采用“榜样”(即对不写错别字的同学进行表扬)这一强化物对学生进行强化,来矫正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总之,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二)重视课堂教学,巩固练习及时。

识字教学是错别字产生的根源之一。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运用组织者(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原则)在识字教学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种引导性材料。学生第一次感知新材料,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长驱直入,印象深刻。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便难以清除。因此在教学新字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言语运用器官的相互联合,主动参与表象的建立和字义的探求。同时针对学生的感知特点,突出容易忽视的成分。例如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时把容易错的部分或笔画用彩笔书写,并让学生书空几次,以强化感知。另外,纠正错别字可以“防患于未然”,在首次感知时就注意预防。

小学生虽然求知欲望强,记忆能力好,但他们年龄小,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复习巩固在识字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重视复习巩固工作,让学生能更好地识记生字。除了可运用抄写、听写、默写的方法进行巩固外,教师应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学生记忆的热情和欲望。比如变字练习:添一笔变一个字,像“乌—鸟”、“日—白”;笔画长短也会改变一个字,像“土—士”、“甲—申”;改变某一笔的形状变一个字,像“贝—见”“犬—尤”;改变某一笔的位置变一个字,像“压—庄”“太——犬”等。这些方法可帮助学生辨别、巩固记忆相似字形。再如“找朋友”游戏:把几个同音字和可与这些同音字分别组成词的其它字制成卡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其纠正策略在线全文阅读。

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其纠正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259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