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生产力标准
满分:4 分
5. 咨询子系统在政策制定活动中的作用有()。A. 方案设计及论证 B. 政策未来预测 C. 政策问题分析 D. 信息的收集与传 满分:4 分
6.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特点有()。A. 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性的,而且也是规范的 B. 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
C. 政策分析涉及的是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政策过程 D. 政策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性的研究领域 满分:4 分
7. 确定政策目标的实事求是原则要求我们一定要()。A. 志存高远 B. 从实际的公共政策问题出发 C. 切实可行
D. 从主观愿望出发
满分:4 分
8. 我国政策研究的未来趋势是()A. 政策研究的普及化和多样化 B. 政策咨询活动的产业化
C. 政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及政策研究活动的国际化 D. 队伍专业化
满分:4 分
9. 我国政策评估工作的主要特点有()。A. 以非营利评估为主导,以营利评估为主体的评估体系
B. 评估标准以价值判断为主
C. 在评估对象方面以政策产出为主,忽视对政策影响的评估 D. 评估与决策相对分离
满分:4 分
10. 下列哪些问题属于方案规划的原则()。A. 整体性原则 B. 信息完备原则 C. 社会公正原则 D. 实事求是原则 满分:4 分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共政策评估可分为()A. 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B. 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C. 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 D. 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满分:4 分 2. 在我国,()是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它是我国政策制定及立法的主要机关,也是政策执行和监控的制约机构。A. 中国共产党
B. 人民代表大会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国务院
满分:4 分
3. ()是指政策研究和制定者,依据一定的筛选标准,将主要的和迫切的政策问题从政策问题集合中确认出来的活动。A. 政策问题分析 B. 政策问题的提出 C. 政策问题的筛选 D. 政策问题的判定 满分:4 分
4. 政策执行的()环节是保证政策执行顺利进行的经济基础?A. 物质准备 B. 政策分解 C. 政策宣传 D. 组织准备
满分:4 分
5. 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是在()成型并发展起来的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40年代
满分:4 分
6. 按照是否涉及政府的实质性活动,可将公共政策分为()A. 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B. 公共物品政策和私人物品政策 C. 实体政策和程序政策
D. 实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
满分:4 分
7. ()政策试图限制具体服务提供者的数目。A. 再分配型政策 B. 控制性政策 C. 规制政策 D. 分配型政策
满分:4 分
8. 新政策代替旧政策,但所面对的问题不变,所要满足的要求不变的政策终结方式是()。A. 政策废止 B. 政策替代 C. 政策分解 D. 政策合并
满分:4 分
9. ()是指由于一种政策在实施中无法发挥其既定的政策功能,或者由于该政策既定功能的完成而采取的终止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过程。A. 政策更改 B. 政策终结 C. 政策修正 D. 政策分析
满分:4 分
10. ()又称中枢子系统B. 信息子系统 C. 咨询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权力的高层领导者组成。A. 决断子系统
满分:4 分
11. ()是指政策主体试图通过制定和施行政策予以调整的社会问题.A. 社会问题 B. 公共问题 C. 个人问题 D. 政策问题
满分:4 分
12. ()政策资源是政策执行的根本保证A. 物力资源 B. 信息资源 C. 权威资源
D. 人力资源
满分:4 分
13. 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是()A. 大众传媒 B. 利益集团 C. 思想库
D. 公民(选民)
满分:4 分
14. 政府议程指的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又被称为 ()A. 政策议程
B. 公众议程 C. 正式议程
D. 行政议程
满分:4 分
15. 既是最重要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是最重要的政策监控主体之一的是()。A. 行政机关
B. 利益团体 C. 立法机关 D. 司法机关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执行的法律手段有哪些特点()。A. 规范性 B. 权威性 C. 有偿性 D. 稳定性
满分:4 分
2. 想要克服政策终结的阻止,必须做到()。A. 重视交流与沟通,消除人们的心理抵触情绪
B. 注重示范效应与权威人士的表态 C. 强制与折中妥协两手并用
D. 处理好政策终结与政策稳定、政策发展的关系 满分:4 分
3. 下列哪些是政策终结的障碍()。A. 组织的惯性 B. 法律程序的延迟 C. 认知的局限 D. 心理上的抵触
满分:4 分
4. 政策终结的理由包括()。A. 政府的低效率 B. 政治意识形态 C. 行为理论的变化 D. 财政困难
满分:4 分
5. 政策终结的特征有()。A. 灵活性 B. 强制性 C. 时效性 D. 更替性
满分:4 分
6. 下列属于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的是()A. 行政手段 B. 经济手段 C. 法律手段
D. 思想控制手段
满分:4 分
7. 科布和爱尔德区分了几种基本的议程,即()。A. 政府议程 B. 正式议程 C. 系统议程
D. 公众议程
满分:4 分
8.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成因包括()。A. 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冲突 B. 政策本身的缺陷
C. 政策执行的监控不利
D. 政策执行主体的本位主义和地方利益的驱使 满分:4 分
9.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主要表现为()。A. 搞“土政策” B. “曲解政策,为我所用” C. “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D. “软拖硬抗,拒不顺从 满分:4 分
10. 评估方法的选择所取决的因素包括()。A. 信息是否完全 B. 时间资源的限制 C. 政策对象的数量
D. 政策预期效果的大小 满分:4 分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依据() ,可将公共政策分为元政策和总政策。A. 公共政策所发生的领域不同 B. 分配的利益不同
C. 是否涉及政府的实质性活动
D. 公共政策所要实现的目标综合程度不同
满分:4 分
2. 社会或公共问题只有在被提上政策议程的情况下,才成为 ()A. 执政党问题 B. 公共政策问题 C. 政府问题 D. 国家问题
满分:4 分
3. ()是指由于一种政策在实施中无法发挥其既定的政策功能,或者由于该政策既定功能的完成而采取的终止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过程。A. 政策更改 B. 政策终结
C. 政策修正 D. 政策分析
满分:4 分
4. ()政策试图限制具体服务提供者的数目。A. 再分配型政策 B. 控制性政策
C. 规制政策 D. 分配型政策
满分:4 分
5. 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始阶段的功能活动是()。A. 方案合法化 B. 方案规划 C. 设立议程
D. 方案评估
满分:4 分
6. 新政策代替旧政策,但所面对的问题不变,所要满足的要求不变的政策终结方式是()。A. 政策废止 B. 政策替代 C. 政策分解 D. 政策合并
满分:4 分 7. 在我国,()是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它是我国政策制定及立法的主要机关,也是政策执行和监控的制约机构。A. 中国共产党 B. 人民代表大会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国务院
满分:4 分
8. 监控的直接目的是()A. 纠正系统偏差 B. 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 C. 保障系统目标的实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