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Z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常识.
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5.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教学重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
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设问、激疑、形象比喻、讨论、练习、讲述
●教学用具
投影仪、胶片、画面一样的音乐贺卡和普通贺卡、铁锁、电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教师举起两张外表一样的生日贺卡]
[师]同学们,我这儿有两张生日贺卡,现在我把它们打开,请大家说出它们最明显的不同点在哪里? [教师打开贺卡]
A [生]一个会响,一个不会响.
[师]如果你想要知道这张音乐贺卡为什么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你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
[生]拆开看看!
[师]对!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我们知道,一种物质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物质,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它们的性质又决定于它们各自的结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掌握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然而,自然界的物质太多太多,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去一个一个地进行认识的话,既耗时间又费精力,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师]研究物质的结构首先要解剖物质.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何两个或多个原子的接触都能生成新物质呢?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如H2与F2在冷暗处就能反应,而H2和I2在常温下却不反应;Na与O2常温下迅速反应生成Na2O,而真金却不怕火炼;再如稀有气体等等??]
[师]为什么常温下氢原子与氟原子“一拍即合”,而氢原子与氖原子却“老死不相往来”呢?
要知其究竟,必须揭开原子内部的秘密,即认识原子的结构. [板书]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师]关于原子结构,我们在初中就已熟悉.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
[生]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师]很好,下面我们用如下形式把它表示出来. [板书]一、原子结构
??质子原子核??原子??中子??电子
[师]下面,我们通过下表来认识一下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投影展示表5-1] 表5-1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 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量/kg 相对质量① 9.109×10 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 -311.673×10 1.007 -271.675×101.008 -27 注①是指对C原子质量的1/12(1.661×10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师]通过上表我们知道,构成原子的粒子中,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我这儿有一把铁锁,(举起铁锁)接触它是否会有触电的感觉? [生]不会.
[问题探究]金属均由原子构成,而原子中又含有带电粒子,那它为什么不显电性呢? [生]可能是正负电荷互相抵消的缘故吧!
[师]对,因为原子内部,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从原子的结构我们可知,原子核带正电,它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于核内质子数,我们用Z来表示核电荷数,便有如下关系: [板书]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下面,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原子核与原子的关系. [问]谁能形象地比喻一下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的相对大小?
[生]甲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层大楼,原子核就像放置在这所大楼中央的一个樱桃.
乙回答: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
[师]回答得很好,甲比喻说明对初中的知识掌握很牢固;乙比喻说明大家对新课的预习很到位.
确切地讲,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且其密度很大. [投影展示有关原子核密度的资料]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cm的容器里装满原子核,则它的质量就相当于1.2×10t,形象地可以比喻为需要3000辆载重4 t的卡车来运载.
[师]其实,从表5-1中所示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也可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结论.从表中可看出,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规定用符号N表示.则得出以下关系: [板书]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师]这样,只要知道上述三个数值中的任意两个,就可推算出另一个数值来. 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Z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比如6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问题探究]“8O”与“O”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16A128
3
12-27
[生]8O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而O除表示一个氧原子外,还可表示氧元素.
[师]为了熟记ZX所表示意义及A、Z、N之间的关系,请同学填写下表: [投影练习] 粒子符号 ①O ②Al ③Ar ④Cl 质子数(Z) 8 18 中子数(N) 14 22 质量数(A) 18 27 用ZX表示为 3517A16ACl ⑤H 188O
②13
2713Al
401811H [答案]①10 ③40 Ar ④17 18 35 ⑤1 0 1
[师]由以上计算我们可得出,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板书] 原子ZX
A
[问题探究]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生]不是,如上述练习中1H原子,核内无中子,仅有一个质子. [问题探究]假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它还会显电中性吗? [生]不会,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成为带电的原子——离子,不显电中性;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问题探究]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失去几个电子,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 [师]回答得很好.即:
[讲解并板书]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这样,我们就可根据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来判断出一些粒子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请大家口答下列问题:
[投影]1.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________离子,带________电荷.
1 2.当质子数(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________电荷. [答案]1.阳 正 2.< 负
[师]根据以上结论,请大家做如下练习. [投影练习]填写表中空白. 粒子符号 ①S2- 质子数 电子数 ②X ③Y ④NH4 ⑤OH- n+x m-y ?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正错误]
[答案]①16 18 ②x-n ③y-m ④11 10 ⑤9 10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原子结构及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它是几代科学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得出来的结论.
AZ[作业]1.用
X符号的形式表示出10种原子.
2.课本第94页,二、1、2.
●参考练习
1.某粒子用ZR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 C.所含电子数=Z+n n+
An-
B.所含中子数=A-Z D.所带电荷数=n
2.某元素M核外有a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 A.A-a+n C.A+a-n B.A-a-n D.A+a+n
参考答案:1.BC(D选项所带电荷数应标明正负) 2.B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一、原子结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一化学原子结构教案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