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利弊分
析和对策
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利弊分析和对策
摘要:通过列举教师使用多媒体的实际情况,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的分析,发现小学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利弊,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广大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获得较好的效果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课堂利弊对策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它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也正呈蓬勃之势,许多教育部门、学校、老师视之为掌握先进教学技能的标志,以至于每个学校的多媒体操作能手、课件制作人都成为\大忙人\、\抢手货\。不可否认,多媒体作为教学工具进入小学课堂,显示了它明显的优势,它集文字、声音、动画、图形于一体,图形清晰、动态感强、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强。但目前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仍有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正确使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会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任务也能够顺利完成。传统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师生动地讲解教学内容而学生无法进入教师为之创设的氛围中的问题,这本身是由于传统教学属于\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在这个学习环境中无法集中注意力,也很难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多媒体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就是图声并
茂,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能够通过为学生营造各种生动有趣的动感画面来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通过持续不断的刺激小学生大脑皮层使之处于兴奋状态,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保持对数学学习内容的兴趣。
例1,以《复式统计表》为例,在为学生讲解该课内容时,笔者首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份通知,内容如下:为丰富我校学生的课外活动,通过合理锻炼来增强学生体质,学校领导要求各班级组建体育活动小组。活动内容为\跳绳、羽毛球、踢毽子、乒乓球\四个项目,请班主任尽快组织并上报班级男女同学参加活动的人数。
在用多媒体播放该通知的同时,笔者为学生配置了运动会的音乐与相关视频播放效果。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内容纷纷产生学习兴趣。笔者紧接向学生们发出提问:\大家理解该通知对我们的要求了吗?\请大家联系我们以前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在笔者的号召下学生纷纷积极地去完成该统计任务。
(二)图文声像并茂,提高学习效率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够接受知识约65%。传统的递交媒体中,幻灯投影有像无声,录音机有声无像,录像电视虽然声像俱全,但制作需要专门的设备。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三机一幕的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尤其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学习难度大,需要有效的强化,多媒体教学中,可运用图表与色彩来特变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一些形象的图表、关键词、符号等展现给学生,引起更有效的注意。
(三)利用多媒体,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率
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适合于进行多媒体教学:例如立体图的展开问题、平移问题等等,另外,在回放\活\的生活经验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现象,在对这些现象做出解释的过程中,如何提取重要的信息及排除生活多变的干扰因素,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手段显得尤为突出和必要。
例如:生:老师,可能他的表走不准了. 生:可能睡过头了.
生:记错地点了,或者离得挺近的,却没有看见。 .
方法2:课件辅助:创造了完整的情境,并适时加上点钟显示8时,及早晚自然情景的变化。
师:你知道她们为什么没有见着面吗?
生:他们对8时的理解不一样,一个是早上,一个是晚上的! 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不足
多媒体在历经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显现出了它的\全貌\,既有阳光的一面,也有令人\郁闷\的地方。
(一)教师层次面的缺失
现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教师是越来越多了,这种教学手段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是如果仔细的观察一下,那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人认为只有选用先进,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才会显气派,才紧跟潮流。往往置教学内容不顾而追求形式,纯粹是为了使用而使用。
2、重视课件,轻视教法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非常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1)许多青年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不再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导致课堂应变能力差,一旦电脑异常,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2)教师过分依赖课件授课,完全放弃了直观的形态教学模具、板书,使得课堂教学缺少新意;(3)少数教师把以前做好的课件拿来使用,课前不再注重教学内容的演练,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学错误;(4)有的教师为了把课件做得漂亮,在课件的制作上付出高位的时间和精力,相反忽略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对教学模
式的选择,本末倒置,以至于取得的效果并不与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正比,推动了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3、多媒体操作能力不强
大多数的教师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都是半路出家,只是进行短期培训和自学后,就承担起多媒体教学的工作,计算机基础知识欠缺,不能独立解决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会使用音频编辑、图像处理和多媒体制作等软件和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视音频采集卡等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硬件设备。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我们常见到教师仅仅是因为音量过大刺耳、一个小小的误操作或简单的部分软件间的切换而手足无措,以至于课堂教学中断,只得专业的多媒体操作人员随堂跟班的情形,加上部分学校缺乏相应的设备和教学资源库,教师制作的媒体课件质量不高,有的不但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反而会误导学生。
(二)学生层面的缺失 全盘灌输,不利思维
由于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节奏加快,知识容量增多,往往使一节课由以前的\满堂灌\变成\满堂电\,过多的知识点以及多媒体图片播放较板书速度快,使学生应接不暇,使学生根本无法多作停留,更不能深入思考。这样,学生无法把教学内容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更不能由传递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但知识容量、密度不够,课堂就显得松散、脱节,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也不易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较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虽然知识变得较为直观,学生更易理解,但却降低了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培养明显不利,使学生往往不易理解一些图表等要表达的本质性内涵。斯宾塞说过:\教学要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所以,如果单纯地把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只有动眼动耳的份,而无动脑的份,就少了思维、想象的余地。所以应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而非直接浅层次的呈现。
(三)课件本身的缺失
1、内容花哨,喧宾夺主
由于小学生的大脑皮层对兴奋的抑制能力较弱,在利用多媒体教学中,采用过多的影音来辅助教学,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一些教师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往往追求背景设计的华丽,有时还插入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动画,同时频繁跳转切换画面,甚至还配上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大段标题背景音乐,这种只求装饰不求效果的课件,结果导致学生在的注意力迟迟不能集中到需要关注的蕴含着潜在教学内容和关系的对象上。本想吸引学生,实际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教学中来,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层次内涵反而理解不深,影响了对整体教学内容的掌握。
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应让内容决定形式,当用则用,所以课件要紧扣教材内容,符合数学教学规矩,充分考虑并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素材。一般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运用多媒体解决,而其它内容运用其它适宜的教学形式。对于干扰教学内容和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应尽量避免,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形式繁琐、环节机械
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参差不齐,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教材、教案、图片简单地\搬\到电脑上,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但许多已制作出来的课件都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都只不过是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和演示罢了。
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中,授课教师欠缺的正是灵活变通,为我所用。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课便是\流水课\,抛开教学机智,教师一味地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多媒体的既定流程上来。教学过程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转的现象似是通病。
虽然市场上、互联网上课件颇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课件的制作是制作者按照他的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认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如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利弊分析和对策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