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难点
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 教学准备
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 2.两篇优秀范文
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我想大家一定感触很深,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追忆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我们难以忘怀;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字里行间饱含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感受我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吗?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二、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1.默读提示,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读后交流。 ⑴什么是读后感?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⑵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 预设:
1、“读”是基础,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2、“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
3、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三、阅读范文,感悟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边读边思考:从这篇读后感中你体会到了写读后感的哪些方法?
2、小组讨论,习得写法。
通过读《愤怒与惋惜》,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3、交流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⑴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⑵联系实际,情感真实。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⑶叙议结合,以“感”为主。叙述和议论相结合,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⑷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成功=刻苦+勤奋+机遇 ──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