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 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2)自卫原则(也称为保护主义) 《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3)普遍原则(也称为世界主义) 《刑法》第9条规定:“对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中国在所承担的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对于恐怖、劫机、海盗、贩毒等国际公认的犯罪,即使没有发生在中国,如犯罪嫌疑人在中国境内,中国也应当对其立即抓捕、引渡到相关国家或在中国起诉、审判。 二、 时间效力
6
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对生效以前的犯罪是否适用(即是否有溯及力)。
? 从新原则 ? 从旧原则 ? 从轻原则 ? 从新兼从轻原则
? 从旧兼从轻原则(为我国刑法所采用)
第二章 犯罪概述
第一节 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一、犯罪的定义
《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定义如下:“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案例3:全国第一例“安乐死”,罪与非罪?
7
1984年10月,陕西汉中人夏素文被诊断为“肝硬变腹水”。1986年6月23日,汉中市传染病医院给患者家属发了病危通知书,表示治疗无望。夏素文因疼痛难忍,表示想死。6月26日,夏素文之子王明成在院长证实其母获救无望的情况下,要求给其母实施“安乐死”遭到拒绝。6月28日,王明成及其妹有要求医院住院部肝炎科主任蒲连升实施“安乐死”。在王明成及其妹表示承担一切责任的情况下,蒲连升给夏素文开了100毫克冬眠灵处方,在处方上注明“家属要求安乐死”,并让王明成签了名。夏素文被注射冬眠灵后于6月29日凌晨5时死去。1987年9月,汉中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将蒲连升、王明成批准逮捕,并于1988年2月向汉中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二、 犯罪的基本特征
1、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严重的
社会危害性。
2、 犯罪是违反刑法规范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
法性。
3、 犯罪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
刑罚处罚性。
第二节 犯罪构成
8
一、 犯罪构成的定义
犯罪构成是某一具体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统一整体。 二、 犯罪构成的要件
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要件:
1、 犯罪客体
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 犯罪客观方面
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3、 犯罪主体
是指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4、 犯罪主观方面
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罪过(故意或过失)。 三、 犯罪客体
1、 犯罪客体的分类
? 一般客体——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 同类客体——区分此类罪与彼类罪的标准 ? 直接客体——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 2、 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9
(1) 条文明确揭示犯罪客体。
例:刑法第102条规定的背叛国家罪,条文揭示其犯罪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2) 条文规定犯罪客体的物质表现,
通过该种表现显示犯罪客体。 例:刑法第218条规定的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条文规定本罪客体的物质表现—侵权复制品,侵权复制品显示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著作权。
(3) 条文规定违反某项法规为构成要
件,通过该法规表明犯罪客体。 例:刑法第340规定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条文规定本罪以“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为要件,通过“保护水产资源法规”表明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对水产资源的保护制度。
(4) 条文指出被侵害者的特征,通过
该特征表明犯罪客体。
例:刑法第368条规定的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条文指出犯罪被侵害者是“依法执行职务的军人”,表明本罪的客体是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刑法学讲义_(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