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课是一篇带有科普性质的说明性的小品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读一遍之后基本都能明白作者的观点。教学时我多用默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在分析文章中穿插一些说明文的知识,学习说明方法的运用。在相对有难度的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作者说明的思路和从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得到的启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精神的学习。

《恐龙无处不有》主要是说明恐龙在全球各地遍布的事实,从这一说明中,作者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今天,我们将了解沙子——被压扁的沙子,看看它与恐龙的灭绝有什么关系。请大家跟我来吧。

1.本文所探讨的主题是什么?“被压扁的沙子”在全文中能说明什么问题?

恐龙的灭绝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作者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本文对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

假说一:“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毁灭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假说二:“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使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 3.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毁灭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1.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2.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有》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的区别。

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3.说明角度:《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4.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每一次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引发新的科学思维,并可能在不同的研究领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不断地相互联系,不断地深化,并以这种形式向前发展。

?和“火山说”?探究恐龙灭绝原因的意义,防被?患于未然?压?佐证“撞击说”,发现“斯石?扁

英”——压扁的沙子第二部分(第5~? ?的

事实证明,斯石英只在被撞击17自然段) :分析

?沙?问题,支持“撞击说”后才形成

子?得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

?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

?撞击”?

1.题目提纲挈领。

本文的题目看似离题太远,实则不仅没有离题,而且还言简意赅地点出了恐龙灭绝的“撞击说”之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2.用词准确精练。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似乎”是一种猜测、揣度的语气,“肯定”是一种不可置疑的语气。之所以用“似乎”,是因为作者并没有亲眼目睹斯石英出现在地壳深处,只好用猜测语气。之所以用“肯定”,是因为根据科学推理,斯石英的形成必须具备巨大压力,而巨大压力存在于地壳深处。

被压扁的沙子

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佐证,―→)恐龙灭绝原因),\\s\\do5(——撞击说))

(化学)(地理学)(天文学) (生物学) 不同的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科普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分析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本堂课我通过对这两篇短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了写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感悟“逻辑性、严谨性的说明结构”。通过比较阅读,能让学生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他们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7 大雁归来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2.体会本文生动描写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珍爱动物的情感,鼓励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发展。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提出问题“撞击说”

重点

1.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 2.理解作者的情怀。 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表意含蓄的难句,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情境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有关大雁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面前时,就宣告着春天到了,它们欢快之极,喧闹地聚会,寂寞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对大雁情有独钟,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物,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对大雁的喜爱、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种活动。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利奥波德(1887-1948年),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是一位出色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位造诣极深的文学家。《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此书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誉为“绿色圣经”。

关于大雁

大雁是一种大型游禽,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又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多以六只或六只的倍数组成。

1.多媒体展示课件中大雁活动的情景,同时播放有关雁的歌曲,创设学习情境。 2.大雁是一种什么样的鸟?

大雁是一种大型的游鸟,是一种益鸟…… 3.你又是怎样理解“归来”的?

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雁返回;二是呼唤大雁,表达一种喜爱之情。

4.教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作者及《沙乡年鉴》的资料,然后抽三名学生做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地方做个记号。 6.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的哪些个性特点?

文章描写了3月大雁的归来,描写了春雁觅食前后的鸣叫,描写了孤雁,描写了4月夜间大雁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喜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1.你从文中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

(1)大雁3月份从南方飞到北方繁殖,11月份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 (2)大雁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雁队以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

(4)春天大雁喜欢在沼泽中聚会,大雁的迁徙是全球性的。 2.阅读课文第6~10自然段,探讨选文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

选文对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会秩序以及集会中的“激烈辩论”等作了生动的描写。 3.“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这句反映了怎样的事实? 反映了季节的更替及春雁的觅食习性。

4.作者笔下的大雁有思想、有家庭、有欢乐也有不幸,他是怎样表现这一切的? 作者往往用诸如“低语”“问好”“邀请”“旅行”“喧闹”“咕哝”“激烈辩论”“发言”等拟人化的语言,使得大雁有了思想,有了家庭,有了欢乐,也有了不幸,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具有特别强的感染力。

5.作者在文中不但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还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1)课文第4自然段中把大雁称为“我们的客人”。 (2)课文第6自然段有一句“我们的春雁”。 (3)课文第10自然段有一句“我们的大雁”。

6.作者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不仅说明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

7.作者为大雁的归来而高兴,又为单身的孤雁而伤感。那么有些大雁为什么由双雁变成了孤雁呢? 它们的亲人被人猎杀了。 8.作者对被人类猎杀了亲人和伙伴的孤雁而伤感,这表明了作者对猎杀者怎样的态度呢?又说明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做?

(1)对猎杀者的不满、谴责和愤恨。 (2)希望人们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

9.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保护野生动物有什么意义? (1)可以保持地球上的平衡生态。

(2)可以使大自然保持丰富性和多样性。

(3)可以为我们人类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欢乐和情趣。 10.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害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一言以蔽之,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11.把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画下来的优美句段再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品味,思考交流认为写得好的原因。

(1)“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这几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描写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大雁的聪明、可爱、热情,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这一句把大雁比作“客人”,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动词“溅起”“抖落”用得生动逼真,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大雁归来预示着万物已经摆脱了冬日的严寒,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

(3)第4自然段中的“盘旋”“慢慢扇动”“静静地滑翔”这几个动词也用得好。

这些动词不但写出了大雁降落的具体过程,富有动感,而且写出了大雁动作的优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说明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4)“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作者把迁徙中大雁的鸣叫,比作是“带着野性的诗歌”,这既写出了大雁的可爱,说明大雁是人类的朋友,更表现出他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12.思考下面这些句子的内涵。

(1)“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呢?

联系下文解读此句。下文说,大雁知道11月份从黎明到夜幕降临,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布满了猎枪,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这说明大雁也摸清楚了这个规律,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放心地活动、觅食。

(2)“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单调枯燥的数字”指六只,或六的倍数,由这些数字分析,六只的雁群是一个家庭,而之所以有“孤雁”,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它们有的成了“心碎的寡妇”,有的失去了子女,原先就为这样推断而感伤,而六年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所以进一步激发了爱鸟者的伤感。为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动感情的情形是少有的,但是关于大雁的单调枯燥的数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意味,不能不令人动情。

13.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大雁的古诗句?

(1)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一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宋代范仲淹的词《渔家傲》中有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他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敬,他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体创伤的孤雁的不幸而悲伤哀痛。他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叫声由衷喜爱,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笔墨中也饱含爱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雁对季节把握准确。 第二部分(第3~10自然段):写大雁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大雁有联合观念,它们的迁徙为地球带来了生机。

1.诗意表述,情感丰富。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这一句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2.语言真挚,情意浓醇。

本文语言十分优美,具体表现在: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使文章形象生动,可读性强;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大雁的特征;词汇丰富多彩。

3.形象描写,声情并茂。

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2)在线全文阅读。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9713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