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与材料体现哲理一致且顺序一致的是
①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 ②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 ③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④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离不开国务院出台的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A.①-②-③ B.④-③-① C.④-③-② D.③-④-① 23.列宁有一句名言:“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不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浑浑噩噩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津津乐道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主人感激不尽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人的思想意识有巨大差异,说明了 A.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阶级立场 D.价值选择总是因人而异的
24.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
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25.史载,东汉光武帝时“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在
所诸县,均差吏更给之。”到章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和帝时又“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铁,如税县官,如故事”,重新恢复了征税制直至汉末。导致东汉盐铁政策以征税制为主的社会原因是
A.加强对官营手工业控制的需要 B.笼络地方豪强势力的需要 C.消除王莽改制消极影响的需要 D.满足政府财政收入的需要
26.傅东成在论述唐宋社会变革时指出,唐文化的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既接受外来文
化,又受魏晋南北朝文化中的老庄思想、佛教和胡人习俗三大因素影响。至宋,各派思想如佛、道、儒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产生,文化精神及动态转向单纯和收敛。作者的态度是
A.唐文化优于宋文化 B.宋文化优于唐文化 C.民族本位文化重要 D.客观地陈述了史实 27.近代俄国陆军中将苏罗捷科夫曾说:“中国现在已经表明,它能够为种族斗争提供多么巨大
的兵力、金钱和精力,所缺乏的只是组织和组织者,过早爆发的义和拳没有给暴力在上述方面以成熟的时间。”他意在强调
A.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抵抗斗争失败 B.中国缺乏组织反侵略斗争的物质基础
C.中国缺乏有效的组织削弱了应有的抵抗力量 D.义和拳运动彻底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28.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第 6 页 共 20 页
A.反对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 C.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 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29.1927年上海《东方杂志》以“农民状况调查”为题征文,要求应征者文章要“注意于农民疾苦实际情形之说明??当以报告事实为主,切勿流于空洞”,后推出了“农民状况调查”专号,集中刊载了16篇农村调查研究专文和23篇《各地农民调查》的“征文节录”(涉及区域及文章数量见下表)。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充分肯定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B.国民大革命时期人们对“乡村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 C.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下城乡“背离化”趋势更为凸显 D.反映当时以近代实证科学为导向的调查之风颇为流行
30.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 死亡、灾
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31. 中国近代史学家陈衡哲在《西洋史》中用\英国革命中的冲突势力\图9来说明英国革命兼
有宗教、政治和社会三个性质。作者在此
A. 否认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B. 用唯物史观解释英国革命性质 C. 认为英国革命是多元发展的结果 D. 解释方法深受社会史观影响
32.189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规定:\凡托拉斯或其他形式成立合同,联合或共谋限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均属非法;任何人如缔结此类合同,或从事任何此类联合或共谋,均应认为是犯罪;任何人如垄断、企图垄断……均应认为是犯罪。 这一法案有利于
A.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改变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 C.阻止生产资本的集中趋势 D.保障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
第 7 页 共 20 页
33.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 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 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 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34.根据下面表格内容,判断从上至下的“?”处应填
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 年份 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 日本 西欧各国 1937年 100 46.4 6.1 ———— 1945年 100 74.6 ———— ———— 1960年 100 31.2 3.2 26.5 1972年 100 ? ? ? A.45.1 2.1 24.6 B.45.1 12.3 24.6 C.7.6
12.3 29.6
D.7.6 2.1 29.6
35.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他的作品“以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
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并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将生命和神话凝聚在一起,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刻画了当代人的困惑和不安。”下列与此风格一致的文学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巴黎圣母院》 C.《约翰克利斯朵夫》 D.《百年孤独》
第 8 页 共 20 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8页,需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4分)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左图是我国某省(区)部分地区简图,右图是该省(区)人口统计资料。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M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形区突出的气候特点,(4分)简述R地区以传统生产方式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不利影响。(6分)
(2)描述该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点。(6分)
(3)该省(区)的环境承载力为13人/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9人/平方千米。有人据此提出“为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该地区应限制生育”,请简述提出此观点的原因。(8分)
第 9 页 共 20 页
37.(22分)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图A为我国某区域地图,图B为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变化图,图C为包头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简述包头作为工业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限制性因素。(6分)
(2)分析包头市1954~1964年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8分)
(3)指出1987~2002年包头市土地利用的总体变化状况,并对此变化作出解释。(8分)
38 .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我国铁路目前承担的货运量占到了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 55% ,每年发送旅客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1/3多。但另一方面,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状况依然如故;几十年间,铁道部始终保持着政企合一、政监合一、政资合一的体制;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街接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社会各界对铁路改革呼声很高。十二届人大一次会
第 10 页 共 20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年高考模拟文科综合二模试题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