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取镜和安放: 右手??左手??,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② 对光:用低倍镜,左眼观察,右眼要睁开。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视野 ③ 观察:下降镜筒时眼睛从旁边看着物镜。然后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反向转
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物像不够清晰,再微转细准焦螺旋----
④ 收镜:一竖、一降、两旁、两后。(书P19)
2.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第二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这5个步骤并非是固定不变
的)
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绿色植物——生产者:提供氧和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生物成分 动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微生物——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二氧
化碳和水等),供绿色植物再利用。不可缺少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3、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切的联系。湿地生态系统:沼泽、农田、池塘。 湿地、森林、海洋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第2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书P41)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三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与食物
第1节 饮食和营养人体六大营养物质
糖类:(馒头、米饭、面包等)主要功能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供给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是由糖类(如葡萄糖)氧化分解提供的。 营养物质
脂肪:(肥肉、食用油等)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蛋白质:(鸡蛋、牛奶、豆浆、虾等)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维生素:(水果、蔬菜等)是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微量物质。 无机盐(矿物质):(钙、磷等)儿童时期缺乏钙盐,易患佝偻病。P66:表格 水:含量最多,约占体重的60%—70%,水能溶解和运输物质,能调节体温, 1、人体第七类营养素——纤维素 P47“提示”: 如何鉴定糖类、脂肪、蛋白质? 2、三大供能物物质(也是需消化之后人体才能吸收的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在食物的营养物质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体内不能产生能量。无机盐和维生素,人体对它们的需要量相对较少,但它们的作用却很大。 第2节 营养物质的作用:建造我们的身体、给我们提供能量、维持生命和健康。 第3节 合理膳食(书P55---57)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1、蛋白质、脂肪、糖类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大分子 小分子
结构复杂 结构简单
不溶于水 溶于水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口腔:
咽:是食物与气体共同的通道 食管:
消化道 胃:有暂时贮存食物的作用,蛋白质被初步分解;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注:小肠的结构特点: 大肠: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肛门: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消化酶使淀粉发生初步的分解。 胃腺:分泌的消化酶(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消化腺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能参与脂肪的消化。
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进入小肠,参与各类物质的进一步消化 肠腺:分泌多种消化酶,参与各类物质的进一步消化
注: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各种消化液都含消化酶(除胆汁),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意义。
2、消化过程及产物:P63看图3-7:
①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什么部位开始被消化?
淀粉在在口腔被初步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至小肠被消化。 ②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分别排到了消化道的什么部位?
小 肠
口 腔
唾液排到口腔;胃液排到胃内;胰液、肠液、胆汁(不含消化酶)排到小肠。
小 肠
淀粉 麦牙糖 葡萄糖 胃
蛋白质 初步消化 氨基酸
脂肪 小 肠 甘油和脂肪酸 3、吸收: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口腔、食管: 基本没有吸收作用 胃: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酒精 大肠: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小肠: 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注:小肠绒毛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被吸收的物质除大部分脂肪成分被小肠绒毛中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外,其余营养成分都由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1节 食物链: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
食物链所包含的环节少,食物链就简单,反之,食物链就复杂。 食物链的一般特点:1.食物链通常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
2.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3.位于食物链中其它环节的动物大多为肉食性动物。
第2节 食物网:各条食物链就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营养关系复杂的网状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反映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形成的复杂联系,同时还反映了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情况。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逐级减少的,有害物质逐渐富集而增加(如DDT)。
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条件)
1、P89 看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知道P90的讨论题。
叶绿体(场所)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 氧气
(原料) (产物)
2、光合作用的意义: ⑴将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
⑵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且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
⑶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3、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存储能量
4、绿色植物所有含叶绿体的器官在光下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叶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地球上70﹪的氧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复习提纲(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