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

?? 3(10年北京卷)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古风 (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这是李白诗“登高望四海①”(《古风》其三十九)。

??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 ??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广阔无边。

??③、被,覆盖。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

??4(10年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10年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分)

??【命题意图】 此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着重于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

??【解析】阮籍善于塑造意象,尤其是对飞鸟意象的塑造,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借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解题时首先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艺术手法的术语作答,先明确术语比兴、象征、用典等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解释具体手法,接着简要说明艺术手法的表达作用及表达的感情。 ??6(10年江苏卷)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2) 【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题干将诗句表达的情感明确交代,实际上就是要考生分析鉴赏所给诗句抒情的手法。“醉别”的“醉”字包含情感信息,有“借酒浇愁”之意;而“江风引雨”是景,属于借景抒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3) 【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表达技巧和效果的能力。 ??【解析】题干将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和盘托出,实际上是要考查达到这种效果的手法及其作用。而诗歌最后两句的手法与《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如出一辙,是由实及虚。而这种手法的一个通常的作用就是,拓展意境,丰富内容,便于抒发更深远的感情。

??7(10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析】本题属于对比阅读,首先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名句,两句话构成对比,强调前半句,赞美牛郎织女的爱情虽不“朝朝暮暮”,但长久、坚贞、真挚;本词同样写鹊桥相会,得出的却是“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旧愁”乃相思之苦,“新愁”是刚刚相会旋即又要分离的别恨离愁,所以“新欢”纵使深重刻骨,也显得有限,所以这里也是通过一个对比,强调后者,

写出的是牛郎织女的相思之愁和离情别绪(旧愁与新愁)。这就是两者各自侧重所在。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8(10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两手唐诗,按照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 唐诗)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

??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 ??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的? ??

??(1)【答案】暮春飞花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能力。 ??【解析】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201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918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