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物体的信息传递和调节
第一节 动物体对于外界信息的获取
1.人和动物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获取外界信息,下列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
A.嗅觉感受器 B.红外感受器 C.光感受器 D.声波感受器 2.下列关于感受器及其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感受器对不同感觉信息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 B.视网膜中视锥细胞获取光亮信息并转换成神经冲动 C.蝰蛇颊窝、人温度感受器以及昆虫触角都属于物理感受器
D.感受器的功能是将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并产生感觉 3.下列选项中,能将光能转换为电信号(神经冲动)的是 A.角膜 B.晶状体 C.神经细胞 D.视细胞 4.下列感受器中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 )
A.人类皮肤感受器 C.飞蛾的触角
B.腹蛇颊窝
D.鱼类侧线
5.在皮肤的各种感受器中,神经末梢呈分枝状的感受器是( )
A.温度感受器 B.压力感受器 C.痛感受器 D.接触感受器 6.哺乳动物眼的感光部分是
A.角膜 B.晶状体 C.神经细胞 D.视细胞 7.人耳感受声音信息的结构是
A.耳廓 B.鼓膜 C.耳蜗 D.前庭 8.下列感受器中,属于鱼类特有的是
A.味蕾 B.内耳 C.侧线 D.颊窝 9.下列各部分中,对甜味最敏感的是
A.触角 B.舌尖 C.舌根 D.口腔上皮 10.动物体获取外界信息的感受器的生理功能是
A.对刺激的性质做出判断 B.接受刺激并转化为内传的神经冲动 C.只对适宜刺激产生感觉 D.将不同的刺激转化为相同的适宜刺激 11.眼睛的结构可分为以下两大部分
A.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B.角膜和视网膜 C.眼球和折光装置 D.晶状体和玻璃体 12.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分别适于感受
A.红橙光和白光 B.色彩和光亮 C.光亮和色彩 D.红橙光和蓝紫光 13.人和哺乳动物内耳中的耳蜗和前庭器分别是
A.声音感受器和感受触觉 B.声音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 C.平衡感受器和声音感受器 D.声音感受器和平衡感受器
第二节 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1.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2.下列表示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的是
3.图7为一个神经元示意图,其中将信息传出的结构是
A.a B.b C.c D.a和b
4.图6 是手碰到钉子后发生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表示突触结构的是①
B.②处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刺激② 处时,③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 D.缩手过程中信息仅以化学信号形式传导. 5.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 B.交感神经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慢 C.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 D.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 6.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望梅止渴 B.膝跳反射 C.缩手反射 D.吮奶反射
7.气味会导致鼻孔气体吸入量变化,但与声音无关(如图4)。研究显示即使在睡眠过程中,多次给予诸如狗叫声、愉悦气味或猫叫声,厌恶气味强化后,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在醒来后依然存在。下列组合中最能证明声音和气体吸入量间建立条件反应的是
图7
bac8. 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能使该反射消退的是
A.灯光刺激+食物 B.仅食物 C.声音刺激+食物 D.仅灯光刺激
9.有关“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不去掉脑,将观察不到搔扒反射
B.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调节一些生理活动 C.环割并去掉脚趾皮肤的目的是让搔扒反射现象更加明显 D.由于蛙腹部和脚趾尖都有感受器,刺激两处都会出现搔扒反射
10.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对牛蛙作了一些处理,下列针对这些处理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切除脑的作用是去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洗去趾尖酸液有利于搔扒反射的进行
C环割脚趾皮肤可证实此处有相应感受器 D破坏脊髓可证实脊髓存在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 11.下列各项描述中,符合条件反射的是( )
①先天性 ②需经强化 ③神经联系不会消退 ④神经联系会消退 ⑤中枢位于大脑以下各级中枢 ⑥中枢位于大脑皮质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非选择题
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当某人手指突然碰到钉子时,会迅速缩手,图15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图16是图15结构②的部分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物质a
② ④①物质a⑤
③
Na+离子受体⑥图16 肌肉图15 通道钉子 1.钉子刺激产生的信号传至图15结构①处时,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_。图15结构②在反射弧中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2.图16所示结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其中物质a为_____________。
3.图16结构中的信号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编号和箭头表示)。你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钉子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_________会形成痛觉。同时自主神经中的________神经兴奋度增加,促进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_,引起心跳加快。
第三节 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1.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甲状腺功能也随之衰退,主要的原因是
A.甲状腺神经受损 B.缺少促甲状腺激素 C.食物中缺碘 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2.图8表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a、激素b通过血液传递
B.肝细胞的细胞膜上有激素a、激素b的受体 C.若①表示促进作用,则激素a为胰高血糖素
D.若②表示促进作用,则分泌激素b的细胞为胰岛A细胞 3. 图9为人体内甲状腺素调节过程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激素a的靶器官是丙
C.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D.若①②表示促进作用,则③④表示抑制作用 4.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协同作用? C.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D.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5.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 A.肾上腺 B.甲状腺 C.胰岛 D.性腺
6.对两只生长状况相同、健康的幼兔做如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观察,与正常健康幼兔相比 A. 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 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 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身体逐渐消瘦? D. 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
7.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A.甲状腺素 B. 雄性激素 C. 雌性激素 D. 胰岛素 8.被切除某一内分泌器官的褐家鼠会很快死亡,若补充大量食盐水可维持生存,切除的这一内分泌器官最可能是
A.甲状腺 B.胰腺 C.肾上腺 D.脑垂体
9.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激素调节 10.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图9
④甲状腺素激素a图8
肝脏①葡萄糖糖原②激素b胰腺③激素a①甲乙激素b②丙A.甲、乙、丙分别代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11.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丁狗不作处理,甲、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甲 乙 丙 丁 雄性激素 甲状腺激3.8 3.6 0.8 4 0.1 2.8 3 3 生长激素 5.8 0.1 5.5 6 A.甲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 B.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生长立即停滞 C.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性情变得温顺
D.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其个体大小变化为:甲、丁狗个体小,基本处于术前状态,丙、乙狗不断长大。 二、非选择题
1.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1千克体重1克
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1)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下图,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_________。
(2)下图甲~丁4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二人血液中胰岛素浓
度变化的是_________。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分泌量往往________,而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元分解 C.促进糖元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为糖类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肾上腺素,使血糖浓度升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配套练习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