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解释这种现象。(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共16分)
①老治保主任①要退休了,需要物色一个新的接班人。村民经过评议,推荐两个人选:大黑和小白。 ②大黑长得五大三粗,皮糙肉厚,站着像半截儿黑铁塔栽在那儿。他走起路来,老远地面就咚咚响,不用见人,就知道是大黑来了。他要当上治保主任,那些歪毛淘气,还不都给镇住!
③小白呢,长得白白净净、文文静静,身子骨单薄。尤其那双娘们儿手,一个鸡蛋都攥不过来。 ④一次,市场上有人打架。卖肉的抄起剔骨刀,卖红薯的举起铁秤砣,眼看要出人命,只见大黑往两人中间一横,一出左手,来个空手夺刀,又一挥右手,来个千斤坠砣。两个人都傻了眼。大黑的雄风,展示无遗。
⑤又有一次,在大街小超市,有人丢了钱包。嫌疑人是个女人,穿得很酷。讯问的时候,大黑手里掂一根牛皮带,摇晃着从左手倒到右手,又从右手倒到左手,可那女人面无惧色。小白冷眼观察,忽然一抬头,指着天花板.说:“看哪,顶棚上一对蝎子,正在打架呢!”那女人忙伸长脖子仰头往上看。小白立刻命令大黑:“你马上把这女人身上的衣服给扒下来。”
⑥大黑不敢,小白厉声说:“让你扒你就扒,出娄子我顶着!”
⑦那女人的衣服被扒掉了,原来是个男人。这时,小白一拍桌子:“男扮女装,身上有赃。”一搜,果然是他偷了钱包。
⑧大黑有些纳闷:“你咋看出他不是个女人?”
⑨小白狡黠一笑:“我看这人老缩着脖子,就在他伸长脖子看屋顶的时候,他喉头结就露出来了。” ⑩所以,大黑和小白是各有千秋。
?这天,大黑和小白相伴去村里的盖房工地办事。大黑走路总是扬着头,低头老婆扬头汉嘛。突然,他“哎哟”一声,不好,木板上的一根锈钉,穿透胶鞋底,扎在他的左脚掌上。
?大黑一下子坐到地上,小白忙说:“别动,我给你拔出来。”
? “钉子吃到我的脚上来了。”大黑笑说,“不用,我自己来。”说毕,“噌”的一下,将带钉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
?小白忙捡了那块钉板,放妥在木头垛上,然后很正经地对大黑说:“你先别起来,我马上给你使劲儿挤挤,带锈的钉子有毒。一会儿你赶快到村卫生站,清洗伤口,打破伤风针。必要的话,还要开刀,做一个外科手术,务必将锈钉污染的部。分,进行彻底处理。”
?“嘿嘿、嘿嘿,哪那么邪乎。”大黑轻蔑地嘿嘿完了,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并用脚顿了顿地,“连血
筋都没冒,你当我是泥捏的呢?”
?“不流血不见得是好事。”小白分析道,“如果流血,病菌会带出来。不流血,病菌会窝在里边。” ?“我这身子骨,还怕病菌?傻小子睡凉炕,架不住身体棒。”大黑把这还当回事?他当过架子工,磕磕碰碰家常便饭,让钉子扎脚也不是头一回了。
?小白拗他不过。晚上,他特意跟大黑媳妇儿说:“大嫂,您得盯着点,还是让我大黑哥到卫生站,哪怕只是清洗清洗。”
?第三天,小白去县党校学习,一去得二十天。临走时,把此事告诉了村书记。
?二十天过后,小白回来就去看望大黑。大黑的脚脖子有点肿,两只脚掌的颜色也不一样。可大黑仍笑呵呵地说:“这几天好多了,你看,封口了。”
?小白摇摇头说:“封口,不见得就是算好了,可能??”
?结果不幸被小白言中,到大黑伤脚发黑的时候,才住了医院,医生摇了摇头说:“太晚了——要命,还是要腿?”
?当然还是要命。大黑的左腿被截了肢。媳妇儿推着轮椅,他坐在上面。左腿的裤脚余下一截儿,往上窝回来,用黑布带绑着。大黑脸上仍乐呵呵的。
?结果,自然是小白当了治保主任。但一提起大黑的脚,小白就掉眼泪:“怪我、怪我,都怪我,怪我没尽到当弟弟的责任。”
?也有人说,假如大黑不截肢,没准这治保主任就当上了。但村书记一口否决:“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尊重的人,能更好地尊重别人的生命吗?”
(选自2017年1月5日<天津日报》,作者许福元,有改动)
【注】①治保主任:文中指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的村干部。 17.小说写了“大黑”这个人物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分)
18.结合小说内容,说说“小白”是个怎样的人。(3分)
19.“大黑”的脚受伤以后,他和“小白”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举出其中一例,并简要说明作用。(2分)
20.下面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加点的词语具体分析。(4分) (1)说毕,“噌”的一下,将带钉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
(2)左腿的裤脚余下一截儿,往上窝回来,用黑布带绑着。大黑脸上仍乐呵呵的。 21.关于这篇小说的题目,有人认为用“截肢”准确,有人认为用“锈钉”恰当。以上两种看法,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4分)
三、作文(共50分)
22.请以“偏偏是 ”(从“你”“我?‘他”“她”“它”五个词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镇江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sè wù 逑 篱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汉字写拼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完成时,注意区分“求”和“逑”;“藩篱”的“篱”不要写成“艹”头。
2.(1)我寄愁心与明月(2)病树前头万木春(3)相见时难别亦难(4)风正一帆悬(5)无可奈何花落去(6)满眼风光北固楼(7)先天下之忧而忧(8)来者犹可追;
解析:此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积累。八道小题都是一般性默写,比较简单。完成时只要注意不要将“与明月”中的“与”误写成“于”;“无可奈何”误写成“无可耐何”;“满”不要误写成上下结构。
3.(1)C (2)如来(答“佛祖”“如来佛”等《西游记》中其他称谓均可)(3)①拒绝晁盖等众豪杰在桨山入伙。(意思对即可)②被林冲所杀。(或“林冲火并王伦”,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名著内容的把握。(1)是选择题,四个选项分别涉及《骆驼样子》《草房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桑桑和那三个比自己强壮的男孩展开了搏斗,他的父亲桑乔(油麻地小学的校长),联合了板仓小学,甚至联合了地方政府,一起出面,将几个孩子连同他们的家长找到,一起发出严重警告:假如日后再有一丝欺负纸月的行为,学校与地方政府都将对几个孩子连同他们的家长进行不客气的处理。(2)此题比较简单。此选段出自《真假美猴王》,孙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从观音处找来悟空,真假猴王大战,观音、玉帝、唐僧、阎王等无法分辨,最后如来佛识破!
六耳猕猴,悟空一棍将他打死,师徒团聚。(3)此选段出自《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此章节主要内容是何涛带领官兵捉拿三阮,反被打败活捉,后何涛被割耳放走。晁盖带领众好汉上梁山,王伦忌惮晁盖的实力,不肯收留,吴用计激林冲火拼王伦。林冲杀死了王伦,晁盖等人获得了梁山的控制权。吴用要林冲坐第一把交椅,林冲推辞不坐。而选段中王伦的话就是因为忌惮晁盖的实力,不想收留他们,因此被林冲所杀。
4.(1)传承文化 传递感情(2)把(或“被”) (3)品尝 品赏(或“欣赏”“品析”“品味”等) (4)不知不觉(或“于无形之中”)解析:此题考查对语病的修改。由于题干中提示了具体的语句和相应的语病类型,完成时,可根据题干提示进行思考。(1)“传承文化”和“传递情感”对书信而言,“传递情感”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功能,然后才是“传递文化”。
(3)“品尝”的只能是“食物”,能吃的东西,而不是诗文,所以应改成“品味”“欣赏”品析”等。(4)“不知不觉”和“无形之中”含义相近,所以重复累赘,可删去其中任何一个短语。
5.(1)传统媒体对新词(或“不雅之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意思对即可)(2)“点赞”一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意思对即可)(3)不设统一答案。示例:社会:①有关
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监管;②新媒体对新词要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③学校要倡导阅读经典作品。(建议合理即可)个人:①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②交流时慎用新词,不用生造的晦涩的词语。
③网络语言要传播正能量。(建议合理即可)解析:此题是一道开放式语用题,考查学生对当前出现的语言现象的理解和判断。(1)答题时,应在材料一中寻找答案。(2)“点赞”这一种现象和材料二中池莉遇到的状况一样,不管对方的身份和年龄,所以破坏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3)答题时,根据题干要求,应“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6.不能忍受(或“难以忍受”,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中词语意思的理解和把握。完成的前提是把握“难堪”可解释为①不能忍受;②发窘;为难。结合诗歌内容可知,应解释为“不能忍受”。
7.无风不雨(若将“不雨”写成“多云”或“阴天”也可。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了诗歌中借景抒情的手法。送别友人,诗人的内心是伤感、无奈的,而诗人为了衬托出这种心情,借用了第二联中的“无风”“不雨”。
8.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或“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之情(或“不知何时何地能再次相聚的怅惘之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具体把握。完成时,根据分值,可判断为答案有三点。分别可从诗歌中的“留君”“愁”“望断”进行思考。
9.(1)第二年(2)近侍,侍从,近旁的人(3)立即,匆忙(4)适逢,正赶上(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明年”可根据《岳阳楼记》中的“越明年”;“左右”可根据《晏子使楚》中的“左右对曰”;“遽”可根据《刻舟求剑》中的“遽契其舟”;“会”可根据《陈涉世家》中的“会天大雨”。
10.(1)宋濂先生大概来了吧?(“其”,表揣测语气。意思对即可)(2)(皇上)又派使臣去他家查看,(发现)宋濂正和同乡聚会喝酒赋诗。(“使使”,派使臣;“方”,正。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完成时,应逐字翻译,注意关键词、句式和语气。比如第一句,就应注意关键词“其”“乎”;第二句,就应注意关键词“使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苏省镇江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