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冲刺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2.一定条件下,将Na与O2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 mol·L-1的盐酸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Na2O2和NaO2
3.右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箭头表示物质间的转化一步就能实现,则甲可能是( ) ①Fe ②HNO3 ③Al ④C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态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Na)>r(Al)
B.若将铝钠合金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合金完全溶解,可得无色溶液,则n(Al) C.将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 D.将铝钠合金投入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也可能有铜析出 5.A、B、C为3种单质(其中A为固体,B、C为气体),将D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溶液呈红褐色,B、C反应的产物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E。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物质B是H2 B.物质C是Cl2 C.物质D是FeCl2 D.物质F是FeCl2 6.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①过量的Zn与浓硫酸反应;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③过量的水与一定量的氯气反应;④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⑤过量的铜与稀硝酸反应;⑥过量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⑦常温下过量的浓硫酸与铝反应 A.②③⑤ B.②③④⑥⑦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下列关于金属冶炼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金属 铜 银 铁 钠 存在形式 化合态 化合态 化合态 化合态 冶炼方法 铁的金属性比铜强.可将铁与CuSO4溶液反应冶炼铜 银的金属性弱,用加热Ag2O的方法冶炼 铝的金属性比铁强,可用铝热法炼铁 钠的金属性强,一般还原剂很难将其还原出来,所以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冶炼 8.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Fe3+、SO24、HCO3 -- B.b点对应的溶液中:Na+、S2-、SO24、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Ag+、Ca2+、NO-3、F -2-D.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I、CO3 9.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V≥100 mL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 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 L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 3.6 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0.4 mol 10.下列检验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 A.用氯水、KSCN溶液检验FeCl3中是否有FeCl2 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中是否有FeCl2 C.用NaOH溶液检验MgCl2中是否有FeCl2 D.用硝酸检验某黄色固体是纯铜还是黄铜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 11.(10分)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1)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Al(OH)3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________(填“强” 或“弱”)。 (2)钢制品镀铝后能有效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为测定镀层的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3)电镀铝时,以熔融的NaAlCl4(以Na+、AlCl-4形式存在)为电解质,金属铝为________极,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碱式碳酸铝镁[Mg5Al(OH)a(CO3)b·xH2O]是治疗胃病药品的主要成分。 ①为确定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Ⅰ.准确称取3.390 g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 0.560 L(标准状况下)。 Ⅱ.另取相同质量的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 ×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碱式碳酸铝镁在270 ℃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600 ℃以上时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碱式碳酸铝镁样品中a、b、x之比(写出计算 过程)。 ②写出碱式碳酸铝镁在胃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0分)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向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滴入H2O2溶液后,溶液很快变蓝色,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会析出Cu2(OH)2CO3绿色固体,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3)火法炼铜的原理:Cu2S+O2=====2Cu+SO2,在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u,转移________mol e-。 (4)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 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溶液中Cu2+向阴极移动 c.电解过程中,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l、Zn等金属 (5)据报道,有一种叫Thibacillus Ferroxidans的细菌在有氧气存在的酸性溶液中,可将黄铜矿CuFeS2氧化成硫酸盐: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利用反应后的溶液,按如下流程可制备胆矾(CuSO4·5H2O): ①检验溶液B中Fe3+是否被除尽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室中,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方案,从溶液B中提炼金属铜(要求:一种方案只用一个反应来完成)。写出两种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 程式: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9届高考化学知识点冲刺测试1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