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2008~ 2009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试卷
主考教师: 陈燕青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
《物理化学(一)》课程试卷B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本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 题号 一 题分 20 得分
二 20 三 10 四 15 五 10 六 10 七 15 八 九 十 总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某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下列正确的是 ( D )
(A) ΔSsys>0,ΔSsur=0 (B) ΔSsys>0,ΔSsur>0 (C) ΔSsys=0,ΔSsur=0 (D) ΔSsys=0,ΔSsur>0
2、1 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温度由T1可逆变到T2,则等压熵变ΔSP与等容熵变ΔSv之比ΔSP/ΔSv的值为 ( D )
(A) 1:1 (B) 2:1 (C) 3:5 (D) 5:3
3、 下列偏微分中,不是化学势表示式的是 ( D )
??H?(A) ? (B) ??n???B?S,p,nC(C?B)??G?(C) ? (D) ??n???B?T,p,nC(C?B)??U?? ??n???B?S,V,nC(C?B)??A?? ??n???B?T,p,nC(C?B)
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1) H2(g)?S(s)?H2S(g) K1?
?(2) S(s)?O2(g)?SO2(g) K2
则反应H2(g)?SO2(g)?H2S(g)?O2(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D )
考试试卷第 1 页 共 6 页
??(A) K1??K2 (B) K1??K2 ??(C) K1??K2 (D) K1?/K2
15、 反应H2(g)?O2(g)?H2O(l),当O2(g)在反应中消耗了0.2 mol时,这时的
2反应进度ξ为 ( C )
(A) 0.2 mol (B) 0.1 mol (C) 0.4 mol (D) 无法确定
6、 在298K时,已知①H2(g)和②O2(g)在水中的Henry系数分别为kx,1=7.12×109Pa, kx,2=4.40×109Pa。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两者在水中的饱和溶解的量用摩尔分数表示分别为x1和x2,两者的关系为 ( B )
(A) x1>x2 (B) x1 (C) x1=x2 (D) 无法比较 7、 可以用U -S坐标对气体循环过程作出图解,指出下面哪一个图代表理想气体经历 卡诺循环的U -S图。 ( C ) (A) 等温膨胀 (B) 绝热膨胀 (C) 等温压缩 (D) 绝热压缩 8、在298K时,设液体A和B能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它们的蒸气形成理想 *的气态混合物。已知纯A和纯B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A=50 kPa, pB=60 kPa, 若液相中xA=0.4,则平衡的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yB的值为 ( A ) (A) yB=0.64 (B) yB=0.25 (C) yB=0.50 (D) yB=0.40 9、 Ag2O分解可用下面两个计量方程之一表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 1 Ag2O(s)?2Ag(s)?O2(g) KP(1) 2 2Ag2O(s)?4Ag(s)?O2(g) Kp(2) 考试试卷第 2 页 共 6 页 设气相为理想气体,且已知反应是吸热的,试判断下列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 C ) (A)KP(2)?KP2(1) (B)Kp(2)?Kp(1) (C)Kp(2)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O2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写法无关 10、1、在敞开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 A(g) + B(g) =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 B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四个麦克斯韦关系式分别是: 、 、 和 。 [答] (?T/?V)S= -(?p/?S)V (0.5分) (?T/?p)S=(?V/?S)p (0.5分) (?S/?V)T=(?p/?T)V (0.5分) (?S/?p)T= -(?V/?T)p (0.5分) 2、在温度为300K和平衡状态下。某组成为xB=0.72的溶液上方B的蒸汽压是 纯B的饱和蒸汽压的60%,那么B的活度是 0.6 。 ??3、某反应的?rGm与温度的关系式为:?rGm/(J?mol?1)??21500?50T/K,若要 1使标准平衡常数K?p?1,应将反应温度控制在__T<430 K___。 4、 选择“>”、“<”、“=”中的一个填入下列空格: 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ΔS __> __ 0,ΔG __<___ 0。 5、 298 K下,有两瓶N2,O2理想混合气体,第一瓶中N2的分压为0.5p?,第二瓶中N2的分压为2p?,则μ(Ⅰ)____?μ(Ⅱ),两者差值为____________。 1867 [答] (1) < (1分) (2) 3435 J·mol-1 (1分) 6、 某理想气体,等温(25℃)可逆地从1.5 dm3膨胀到10 dm3时,吸热9414.5 J, 考试试卷第 3 页 共 6 页 则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2 摩尔。 7、 已知反应2 H2(g) + O2(g)???2 H2O(l)在298 K时恒容反应热QV =-564 kJ·mol-1,则 H2(g)在298 K时标准摩尔燃烧焓ΔcH$mol-1。 m= __-285.7____kJ· 8、 如图,两条等温线的温度分别为Ta,Tb。1mol理想气体经过路径1231的W?I与经过路径4564的WII大小关系是 WI =WII 。 9、 在300 K时,48.98 dm3的理想气体从100 kPa变到500 kPa,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 7.88 kJ。 10. 2 分 (2902) 在温度为1000 K时的理想气体反应:2SO3(g)?2SO2(g)?O2(g)的平衡常 $.7J?mol?1。 数Kp=29.0 kPa,则该反应的ΔrGm=10291 三、10 分 ?在298.15K及100kPa压力下,设环丙烷、石墨及氢气的燃烧焓?cHm(298.15K) 分别为-2092 kJ·mol-1、-393.8 kJ·mol-1及-285.84 kJ·mol-1,求环丙烷的标准摩尔生 ?成焓?fHm(298.15K)。 3C(s)+3H2(g)→C3H6(环丙烷),该反应的反应热就是环丙烷的生成焓,即 ?????( C3H6)= ?rHm{C(s)}+3?cHm{H2(g)} (B)=3?cHm(T)= ???B?cHm?fHmB?-?cHm{C3H6(g)}=3×(-393.8 kJ·mol-1)+3×(-285.84 kJ·mol-1)- (-2092 kJ·mol-1)=53.08 kJ·mol-1 (10分) 四、15 分 300.15 K时1 mol理想气体,压力从p?经等温可逆压缩到10p?,求Q,W,,?U,?H,?S,?A和?G。 考试试卷第 4 页 共 6 页 [答] W =nRTln(p2/p1) = 1mol×(8.314 J·K-1·mol-1)×(300.15 K)ln[10p?/p?)] = 5.747 kJ·mol-1 (2分) Q = -W = -5.747 kJ·mol-1 (2分) ΔA= WR= 5.747 kJ·mol-1 (2分) ΔU= 0 (2分) ΔH= 0 (2分) ΔG= WR= 5.747 kJ·mol-1 (2分) ΔS= QR/T = -19.16 J·K-1·mol-1 (3分) 五、10 分 1mol液体 CS2在46.25℃恒压蒸发为101.325kPa蒸气。 (1)试计算此过程的△U、△H、△S、△A、△G。 (2)ΔS总,ΔA,ΔG是否均可用来判别这一过程的方向,并叙述理由? 已知CS2的正常沸点为46.25℃,蒸发热为351.9 J.g-1 ,摩尔质量为76.13 g. mol-1。且假设液态CS2的体积可以忽略,其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1)可通过可逆过程进行计算。 ΔH = nΔvapHm =26.79 kJ (1分) ΔU =ΔH -Δ(pV) = 26.79 kJ -nRT = 24.19 kJ (1分) ΔG = 0 (1分) ΔS = nΔvapHm/T = 83.88 J·K-1 (1分) ΔA= ΔG -Δ(pV) = -nRT = -2.66 kJ (1分) (2) 可用ΔS总判别。 因过程不恒压,不能用 ΔG 来判别。 (5分) 六、10 分 某水溶液含有非挥发性溶质,在271.7 K时凝固,求: (1)该溶液的正常沸点; (2)在298.15 K时的蒸气压(该温度时纯水的蒸气压为3.178 kPa); (3)298.15 K时的渗透压(假定是稀溶液)。 已知:水的Kb=0.52K?kg?mol?3 , Kf =1.86K?kg?mol?3 。 Tb?Tb???Tb?Tb??Kb?Tf?373.57K (3分) Kf (2)mB??Tf?0.806mol?kg?1 (1分) Kf考试试卷第 5 页 共 6 页 xB?0.014 3 (1分) ? pA?pA(1?xB)?3133Pa (2分) (3)??nBmB6RT??RT?1.998?10Pa (3分) 3V10 七、 15分 有反应CO2(g)+2NH3(g)=H2O(g)+CO(NH2)2(s),请根据298K时的热力学数据表,计算在该温度下: ??(1) 反应的标准摩尔G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rGm和标准平衡常数Kp; (2)若参与反应的各物均处于标准状态下,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已知298 K时热力学数据如下表: 物质 CO2(g) NH3(g) H2O(g) CO(NH2)2(s) -393.51 -46.19 -241.83 -333.19 ??fHm/(kJ?mol?1) ?Sm/(J?K?1?mol?1) 213.64 192.50 188.72 104.60 ??解:(1) ?rHm???B?fHm(B) B =(-241.83-333.19+393.51+2×46.19) kJ·mol-1= -89.13 kJ·mol-1 (2分) ???rSm???BSm(B) B =(188.72+104.60-213.64-2×192.50) J·K-1·mol-1 =-305.32 J·K-1·mol-1 (2分) ??? ?rGm??rHm?T?rSm =[-89.13-298×(-305.32×10-3)] kJ·mol-1 =1.855 kJ·mol-1 (3分) ???rGm?1855???K?exp???exp???=0.473 (3分) ?RT?8.314?298?????p ???(2) ?rGm??RTlnKp=0.473,Qp=1,因为Kp 考试试卷第 6 页 共 6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8-09第二学期物化试卷-B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