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 91 -
实验九、复杂模型机的I/O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在组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整机系统—模型机的基础上,控制真实的外围接囗。 2. 本实验外扩一片8255接囗芯片,完成基本并行囗实验。 二、预习要求:
1. 预习本实验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三、实验设备:
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套,排线若干。 四、8255芯片引脚特性及外部连接: 1. 8255芯片引脚分配如图9-1
图9-1 8255管脚图
2.CS、A0、A1、RD、WR五个引脚的电平与8255操作关系如表9-1所示:
A1 A0 /RD /WR /CS 操 作 0 0 1 0 1 1 1 X X 0 1 0 0 0 1 1 X X 0 0 0 1 1 1 1 0 X 1 1 1 1 0 0 0 0 1 X 1 0 0 0 0 0 0 0 0 1 0 输入操作(读) 端囗A 数据总线 端囗B 数据总线 端囗C 数据总线 输出操作(写) 数据总线 端囗A 数据总线 端囗B 数据总线 通道C 数据总线 控制字寄存器 控制字 数据总线 断开功能 数据总线 三态 数据总线 三态 0 1 表9-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 92 -
五、系统结构:
模型机的结构如图9-2所示:
图9-2 模型机结构
图中运算器ALU由U7—U10四片74LS181构成,暂存器1由U3、U4两片74LS273构成,暂存器2由U5、U6两片74LS273构成。微控器部分控存由U13—U15三片2816构成。除此之外,CPU的其它部分都由EP1K10集成(其原理见系统介绍部分)。
存储器部分由两片6116构成16位存储器,地址总线只有低八位有效,因而其存储空间为00H—FFH。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 93 -
输出设备由底板上的四个LED数码管及其译码、驱动电路构成,当D-G和W/R均为低电平时将数据总线的数据送入数码管显示。在开关方式下,输入设备由16位电平开关及两个三态缓冲芯片74LS244构成,当DIJ-G为低电平时将16位开关状态送上数据总线。在键盘方式或联机方式下,数据可由键盘或上位机输入,然后由监控程序直接送上数据总线,因而外加的数据输入电路可以不用。并行IO扩展电路由8255芯片实现,实验中可将PA作为输入口,通过输入设备输入数据;将PB口作为输出口,接至底板的显示灯电路。
注:本系统的数据总线为16位,指令、地址和程序计数器均为8位。当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打入指令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时,只有低8位有效。 六、工作原理:
本实验在实验八指令集的基础上,新增两条端口读写指令。 1.端囗读指令
助记符 指令格式 IN rd,D 0100 00 rd D
其中第一字节前四位为操作码,D为端囗地址,其功能是将端囗地址为D的端囗内容写入寄存器中。 2. 端囗写指令
助记符 指令格式
OUT D,rd 0100 11 rd D
其功能是将寄存器中的内容写至以D为地址的端囗中。 系统设计的微指令字长共24位,其控制位顺序如下:
24 S3 23 S2 22 S1 21 S0 20 M 19 Cn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F1 F2 F3 6 uA5 5 uA4 4 uA3 3 uA2 2 uA1 1 uA0 WE 1A 1B F1、F2、F3三个字段的编码方案如表9-2: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 94 -
F1字段 15 14 13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选择 LDRi LOAD LDR2 自定义 LDR1 LAR LDIR 无操作 F2字段 12 11 10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选择 RAG ALU-G RCG 自定义 RBG PC-G 299-G 无操作 F3字段 9 8 7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选择 P1 AR P3 自定义 P2 LPC P 4 无操作 表9-2
系统涉及到的微程序流程见图9-3(图中各方框内为微指令所执行的操作,方框外的标号为该条微指令所处的八进制微地址)。控制操作为P4测试,它以CA1、CA2作为测试条件,出现了写机器指令、读机器指令和运行机器指令3路分支,占用3个固定微地址单元。(注:CA1、CA2由控制总线的E4、E5给出。键盘操作方式时由监控程序直接对E4、E5赋值,无需接线。开关方式时可将E4、E5接至控制开关CA1、CA2,由开关来控制。)
在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中,公用微指令对应于图9-2中01、02、21地址的微指令。21地址为“译码”微指令,该微指令的操作为P(1)测试,测试结果出现多路分支。本实验用指令寄存器的前4位(I7-I4)作为测试条件,出现2路分支,占用2个固定微地址单元。如I7—I4相同,则还需进行P2测试,以指令寄存器的I3、I2位作为测试条件,以区分不同的指令,如MOV、JMP指令和IN、OUT指令。
当全部微程序流程图设计完毕后,应将每条微指令代码化,表9-3即为将图9-3的微程序流程按微指令格式转化而成的“二进制微代码表”。 控制开关 00 P 4测试 MWE(10) MRD(00) RUN(11) PC AR,PC+1 11 PC AR,PC+1 10 13
(D_INPUT) D_BUS LT1 14 RAM D_BUS LT1 12 01 LT1 RAM 15 LT1 LED 16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 95 -
图9-3(a)
PC->AR,PC+1RAM->D_BUS->IR0102 P1MOV & JMP2021IN & OUT24PC->AR,PC+122PC->AR,PC+107P2MOV(01)31RAM->D_BUS->ARJMP(10)3226RAM->D_BUS->rdRAM->D_BUS->PCIN(00)25P2OUT(11)270101[D]—>rdAX—>[D]0101
图9-3(b)
七、实验参考代码:
根据工作原理设计本实验参考代码如下:
地址(二进制) 指令(二进制) 助记符 说 明
0000 0000 0000 0100 MOV Ax,90H 置数 10010000 Ax 0000 0001 1001 0000
0000 0010 0100 1100 OUT [03H],Ax Ax 以03H为地址的端囗 0000 0011 0000 0011 (8255控制口)
0000 0100 0100 0000 IN Ax,[00H] 8255的PA口的内容 Ax 0000 0101 0000 0000
0000 0110 0100 1100 OUT [01H],Ax Ax 8255的PB口 0000 0111 0000 0001
0000 1000 0000 1000 JMP 04H 04H PC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EL-JY-Ⅱ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套 实验九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