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MA ASIA + CITME 2010 (2010/06/22-26) 细纱机、紧密纺与自络筒参展情况及分析
倪 远
1、 细纱机展示及相关分析 1.1细纱机主机展示统计 厂商 瑞士立达 机型 G32 标称 锭数 1440 1680 1200 1200 1200 480 1008 1044 516 492 480 480 480 牵伸系统 集体落纱 紧密纺结构 其它 机械牵伸 分段组装 分段组装 分段组装 长车集落 短车集落 8锭罗拉 管顶握持 长车集落 全机电锭 非改造型 平面长气囊 垂直钢带、无 双座托盘 平面长气囊 未展示 平面、压簧 托盘 平面长气囊 托盘 VC、长气囊 托盘 平面、压簧 托盘 平面、压簧 托盘 平面、压簧 托盘 平面、压簧 水平钢带 平面、压簧 无 平面、压簧 托盘 平面、压簧 托盘 平面、压簧 水平钢带 V牵长气囊 托盘 带孔皮圈 原创四罗拉 无 三罗拉赛络 无 无 四罗拉 无 无 无 无 四罗拉赛络 德国欧瑞康 351 日本丰田 东飞马佐里 DTM149 东飞马佐里 DTM129 山西经纬 山西鸿基 山西鸿基 凯灵4806 山西沪晋 河北太行 JWF1561 SXF1588 SXF1568 ZJ1598 HJ538 FA565 RX240N 印度LMW LR60 上海二纺机 EJM178JL 1008 山西贝斯特 BS520J 四+三罗拉赛络 1.2细纱机自动落纱技术
在细纱机主机厂商展示的14台样机中,有8台为长车集落机型(其中欧瑞康351本次未展示集落部分)、有5台为短车集落机型、有一台为直流无刷电锭驱动机型,另有常州同和展示的一台贝斯特主机原计划加装台湾三明的短车集落机构,因商务原因未能展示其集落结构。
本届展会是细纱机自动落纱展示机型最多、主机配置率最高的一届。
除外,有两家专件厂商推出行走小车式自动落纱机,无锡集聚有样机展示、铜陵松宝为视频发布。与传统的斜盘铲起落纱小机不同,两家都声称采用了避免对管纱和锭子产生径向冲击的拔纱技术,并分别冠以“智能”和“机器人”名称。虽然两家企业都对具体技术结构采用保守和封锁的方法,但看来行走小车式新型自动落纱机已经成为一个研发方向,无锡集聚称今年7月份将开始销售,这将为棉纺企业老机改造提供又一种选择。
无锡集聚的“全自动落纱机器人”在细纱机上加装长齿条、行走轨道、履带式导线轨道、道纱板自动翻转机构和PLC控制部件等相关附件。在作业方式上该公司也有三种方案可选:固定式、移动式和智能巡回式。目前推出的固定式,是在短车细纱机两侧固定加装两台落纱机及相关附件,改造成本约5万元,落纱时间不大于3分钟、留头率不小于96%。落纱特征是夹管不伤纱、升管不伤锭。
铜陵松宝的“一种自动落纱装置”专利申请于今年5月份公告,第一申请人为清华大学、第二申请人为松宝公司,看来这是校企合作的产物。
铜陵松宝视频发布的“环锭纺智能落纱车”,采用气囊式拔管方式,在落纱车上带有空压机,装机功率2KW,其成本高于无锡集聚。在作业方式上为一机应用于多台细纱机,配置数量视纺纱品种为每万锭1-4台,落纱时间单面240锭需150秒,留头率不小于96%,适用于光锭杆和铝锭杆。
1
随着棉纺行业用工紧缺趋势的延续,对细纱机自动化连续化的需求将会不断加速,自动落纱将成为粗细联、细络联、自动落纱等细纱机自动化新技术中最先普及的一项技术。当然,本届展会上有多家厂商展示了具有自动落纱和粗细联功能的粗纱机,如经纬、太行、环球、宏源和西班牙ELECTRO JET 等,
在自动落纱的方式上,长车自动集体落纱、短车自动集体落纱、老机短车加装改装集体落纱和行走小车自动或半自动落纱等形式,将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共存互补发展,以满足不同规模、体制、档次和机型的棉纺企业需求。
从本届展会展示的情况看,细纱机自动落纱技术的发展有以下特征: A、 长车机型全部附加自动集体落纱机构 拔管形式以气囊握持为主流。
纱管输送形式以托盘级撑输送为主,另有垂直钢带加托盘连续输送(立达)和水平钢带固定管座连续输送(鸿基长车和沪晋短车)两种形式。
B、 短车机型加装改装自动集体落纱机构
典型机型有东飞马佐里中墙板替换改装型、太行FA565加装型,和未及展示的贝斯特主机加装台湾集落机构。
另外未参加展会的短车加装集落方案还有:经纬JWJL+JWJC,即集体落纱加插管小车的方案(改造一台426锭车要6万元左右)、经纬合力的FA532D短车集落机型、松宝短车集落改造形式等等。
C、 短车新机部分附加自动集体落纱机构
除了上述加装改装的自动集体落纱结构都可附加在新机上外,沪晋和凯灵推出了用作新机的短车集落形式。
D、 新型行走式自动落纱机启动研发
行走式手推或电动落纱机早在80年代就已相当流行,当时并非用工紧缺,主要是为了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与之相比,新推出的两种新型行走式自动落纱机机型强调拔管的合理性和自动化的完善,以适应棉纺企业老机的自动化改造,并在厂房空间、改造成本和应用的灵活性等方面显示其优势。
1.3特殊纺纱技术和结构
A、高效工艺长车赛络紧密纺
东飞马佐里首创性地展示了高效工艺赛络紧密纺在长车上的应用。赛络紧密纺是目前环锭纱线中品质水平最高、应用性价比最高的纱线,因而纺纱生产的毛利率也最高。但是其对设备和专件器材的要求较高、对工艺配置和生产管理的技术要求较高。东飞马佐里样机采用了东飞牵伸系统中的VC牵伸结构实施高效工艺,纺制60s/2赛络紧密纺,采用5.6g×2/10m的粗纱定量,机械牵伸约为60倍,达到了每英支2倍的超水平大牵伸配置,在成纱高品质的情况下,实现牵伸能力和牵伸质量的同步提升。这样的品种和工艺配置,对主机特别是牵伸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加上在长车的应用,在罗拉传动特别是中罗拉传动的防扭振、专件器材的低离散高标准选配及调试、罗拉钳口的握持、牵伸须条路径和自由区的设置与控制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其创新能力和水准。
B、绳结构赛络紧密纺
东飞马佐里首次展示了4根粗纱喂入的赛络紧密纺,其是在一道环锭纺工序中低成本地获得具有绳形态截面结构的、属性和特征介于绳与纱和线之间的新纱线品种。其不但具有多股绳形态截面结构,还可用于多股多色纱条的混捻,产生多股多色混捻的外观效应,也可用
2
于多股多原料纱条的混捻,产生多股多原料纱条材质独特的纱线效应。
江阴华方也在样本中发布了具有3-5吸槽的紧密纺吸管,但其称为缆型紧密纺,由于未有样机展示,难以判断其多吸槽是否用于将单粗纱分束为缆型须条后再加捻。缆型纺(SOLO)的特征之一就是不规则分束同时加捻,而赛络纺(SIRO)的特征之一是分股同时加捻。
C、聚纤纺
连续在鸿基和万宝展示了两年的聚纤纺今年没有参展。据发明人程登木介绍,已在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下在武汉开发区开设工厂,准备投产推广该技术。据说现已解决了原先存在的纺纱不稳定、纱条出硬头等问题,成纱强力、毛羽和断头率均介于紧密纺和普通环锭纺之间。使用的负压为2200Pa左右,成纱条干和细节远优于普通环锭纱。
仅根据上述情况分析,目前聚纤纺的推广应用没有明显的优势,或者说这种纺纱技术和纱线与目前的环锭纺和紧密纺比没有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
从品质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条干较好的半紧密纺纱,成纱强力和毛羽都差于紧密纺纱,而条干对于目前绝大部分下游应用来说,优质的环锭纺与紧密纺纱线均能适应。在实际应用中,绝少存在对条干要求极高而对其它品质项目要求较低的市场需求。
从成本的角度看,其负压和网格圈的消耗稍低于紧密纺,而远高于普通环锭纺。
当然,尽管聚纤纺牵伸结构借鉴了某些紧密纺集聚的效应,但是其实验效果还是给罗拉牵伸系统进一步改善牵伸质量提供了某些启示,成为环锭纺条干优化和极限探索的先行者。
D、环锭纺湿纺
南通金驰公司前两年连续展示的纺纱段接触式加湿湿纺样机,今年未参展。据了解,该公司已放弃该技术。主要是加湿的纱条与钢丝圈摩擦生成的棉结问题无法解决。尽管湿纺纱线在成纱光泽、强力、毛羽等方面显示出很好的性能,但该技术研发多年后终因棉结(Neps)问题而被迫放弃,着实让人无奈。
由此可见,对创新技术特别是突破性的创新技术,其研发进程总不会一帆风顺,且其曲折程度及开发风险也并非是常规思维和传统经验所能判断的。
E、 细纱机电锭驱动
山西鸿基展示了一台516锭全电锭驱动的细纱机,其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电锭及电机控制器由山西晋中丰润德机电公司研发和组织加工。电源采用整机24伏开关电源集中供给,控制器与电锭分离并分段安装。在锭速为16000RPM时单锭功耗为11W左右,其锭速差异率在万分之四以内。所展示的电锭已在河北某棉纺厂运行一年左右。
笔者曾提出电锭驱动控制是环锭细纱机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方向,这是说电锭驱动控制不是简单地将微电机与锭子组合安装在普通的细纱机上,而是整合电锭及其控制管理系统、优化的机器主体架构及整合目前已经应用及逐步成熟的多项细纱机应用技术,包括集体落纱、细络联、长车或超长车、电子多电机驱动、节能降耗专项设计、高效工艺、紧密纺、多式纱线品种等等,成为一种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环锭细纱机。
所展示的电锭驱动样机并没有附加应有的控制功能,只是对锭带传动方式的动力驱动替代。因此,该样机研发和展示的意义主要在于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电锭及电机控制器作为驱动源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至于纺纱生产辅助管理功能、主机架构优化及其它细纱机应用技术的整合等,是电锭驱动管理系统后续研发的工作任务,也是进一步体现电锭驱动管理系统综合性价比的更重要的构成。
F、纺机无线集控
山西鸿基展示了一套纺机无线联网系统(细纱机无线集中控制系统),其是在各个单机上增加一套数据采集和无线发射装置,在中央控制系统上增加无线接收,建立区域性的无线
3
联网,实现数据的无线网络传输。
2009年9月中国专利局公布了日本村田机械株式会社的一项应用无线网络于自络筒机的专利技术:纤维机械系统以及纤维机械—新技术应用:自络筒多机台单锭位无线ZigBee(国内称ZigBee为紫蜂无线网络)终端通信控制。
该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必经由主控计算机进行通信,并且易于进行机台的配置交换。自动络筒机系统具有多台自动络筒机,每台自动络筒机又具有多个绕线单元、机台控制装置、ZigBee终端。机台控制装置对上述绕线单元的卷绕信息进行管理,对该绕线单元进行控制。 ZigBee终端能够直接与其它自动络筒机具有的ZigBee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机台控制装置与其它自动络筒机具有的机台控制装置通过基于 ZigBee终端的无线通信来收发卷绕信息。
纺纱生产中单机或单锭的生产数据借助于无线网络传输和多级电脑进行控制与管理是纺纱生产走向驱动控制数字化、生产管理信息化、操控功能智能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及一个重要环节。
1.4摇架相关
A、板簧摇架
常州同和今年重点展示板簧摇架,在其三台运行的紧密纺样机上均配置了板簧摇架。 国内最早研发、连续展示多年的台州恒生板簧摇架,今年未见踪影。
B、独立气囊摇架
目前国内仿制Texparts独立气囊摇架的厂商已有多家,包括常德纺机、裕华、成飞、同和和双帆等。
据说常德纺机有计划组织对独立气囊摇架的技术鉴定。
日照裕华本次在其紧密纺样机上展示了自己的独立气囊摇架。
常州同和上一次展会上重点展示独立气囊摇架,但本次连样品都未摆出来。 据报道,张家港双帆已成功地将独立气囊摇架应用到粗纱机上。
C、长气囊摇架
在生产长气囊气压加压摇架的厂商中,张家港广大公司的技术改进较为领先,其在上罗拉平行度、加压可调性、安装便利性和减少锭差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紧密纺展示及相关分析 2.1紧密纺细纱机样机展示 厂商 德国欧瑞康 日本丰田 ROCOS 机型 351 RX240N 6锭样机 DTM149 EJM178JL BS516 96锭样机 JZ1598 FA565 96锭样机 96锭样机 96锭样机 紧密纺形式 带孔皮圈 原创四罗拉 机械集聚 三罗拉赛络 四罗拉 四+三罗拉 刚性吸鼓罗拉 四+三罗拉赛络 四罗拉赛络 四罗拉 刚性吸鼓罗拉 四罗拉 负压风机 集吸 分段风机 无 集吸 集吸 集吸 集吸 集吸 集吸 集吸 集吸 集吸 风道设置 中部设置 无 无 中部设置 顶部设置 中部设置 吸棉合用 中下部设置 顶部设置 中部设置 吸棉合用 顶部设置 4
东飞马佐里 上海二纺机 山西贝斯特 山西贝斯特 凯灵4806 河北太行 江阴华方 常州同和 常州同和
常州同和 宁波德昌 宁波德昌 无锡集聚 温州万宝 日照裕华 198锭样机 96锭样机 96锭样机 96锭样机 96锭样机 96锭样机 四罗拉 四罗拉 三罗拉 四+三罗拉 四罗拉 四罗拉 集吸 集吸 集吸 集吸 集吸 集吸 顶部设置 顶部设置 顶部设置 顶部设置 顶部设置 顶部设置
2.2紧密纺相关分析
A、紧密纺样机展示状况
本届展会紧密纺展示样机数量为历届之最,共有18台运行机台,包括与主机共展和专设样机,其中专设样机为10台。展示专设紧密纺样机的8家厂商中,除了贝斯特(展示仿制卡摩纺)为主机厂商外,其余均为非主机厂商。
展示的紧密纺结构形式仍为5种:刚性吸鼓负压式(2台次)、带孔皮圈负压式(1台次)、三罗拉网圈负压式(5台次)、四罗拉网圈负压式(12台次)、磁性定位机械式(1台次)。
可以看出四罗拉网圈负压式紧密纺以压倒的多数成为业界的首推形式。由于吸管、网圈、上罗拉组件、小阻捻罗拉及传动件的加工已形成产业链,紧密纺结构的加装改装更趋方便和低成本。同时负压风机和负压输送结构的改进,使得负压能耗大幅度降低、成本下降且维护更加便利。目前除了国外的绪森(本届未有样机参展)和丰田仍采用分段负压风机外,其余均采用集吸式负压风机。对于负压传输风道的设置,绝大部分紧密纺样机采用纱架顶部设置方式。
带孔皮圈负压式紧密纺仍仅有欧瑞康参展,也未见新特点介绍。
磁性定位机械集聚紧密纺仍为ROCOS独家参展,其集聚器(紧密器)作了显著改进,现为1.2版本。集聚器更轻巧不易断裂,并且以阻捻皮辊轴心为支承中心。更令行业关注的是,其销售价格作了大幅度调整,每锭报价降为20欧元,实际成交可望不超过150人民币。ROCOS的报价从早期的50、30欧元到现在的20欧元,且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也降幅较大。故当初的500元左右到现在的150元每锭,已非常迫近国内行业可以接受的价格,毕竟与采用负压的紧密纺相比,该产品运行维护成本低很多。
本届展会的另一个关注点,是有两家国内企业同时首次展示仿制的卡摩纺集聚结构。国内企业仿制瑞士立达刚性吸鼓紧密纺前几年就有传闻,但一直没有明确进展,本届展会开始了实样亮相。
常州同和自购激光打孔机,几乎全拷贝地仿制立达直径59毫米金属吸鼓、导流组件和偏转屏等,展示96锭采用板簧摇架的紧密纺样机。据说每锭成本为300多元人民币,如果各项品质指标和运行性能理想的话,其综合性价比也将接近行业需求。
山西贝斯特展示了96锭采用压簧摇架的金属吸鼓紧密纺样机,从表面看该结构与立达有两大不同:一是吸鼓直径小于59毫米,估计在50-55毫米;二是吸孔为非小圆孔,是在细密斜齿罗拉沟槽的槽底铣割通槽。该吸鼓为常州恒基罗拉公司制作。该吸鼓制作成本应该低于小孔式,但集聚效果是否理想要看纺纱品质数据。该样机的导流组件和偏转屏基本仿制立达结构。
B、紧密纺知识产权问题的思考
国内纺机企业仿制成功立达集聚结构是早已预料的事件,但出乎意料的是,有着数拾件刚性集聚结构有效专利保护的瑞士立达公司,却未在展会上动用维权策略,即没有向展会知识产权办公室提出任何对仿制企业的投诉和维权请求。这着实让人难以置信。反而仿制企业在参展前倒是有这方面担忧和顾虑的。与欧瑞康集团和ROCOS相比,目前看来立达的维权意识要差很多。立达难道是一家只知道专利申请不懂得专利维权的商家?
也许立达另有隐情。如,其与同和公司是合作伙伴,同和向立达供应罗拉产品。但这就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0纺机展细纱机紧密纺络筒机参展情况及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