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年高考理解性默写训练套题(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④苏轼在《定风波》中用带有春风斜阳等意象的两句诗“ ”和“ ”,书写了自己经历风雨之后的感受。

(七) ①在《诗经·氓》中,作者借女子的口吻,倾诉了妇女婚后的辛苦劳作,“三岁为妇, 。 ,靡有朝矣。”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 ,泉涓涓而始流”,范仲淹的《苏幕遮》中,“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都是借景抒情的名句。

③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批评了士大夫之族在拜师求学上的浅见,“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 ,吾未见其明也。” ④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用“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这四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 ⑤《赤壁赋》一开篇,在月夜秋江美景中,苏子“举酒属客, , 。” ⑥在《窦娥冤》“刑场”一折中,窦娥指天斥地:“地也, 。天也, ”,表达了她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八) ①《氓》中“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句以桑叶来比喻女主人公当时的境况,从而引出后文的情感抒发。 ②“明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 ”,白居易《琵琶行》中“去来江水守空船, ”等词句,都借明月寄寓了情感,营造出独特的诗歌意境。 ③朋友远行,我们常会引用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两句来劝慰对方,只要两心相知,相隔千里也不用伤感。 ④诗人杜牧痛感晚唐统治阶层的腐败奢靡,撰写了许多诗文,其中“ ,用之于泥沙”(《阿房宫赋》),“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等文句都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愤慨,体现了其忧国情怀。 ⑤面对宦海浮沉、人生变故,很多文人都有其超凡脱俗之处。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 ,使我不得开心颜”,呐喊出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心声;苏轼在《定风波》中道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⑥北宋许多文学家堪称写景圣手。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日出而林霏开, ”两句形象描绘出对比鲜明的山间朝暮景象,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则用“ ,静影沉璧”两句细致描摹出洞庭湖有风时月光浮动、无风时月光倒映水中的美好画面。

(九)①中国古诗词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其中不少成了千古名句。如李煜《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李白《梦游天姥咏留别》中有“云青青兮欲雨, ”之句;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 ”

2015届高考复习——名篇名句默写

之句。

②《兰亭集序》第四自然段以“ , ”,批评当前士大夫,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

③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故垒西边, ”,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十)①荀子在《劝学》一文中以“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 ”之句劝诫求学者须坚持不懈,方有所成。 ②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人们各有自己的情趣取向:“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 。” ③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 , ”两句表达了自己与琵琶女处境相似,因而有同病相怜之感。 ④菊花是中国古典式词中常见的意象,像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亦写到这个意象:“ , ,如今有谁堪摘?” ⑤陆游在《书愤》一诗中借“ , ”之句表达了自己一生壮志难酬的感慨。 (十一)①《游褒禅山记》“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几句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仅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劝学》中“顺风而呼, , 。”几句也告诉我们借助“风”这个外物可以弥补听力的不足。 ②秋水秋色秋韵美。秋天,在诗人的笔下总是被描绘得有声有色。既有静态的勾画,如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 , 。 ”又有动静结合的描述,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 。” ③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悟”“知”“觉”等词,表达了自己对今昔生活的思考:“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④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极力描写天姥山的雄伟气势:“ ,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⑤人们常说:“借酒浇愁愁更愁”,北宋词人 在《苏幕遮》(碧云天)中写道:“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

⑥李密在《陈情表》中所陈之情,包括对祖母刘氏的孝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 , 。” ⑦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通过“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映带左右”等富第 11 页 共 12 页

有诗情画意的描写,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⑧《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把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 , ”,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

(十二)①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苏轼却在《定风波》开篇中用平静的口气道:“ , ”,营造出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

②关汉卿笔下含冤的窦娥在前往法场受刑时道:“地也, !天也, !”怒斥天地,表现了她的反抗精神。 ③在《书愤》中,陆游借评价诸葛亮的“出师一表真名世, ”之句浇胸中块垒,抒报国之志。 ④这个简朴甚至有些寒酸的老旧院子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最美县委大院”,是因为这里的党政机关有务实清廉之风,正可谓“斯是陋室, ”。 ⑤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中都有对英雄人物的精彩描绘:周瑜“雄姿英发, ,谈笑间, ”;曹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 (十三) 古人善于总结,曹刿从长勺之战中得出获胜经验:“一鼓作气, ① ,三而竭, ②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揭示兴衰之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③”;古人还能依理而行,齐威王听从邹忌的劝谏,广开言路,设上、中、下三赏,指出:“④ , ⑤ ,受下赏。” (十四)①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绘出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 ②王勃《滕王阁序》中“ ,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景物色彩明丽,意境深远,堪称千古绝唱。 ③“ ,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达他蔑视权贵、不屈于世俗的叛逆精神的名句。 ④杜甫《登高》诗中,“ ,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的同时,也抒发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⑤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 ,此时无声胜有声”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十五)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为“怀古”,实则喻今,“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辛弃疾对国事的忧虑。

②《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用“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三个短句扼要地表现了入洞以后的所经所见所感。

③李密在《陈情表》中先突出本朝治国以“孝”为纲:“__________________,凡在故老,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自己的情况尤为特殊,希望借此打动晋武帝。

④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届高考复习——名篇名句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自己对步入官场的深刻反思。

⑤《登高》中表现杜甫因病断酒,惹恨添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2 页 共 12 页

2015届高考理解性名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3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35.枯松倒挂倚绝壁,吴楚东南坼 36.抱明月而长终,年年只为谁生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二)参考答案】

1.空山新雨后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梧桐更兼细雨

2.2.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3.唯见长江天际流 天门中断楚江开 无边落木萧萧下 4.风急天高猿啸哀 细草微风岸 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铁马秋风大散关 过春风十里 5.月明星稀 明月松间照 湖月照我影 峨眉山月半轮秋 淮水东边旧时月 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一尊还酹江月 明月夜 短松冈 月满西楼 波心荡 冷月无声。 6.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 两情若是久长时

7.暧暧远人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8.与尔同销万古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

9.落霞与孤鹜齐飞 天气晚来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自古逢秋悲寂寥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枫叶荻花秋瑟瑟 红藕香残玉簟秋

10.舍南舍北皆春水 花自飘零水自流 古来万事东流水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1.直挂云帆济沧海 执手相看泪眼 艰难苦恨繁霜鬓 镜中衰鬓已先斑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l2.一片冰心在玉壶 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 l3.我欲因之梦吴越 庄生晓梦迷蝴蝶 人生如梦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注】由于该试题从多方资料入手,经本人截取选择性整理后合卷。因此第(3)(4)(5)套试题答案缺少,请使用者翻书查阅。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谅解!

2015届高考复习——名篇名句默写

第 13 页 共 12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年高考理解性默写训练套题(3)在线全文阅读。

2015年高考理解性默写训练套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7455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