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理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例子, 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二、教材分析
(一)本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数从自然数扩展到有理数,初步形成有理数的概念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是小学算术的延续和发展.数从自然数、分数扩展到有理数后,数的运算从内涵到法则都发生了变化,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这种数的运算法则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增加了负数的概念.而到学了第三章实数,数系扩展到实数后,数的运算的内涵和法则(包括运算律)并没有多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理数的运算是实数运算的基础和依据,也是代数式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本章内容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准确数和近似数、计算器的使用也是本章的教学内容,它是应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
(二)本章内容及课时安排 1.1 正数和负数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算术数(整数、分数、小数)和负数,知道正数与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认识数轴,了解数轴的三要素;因此平时教学既不能起点太低,与小学重复,也不能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一笔带过.其实学生对于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概念不够清晰明确是我们重点教学要强调的,同
时我们还可以适当补充非负数、非正数的概念,起到一些承前启后的作用.
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
15
-8.5,6,-5, 0,-200,0.1,-20%,-2.35,0.01,+86,-.
48(1)正整数集合 { }; (2)负整数集合 { }; (3)正分数集合 { }; (4)负分数集合 { } (5)整数集合 { }; (6)分数集合 { }; (7)正有理数集合 { }; (8)负有理数集合 { }. 要做到不重不漏,并不是轻而易举.这里有两个问题要引起教师的关注:(1)分数、小数在小学时作为两类数,在中学我们要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划在分数类,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些中小学的不同之处,给学生讲清楚原因.(2)由于本节课涉及到的概念多,虽然很浅显,但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仍需反复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加强辨析练习.
1.2数轴
这节课学生对于数轴已经有较好的认识,我们不妨将重点放在(1)利用数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表示整数的点,表示分数的点,加强学生对有理数的分类的理解.(2)计算点与点之间距离,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1.3有理数的加法
(1)牢固树立“一定号,二算值”的基本计算步骤
由于一个有理数是由性质符号与绝对值构成,确定了这个数的符号与绝对值即可得到这个数,所以有理数在计算时都必须按照先定符号,后算绝对值的步骤操作;另外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在符号出错,所以一定要将符号的确定放在优先位置考虑.为了训练学生建立这种意识,不妨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①分解训练,逐个击破.首先,为了强化学生准确得出符号的技能,不妨对确定符号进行单独训练,只定符号,不算结果:
例1 指出下列运算结果的符号,并说明理由
1
(-2)+(-5);-3+6;6+(-7);0+(-),(+3)+(+2).
3
在确定符号时要用到比较绝对值,对于绝对值掌握不好的学生,不妨给他们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中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