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的威胁,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朝鲜的重大战略决策。举国上下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1956年-1965年
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 20、1957年:以阶级斗争为纲
1957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改变了八大的方针。庐山会议上,他把对彭德怀的批判,说成是“一场阶级斗争”。
21、1958年:人民公社好
1958年8月,毛泽东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视察工作,多次与当地的负责同志谈到“小社”并“大社”。在山东视察工作时,当地负责人请示“大社”叫什么名称时,毛泽东说:“还是叫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22、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3年初,雷锋的优秀事迹公开报道。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23、1964年:工业学大庆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其他
部门学习大庆油田的经验。此后全国工业交通战线兴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大庆也成了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工业学大庆”的口号从此在全国传播。 24、1964年:农业学大寨
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通讯报道《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 1966年-1975年
1968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25、1966年:抓革命,促生产
“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后,大多数工矿交通企业,甚至农村的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干扰,有的企业的生产陷于完全停顿状态。1966年9月7日,《人民日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发表了题为《抓革命,促生产》的社论。 26、1968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各地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27、1969年: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
召开。毛泽东在大会开幕和九届一中全会上都发表了讲话,中心内容就是“团结”问题。“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以毛泽东的“最高指示”、“教导”见诸报端。 28、1969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969年4月,毛泽东在九届一中全会的讲话中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29、1970年: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
1970年,美国策动柬埔寨朗诺集团发动政变,并出兵柬埔寨,恢复对越南北方的轰炸。中国对美帝侵略行径表示了严正反对。5月20日,毛泽东发表《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抨击美帝野蛮行为。 1976年-1985年 1981年:五讲四美
31、197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指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988年9月,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2、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向前看”的重要命题。他对历时近两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给予了高度评价。
33、1979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党、全国上下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春天,但是有些人打着“思想解放”的旗号,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的领导思想等根本问题提出了责疑。为此,邓小平鲜明地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张。 34、1979年: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说:“改革是第二次革命”。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经过多年的实践,“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共识。
35、1981年: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981年2月,解放军总政治部提出“四有、三讲、两不怕”的口号。1983年1月,又根据党的十二大文件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提法,将“四有”的内容调整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提法得到了邓小平的多次肯定。
36、1981年:五讲四美
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
联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中提出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37、1981年:一国两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香港、澳门等领土问题,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38、1982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开幕。邓小平在大会的开幕词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6年-2001年
2000年:三个代表
39、1987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重要口号(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