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中,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在社会传播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任何信息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到表达和传递。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在传播学中,符号具有极为广泛的含义。

日本学者永井成男认为,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能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实物Y就是事物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简言之,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声音语言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文字是人类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文字是语言的再现和延伸,所以我们可以将它们并称为语言符号体系。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但不是唯一的体系。

美国符号学的倡使人皮尔士曾把符号分为10大类66种,对不同种类的符号的性质、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分法:把符号(sign)分为信号(signal)和象征符(symbol)两大类。

信号(signal)特点:1、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例如乌云压顶是大雨来临的信号。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在自然符号中这种对应关系是明显的,例如萤火虫发光是一种求偶行为。在人工符号中也有许多一一对应关系的符号,例如狼烟、旗语。

象征符的性质: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可以自由创造,也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

象征符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而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 象征符具有自由行和随意性,还在于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此外,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意象征符在不同社会里具有不同解释;即便在同以社会里,时代变迁,也会发生意义的变化。

根据符号在信息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不同,象征符又可以分为“示现型象征符”“论述型象征符”“认知型象征符”“价值型象征符”等等。 象征符是人类特有的符号,惟有人类才能创造和使用象征符。

人类拥有最完整的符号体系。

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1、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物,也称为副语言。副语言不仅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能够,它们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起着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笔记

可以反映出传播者的许多背景资料,如书写人的个性、教育程度、修养以及写字时的心情等) 2、体态符号(gesture)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态等等。体态符号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它们在形成语境(传播情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物话、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前两类符号大多还是语言符号的辅助物)。 特点:象征性和体系性。

如仪式和习惯,徽章和旗帜服装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美术和建筑、手艺和技能、住宅和庭园、城市和消费方式等等。

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方面。

1、表述和理解功能。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即交流精神内容。精神内容本身是悟性的,传播需借助符号。

因此,人与人之间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encoding)和符号解读(decoding)的过程。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

符号化: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 符号解读:传播对象对接受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2、传达功能。

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如果不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是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的。如《论语》

3、思考功能,即引发思维活动。

思考是人脑中与外部信息想联系的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思考本身也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思维离不开语言,也就离不开符号。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意义(meaning)

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在柏拉图以来形而上学理论中,意义一直被看作是“超自然的、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历史唯物论认为,意义是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意义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他人、自己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

从社会传播的角度对意义的界定——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 精神内容。

在这里,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扽更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意义是普遍存在的。

意义活动是属于人的精神活动的范畴,但它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 意义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也就算意义的交流。意义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一次,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任何一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意义。

符号本身的意义的分类:

1、(诗学和语义学中的分类)

明示性意义(denotation)是符号的字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 暗示性意义(connotation)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明示性意义具有相对稳定性;暗示性意义较容易发生变化;

明示性意义是某种文化环境中多数社会成员共同使用和有着共同理解的意义;暗示性意义中既有多数成员共同使用的,也有特定个人或少数人基于自己的联想而在小范围内使用的,因此,对它的理解也未必多数成员都一致。 2、(逻辑学中的分类)

外延意义(denotation)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

内涵意义(connotation)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3、(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一)

指示性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 区别性意义(deferential meaning)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一通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与意义区分无关的因素一般不包括在内。 这种分类法中,暗示性意义、比喻、引申等并不包含在其中。

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模糊。例如“水果”一词,其包容范围很大。一些新语和流行语的意义也具有这种暧昧性。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多义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有时我们判断不准应该属于哪一种。语言符号的多义性是常见的,例如经常出现的歧义句。此外,同音异义词汇的存在,也是造成语言符号之多义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言符号具有暧昧性和多义性,这有事会称为人们之间沟通意义的障碍,但这种障碍不是难以克服的,人们可以借助传播过程中的其他条件或情景来消除。此外,人类还能积极地利用这种暧昧性和多义性来创造和表达新的意义。例如歇后语。

在具体的社会传播活动当中,参与或介入进来的不仅仅是符号本身的意义,还有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以及传播情景所形成的意义等等。

1、传播者的意义。在传播行为中,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然而,传播者的意义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正确传达的。(有时发出的符号并没有正确传达传播者意图或本意)

2、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个或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号,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这说明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收到的意义同样也未必是一回事。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二是由于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解释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

3、情景意义。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有相当的一部分来自于语境。所谓语境,在传播学中叫做传播情景。传播情景值得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简介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成,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的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他人等等;在广义上,传播情景也不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在很多情况下,传播情景会形成富豪本身所不具有的心意已,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 总之符号本身是具有意义的,但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

过程和环节当中。

——产生矛盾

——符号和意义是有机的统一体,意义不能脱离符号而存在,那么为什么又说富豪本身之外还有意义呢?

——解决矛盾的答案:

1、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模糊的意义或意义的胚芽。(如头脑中有了一个想法,但是未找到恰当语言来表达) 2、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普通语义学家认为,语言是静态的,而实际是动态的;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的;语言是高度抽象的,而实际是丰富多彩的具体事物。) 3、人类整体甲鱼符号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人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在日常传播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辞不达意”的情况。

4、至于情景意义,也可以说是由一系列的情景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 一次,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这个观点,不仅与符号和意义的有机统一这个命题不矛盾,相反,它正说明了人类的符号和意义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人类区别于动物信息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类能够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因此,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可以作为象征性社会互动活动来把握。

象征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象征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

象征符的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符号的字面意义)向第二层意义(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发生转化。这种转化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类比关系,即它们之间必须要有某种类似性。这种类似性并不是直接和绝对的,而是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或想象。象征行为具有智慧性、社会性和约定性,在许多场合同时也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

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类能够发现宇宙和社会万事万物之间的象征关系,并从个别事物和眼前事物、从森罗万象的具体性和千变万化的多样性的束缚中把自己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自由的传播境界。人类创造出了最完整的象征符体系,利用这种体系,人类能够保存和传达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协调和控制社会行为,创造和继承社会文化。 从这个意义来说,象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机制。

象征性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倡始人——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去世后1934年出版的《精神、社会与自我》,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发展——6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H.G.布鲁默、T.西布塔尼、R.H.特纳等

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解释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显示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布鲁默的说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概念。

同样,这三个概念对于考察社会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有的学者将象征性社会互动称为符号互动,也有的学者称为一一互动,这两者说的都是一回事。

象征性互动是解释传播这一社会过程的一个基本概念。

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因此,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答题一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

意义交换作为互动性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米德的观点,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这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他认为,自我是“主我”(I)和“客我”(ME)的同意,前者是个人的主题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两者的对话和互动形成同意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于社会。

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这一点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从唯物主义来看,象征性社会互动虽然交换的是精神内容,但它是建立在人类丰富的社会时间的基础之上的。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C.吉儿兹对文化下的定义:

所谓文化,即“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传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由于象征符体系是作为“继承性的观念体系”来确立的,它通过形成文化秩序也会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

另一方面,正如文化本身不间断地发展到今天一样,作为文化之表现形式的象征符体系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到符号强制的人,有时会激进地有时会渐进地改变旧的符号和创造新的符号”,这种变化“体现为对旧体系的部分乖离和改造”。现代文化的剧烈变动正说明了这一点。

现代人正在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与他人交换各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称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

以消费文化为例,美国学者J.伯德利亚认为,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在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所谓“风格传播”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消费结构下,商品和服务的流行性越来越强,而流行周期则越来越短。 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意义充斥新的意义,把提供新的“概念”(即消费已经)作为打开试场的主要手段。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的确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文化的象征化并不仅局限于消费领域,现代社会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生活与娱乐领域也都充满了新的象征符以及新的象征意义。产生原因: 1、追求新事物、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新”意味着“创造性”和“个性化”,而这些永远是人们追求的价值和目标。

2、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常遭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象征符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日本传播学者林进认为,象征体系的改造以渐进的方式为宜,过激的变动或完全的更新会导致“传播过程的断裂”,引进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在线全文阅读。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742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