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加强,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己提上议事日程。各级纪检机关要利用当前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新途径。 一、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紧迫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所有制结构的巨大变化,必然给现行上层建筑带来了冲击。由此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要求。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的不公平竞争,加剧了权力腐败现象的滋长。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应看到,这些经济成分基本是在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生长、发育和发展起来的。与国有企业受到约束较多的情况不同,这些经济成分拥有较多的自主权,机制灵活,财务管理也比较松。为了推销产品、获取紧缺资源,或为了取得工程项目、银行贷款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一些企业往往会采取请客送礼、回扣、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向党政机关干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动“进攻”,以获取不正当利益。在现阶段,个体私营企业主成为行贿的主体。与此同时,在一些个体、私营、三资和乡镇企业不正当竞争的压力下,公有经济成份特别是国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有的也采取了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参与竞争。 私有经济中的消极因素是腐败的催化剂。随着改革的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产生了一个私营
企业主阶层。我们在充分肯定私营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私营经济本身存在的消极因素。目前,在有的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非公有制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产值上都已超过了国有、集体企业,并且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这个阶层中有相当部分是勤劳敬业的,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也有一部分素质并不那么好,有的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择手段,唯利是图;有的在暴富之后,并不满足于物质上富有,通过向“当权人物”行贿在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史想借助“公仆”谋取政治地位;一些素质不高的大款中存在的封建迷信、生活奢侈、嫖娼赌博、包养情妇等丑恶现象,使一些党政干部产生了消极影响,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加强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了契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产权结构、经营机制可以变,但是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不能丧失。在产业工人集中的各类新经济组织上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党员,开展党的活动,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的实际情况,一些省份对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如目前在我省非公有制企业中,共有党员9万多人、党的组织5000多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对于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说,这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党的建设,离不开企业党组织的辛勤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拓宽了党建工作的领域,巩固了党的工作阵地,
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同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为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契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J加强,为推进这些企业和党风廉政,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各级党委、纪委应当抓住当前大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契机,不失时机地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的纪检工作,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廉洁经营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一是能够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在非公有制企业的贯彻落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二是能够促进企业依法、廉洁经营,净化社会环境,推进全社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在非公有制企业的传播和扩大;二是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各方利益,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四是有利于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史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非公有制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应与国有、集体企业有所区别,不可能完全按照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来进行,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按照纪检机关“教育、保护、监督、惩处”的四项职能积极开展工作。 一是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想、宗旨特别是党风党纪教育,不断增强其党性观念和党纪国法意识; 二是要积极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当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企业纪检组织要积极与有关部门交涉,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 二是要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逐步纠正部
分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的送礼、行贿等不正当经营行为,保证企业合法、廉洁经营; 四是要严肃党的纪律。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的党员要按照党员的要求进行查处。当前特别是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对那些不听劝阻、屡教不改,参与“法轮功”非法活动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必须严肃党纪,清除出党组织。
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努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全市建立和落实了市、县级领导定点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和党建联络员制度,全市18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定点联系了市级23户重点非公有制企业,有134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了141户非公有制企业,全市选派了473名党建联络员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通过对全市3户省级、20户市级和50户县区级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及定点联系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切实解决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进了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我市在符合条件的184户非公有制企业中,全部建立了党的组织。其中建党委6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167个,从而实现了50名以上的职工的企业100%有党员覆盖,3名以上正式党员和100名以上职工的企业100%有党的组织覆盖。同时,我市在已建党组织中设立纪委、监察室的企业3个,配备专兼职纪检监察员的企业181个。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思想认识不一致、工作内容和方法简单、制度相对落后、违法乱纪现象严重等的现状,突显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性。本文对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内容和方法及其机制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非公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创新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
所谓非公有制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的组织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纠正非公有制企业违法乱纪等不正之风,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廉洁经营,为非公有制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应当承认,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的组织,也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从非公有制企业目前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来看,仍存在大量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非公有制企业开展纪检工作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不一致,难以统一。目前,对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纪检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有为论”。一部分同志认为,通过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纪检工作以切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大有可为。因此,有必要增派一些有丰富纪检工作经验的同志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去,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以卓有成效的纪检工作来带动党风廉政建设。二是“无
为论”。一部分同志认为,当前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复杂,党组织建设不健全,“隐性党员”、“口袋党员”较多,此时开展纪检工作不切实际,难见成效,因此在行动上抱“无所谓”态度,最终滑向“放弃主义”。这种思想认识上的不一致,无疑有碍于党风廉政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的顺利开展。 第二,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过于简单。非公有制企业在产权结构和管理机制上与公有制企业有较大差别,因此其纪检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和模式必然有别于公有制企业,需要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但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套用公有制企业纪检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模式,习惯于以厂纪厂规来管理企业和职工,特别是对违纪党员的处理,往往以经济手段取代党纪处分,以物质奖励取代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建设,造成纪检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简单划一,方法单调,由此引发诸多矛盾和冲突,致使纪检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流于形式,难见成效。
第三,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纪检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尤其是普遍使用的党纪法规。但是现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运用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原来的条例主要适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但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原来条例的使用对象和使用标准等发生了变化。由于党员处于不同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在当前形势下,要求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党员的行为标准和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行为标准完全一致不但不现实,而且实际上也难以做到。因此,原有的党纪条例有明显的滞后性,亟需创新。
第四,党建工作软弱无力。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建立党的组织,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活动时间、场地、经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的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使党风廉政建设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制度保障;虽然一些企业建立了党组织,但是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的纪检部门的机构设置却为数很少,从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到纪检工作的实际开展都存在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不正之风、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某些私有企业主与党的一些干部之间相互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腐蚀党的肌体,影响了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作风不佳,形象不好,威信不高,直接影响了党在企业中的威信和形象。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内容和方法
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环境、主体、内容和方法迥异于国有企业。所谓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是指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具有教育、管理、协调、组织等功能并且居于主导地位的机构和个人。具体来说,是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纪检组织以及全体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首先必须明确建设主体,依据当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特点,各地应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比较专业化的党风廉政建设队伍。 汇集各地经验,在非公有制企业建设党风廉政队伍具体可以有以下形式:一是依托党委组织部门为基地,配备专门从事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和其它党建工作的组织员队伍。二是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和需要,选派德才兼备的干部到企业挂职工作,从而培养党风廉政建设的挂职干部队伍。三是针对一些人数较少,尚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或政治指导员到企业开展工作,从而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指导员队伍。四是在一些党组织建设条件比较好、规模比较大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一支党风廉政建设的纪检监察队伍。 目前而言,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思想内容,其中主要包括党风和廉政建设两大内容。一般而言,党风建设就是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方法论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培育良好作风和纠正不正之风的实践活动。廉政建设就是要依据党纪党规,反对企业中各种谋取私利、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行为,它必须结合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特点,按照纪检工作的“教育、保护、监督、惩处”的四项职能积极开展工作。
具体来说,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来说,要求他们发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刻苦学习、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务实高效、勇于进取、不断开拓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奋斗、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