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道路建设环境保护案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道路建设之环境保护案例

案例一国道213思小勐养高速公路工程案例

1题目

拟建思小高速公路是我国西南通往南亚大陆的国际通道的主要路段,有一段线路必须经过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在自然保护区内的里程为18.522km,其中有4.722km的路段所在区域经调整后由核心区划为实验区。路域环境中发育着热带雨林等珍贵植被类型,生长着山白兰等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栖息有亚洲象等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本项目线路总长97.8km,设计行车速度60 km/h,路基宽度22.5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6处,分离式立交3处,跨河大桥57座(11 602.88 m),中桥143座(9 752.5 m),小桥38座(1 149m),单洞长隧道16道(10 080 m),涵洞132道(1 149m),服务区3处,收费站8处。该公路征用土地8.1万亩,土石方数量3 801.441×7 0059.817km3, 项目总投资38亿元。

该项目穿越多个村庄,K40+150经过普文河。 2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①噪声:公路地基处理、路基填筑、桥梁施工、路面施工等机械运行噪声; ②环境空气:路基施工、道路施工引起的扬尘;路面施工产生的沥青烟。 ③水环境:施工机械的含油污水;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桥梁

施工对水体的污染;雨水对建筑材料堆放的冲刷对水体的污染。

④生态环境:路基施工使植被遭到破坏,农田、林地被占用,地表裸露,增

加水土流失,工程占地将减少当地的耕地、林地、园地等面积;施工对自然保护区、植被及野生动植物的不利影响。

⑤社会环境:居民搬迁;交通不便。 3运营期的环境影响

①噪声:汽车运行产生的噪声 ②空气环境:汽车尾气;路面扬尘

③水环境:路面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危险品运输泄漏事故对水体的污染 ④生态环境:植被未完全恢复,水土流失依然存在,公路阻隔影响动物栖息环境。

⑤社会环境:

4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按生态环境: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植被、珍稀植物、珍稀动物、野生动物通道等;

水环境:重点为K40+50普文河水质,服务区、收费站处污水排放; 社会环境:受拆迁影响的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利用、城镇规划;

声环境、环境空气:居民点、学校等。

5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 (2)生态系统调查:自然保护区及沿途评价范围内动、植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点、结构及环境服务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关系及生态限制因素等。

(3)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资源利用现状等。 (4)敏感保护目标调查。

(5)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环境规划调查。

(6)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 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包括:

(1)收集现有资料。

(2)收集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土地利用、自然资源、自然保护区、珍稀和濒危物种保护的规划或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规划、生态功能规划及国内国际确认的有特殊意义的栖息地和珍稀、濒危物种等资料,并熟悉国际有关规定等资料。

(3)野外调查。

(4)收集遥感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并进行野外定位验证。 (5)访问专家,解决调查和评价种高度专业化的问题和疑难问题。 (6)采取定位或半定位观测。如候鸟迁徙等。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区域敏感保护目标,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

6本项目评价工作重点和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评价重点:

①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详细调查沿线生态现状 ②本项目实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③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本项目需经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界内,与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相冲突。环境影响评价时,为了执行相关法律,在路线布设确实无法避开的前提条件下,由公路建设的业主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同意,对其功能区划分调整为实验区并同意建设后,该公路项目方可穿越。因此,该项目

在评价期间是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

7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敏感目标

(1)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所在区域是由原来的核心区划归为实验区的,发育着热带雨林等珍贵植被类型,生长着山白兰等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栖息有亚洲象等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2)天然植被保存较好的区域 (3)珍希植物(含狭域特有种) (4)珍稀动物,如亚洲象等 8.生态环境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对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分别从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三个时段提出。 1)在设计期贯彻“环保选线”理念,进行路线方案优化,经过论证最终选择对自然保扩区影响小的方案。同时对公路沿线陆域范围内的野生保护植物进行调查,记录受保护植物的名称、保护级别、类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数量。对受保护动物亚洲象应调查活动栖息场所,特别是活动或饮水路线等,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2)施工期,依据现场调查结果,提出生态监理制度。对受保护植物提出移栽保护或保护遗传因子的措施,使被保护的野生植物在施工期的影响减低到最低限度。增设动物通道或增加桥隧比例的措施,从而减少对动物的阻隔。

3)营运期,在自然保护区路段设禁呜措施,对公路路侧坡面、中央分隔带、互通立交区、服务与管理区、取弃土场等处的绿化或植被恢复措施,并强调在植被恢复时只能选用当地植物,以保证生态安全。

案例二地铁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一站两区间。【长乐公园】站为地下3层单柱双跨结构,车站总长144.9m,顶板覆土1.9-4.1m。车站两端设盾构始发井。车站附属为四个出入口、两组风亭。

区间线路始于咸宁路北端,采用盾构法+浅埋暗挖法施工,左线长946.08m、右线长949.831m,其中暗挖段左线长182.087m,右线长189.259m,区间覆土8-12m。沿线下穿互助路人行天桥、理工大人行天桥,线路在F5地裂缝处理段起点附近与互助路立交桥并行,最终到达长乐公园站,区间设置一处联络通道。 区间线路始于长乐公园北端,区间采用盾构法+浅埋暗挖法施工,左线长841.309m,右线长836.951m。其中暗挖长约44m,区间覆土10.8-21.6m。沿金

花北路向北,沿线下穿长乐公园人行天桥、西安工业大学人行天桥、东二环长乐桥、金花饭店等,区间设置一处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区间在YDK30+726.935处设置活塞风井一处,正线部分兼作盾构接收井。活塞风井采用竖井开挖,正线盾构接收井采用明挖法施工,正线外活塞风道部分及活塞风井至通化门站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

2编制目的

由于本工程地处西安市内,并且线路与市内主要交通干道东二环并行,沿线建(构)筑物较多。加之工程量较大、周期长,所以施工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减小地铁施工与周围环境的冲突,使我部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得以保护,特制定此方案。

3环境保护体系

环境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市容市貌及我施工单位的企业形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全面执行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标准,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以期得到最优化的结果。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颁发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

以“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进工艺,节约资源”为原则,为企业争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设立专职环保管理员,切实做好日常的环保管理工作。具体的环境保护体系运行示意图及环境保护责任保证体系

4施工现场环保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和条例。建立施工现场环保自我保证体系如图2所示,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

2、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现场采取图片、表扬、评优、奖励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并将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身上。

3、在施工前做好各类市政管线调查,施工中做好保护,防止施工破坏管线。市政管线的迁移和保护按法规要求进行,履行报批手续付费。同时采取措施并建立应急程序、做好应急准备,避免停水、停电等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可及时响应。

4、调查周边环境的生态情况,了解本地的气象、地质情况及水文条件。 5、严格履行各类用地手续,按划定的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乱占地,不多占地。

6、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施工场地的恢复要求和具体的实施时间表,保证施工结束后及时撤场、尽快恢复。

7、在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以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并考虑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以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

8、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在施工工地场界处设实体围栏,不得在围栏外堆放物料、废料。把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到最低。

5施工现场环保工作制度

1、积极全面开展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由技术、生产、材料、机械等部门组成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兼职环保员一人。环境保护体系启动、运行。

2、对上岗的施工人员实行环保达标上岗前培训制度,做到凡是上岗人员均通过环保培训。

3、现场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岗制度,保证及时反馈信息,对环保做得不周之处及时提出整正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措施。

4、制定防止大气污染,防止水污染和防止施工噪声污染的具体制度。 5、不定期组织工地的业务人员学习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条例,使每个人都了解西安市文明工地的要求和内容。

6、施工现场要经常采取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施工队进场集体进行环保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未通过环保考核者,不得上岗。

7、场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岗制度,保证及时反馈信息,对环保做得不周之处及时提出整正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措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道路建设环境保护案例在线全文阅读。

道路建设环境保护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741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