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师更好的对“分数的意义”进行二次开发,给出如下建议: 1.两种教材都可以考虑从度量引入分数的产生,而不是片面的从分物引入,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分数的两种意义,即第一:分数表示用B度量A的结果,第二:商。根据需要在不同的解释之间灵活地进行转换,将分数的这两种解释很好地联系起来,将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加以整合,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2.人教版教材在分数的意义一节中对分数的概念解释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可以看出教材对于分数这一概念的解释角度比较单一。所以在实施人教版教材时,可以让学生先感知生活中的分数,体会分数的意义。以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从大量的例子中,让学生自己概括、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加强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概括能力。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
人教版的练习不够生动活泼,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应注意习题样式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在实施北师大版的教材时,教师要注重对知识的引导,北师大版的教材不像人教版教材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相对来说比较松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理解教材,研究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在课堂上通过引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简单分数的加减运算等知识。因此实施北师大版的教材时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自身应更具有逻辑性。
在练习的设计上,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学应加强练习的层次性,突出体现基础练、综合练、拓展练的安排。尽量选择能落实双基的习题,加强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巩固和强化,能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弥补的作用。
4.在进行每一种版本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参考其他更多的版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学生学习到更全面、更广泛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4-55.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1—6年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童子双.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 [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 [4]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5]李雅琪.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何情境创设的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9.5. [6]李俊.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6(12) [7]陈倩.小学数学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财经学院,2005:9一49.
[8]江薏.分数概念教学体系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61.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的意义”比较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