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实行24小时值班,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范,实时向抗震救援指挥部或办公室报告最新事态发展及处置情况。
(3)当遭遇突发性震灾灾害时,立即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6.2现场处置
地震预警发布后,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要求救援,挥部通知其他各部门进入预警状态,随时准备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各部门在防震领导小组领导下严密监视震区受灾的情况,发现灾情时,迅速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蔓延,同时利用器材装备,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和自救,最大限度减少破坏性地震造成的损失。 6.3现场抢险
(1)利用手中最有效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器材向附近的医疗急救部门发出紧急呼救和救援信息,以求尽早得到援救和协助,指派人员在交叉路口等候,及时引导医疗部门车辆及救护人员到达现场,赢得抢救时间。
(2)本着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迅速组织抢救生命,救援时要注意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轻伤员应自救互救,凡是神志清醒的者伤员均应立即进行伤情自检、互检,尽可能相互帮助,进行一般损伤的处理。未受伤或受轻伤的人员应积极加人抢救队伍,对危重伤员进行抢救。
(3)组织最先赶到的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和纠正。群众自发性的现场救护,往往会出现一些差错,只要医务人员一到场,即可请他们普遍检查一遍救护情况,看有否差错或不当之处,发现问题立即指导纠正,同时负责整个抢救、搬运过程的技术指导。
(4)拦截适于转运伤员的车辆,将应该运走的伤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急救车应优先运载危重伤员。对抢运紧急救灾物资和救灾人员的特种车辆,要提供快速通行条件,确保安全、及时、准确、高效。 6.4应急逃生路线 6.4.1营地内逃生路线
营地内工作、生活人员以XX单位营地正门为第一逃生路线。
6.4.2施工区工作人员逃生路线
施工区工作人员逃生时以就近洞室为目的地的原则进行逃生:
右岸开挖I标施工区:
右坝肩、开关站、进水口附近的人员以XX作为第一逃生目的地,选择最近便道,以最快速度逃至XX隧洞。
右岸开挖II标施工区:
①左坝肩、溢洪道进口附近的人员以XX隧洞作为第一逃生目的地,选择最近便道,以最快速度逃至XX隧洞。
②溢洪道出口附近的人员以XX隧洞作为第一逃生目的地,选择最近便道,以最快速度逃至XX隧洞。 6.5应急结束
地震灾害得到控制后,灾害事故直接应急任务和现场伤亡人员施救活动结束,以及灾害事故得到初步控制后,并经现场指挥部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由最高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宣布应急结束,结束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7后期处置 7.1善后处理
(1)在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由XX抗震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和协调灾害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各部门组织力量尽快恢复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设备,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2)各部门做好相关的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人员安置、受伤人员继续医疗救治、疾病控制、污染物收集、现场清理与处理、补偿,提供生活必需品等工作。 7.2调查和总结
根据地震灾害范围和程度,经有关部门调查评估,提出恢复重建计划,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需要咨询公司援助的,由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向公司提出申请。 8保障措施
7.1 通信与信息保障
随时保持通讯网络的畅通,以便及时、准确的收集信息来源,及时掌握道路交通动态。应急救援通讯网络,以手机联络通讯为主,固定电话通讯联络及电传方式为辅。 7.2 应急队伍保障
贯彻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工作原则。监理中心全体员工,既是生产人员,又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人员,现场负责人,既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又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应急抢险救援的临时指挥员。
8宣传教育、培训和演习 8.1 宣传教育
XX抗震救援指挥部要求抗震救援办公室对各部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使职工树立科学的防御意识。动员职工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抗震救援办公室宣传和解释地震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地震应急法律、法规和规章,增强职工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8.2 培训
抗震救援办公室向各部门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的公共培训,增强职工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和能力。指挥部要求各级领导、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常规性培训等。
8.3演习
根据地震应急预案,XX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专业性综合性的应急演习,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通信联络,确保各种紧急状态下的有效沟通和统一指挥。
应急演习包括以下几项措施:
(1)地震灾害预防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正常运作。 (2)现场人员是否能按安全撤离路线、通道撤离到安全避震场地。
(3)应急救援机构能否及时参与震灾的抢险救援。 (4)有关抢险救援设备、物资能否到位。
(5)抗震救援专业工作组或抢险救援队执行任务的能力和相互间的协调能力,能否充分有效地调配应急救援力量。
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 9 责任及奖惩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应急管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发生地震灾害时,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阻止他人参加救援工作,对不负责任、不愿意承担义务,推诿的行为,以及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地震灾害重要情况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地震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