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课时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例,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结合所学理论对某些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 (2)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
(3)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2)增强法制观念,培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 (3)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自主学习
1.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选民角度看)。由 的方式被称为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先由 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 的方式称为间接选举。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从被选举者的角度看)。 名额和 名额相等,就是等额选举。这种选举方式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 的合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在差额选举中,有助于选民 ,但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 、 等情况。
(3)总之,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 、 、 等具体条件确定。
2.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 和 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我国公民参与的直接选举:国家事务方面有 的选举;社会事务方面有城市的 选举、农村的 选举等。
我国公民参与的间接选举: 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 的领导人员。
3.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1)选民参加选举的 ,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 ,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是否积极 ,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公民行使选举权应 ,以 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课堂探究
1
探究一:判断修改并说明原因
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不如差额选举更民主。 【笔记】
探究二:评析下面的观点
在差额选举中,正式候选人的人数越多,越能体现选举的公平。 【笔记】
延伸拓展
★在我国凡涉及代表的选举一般都是差额选举,如我国人大代表都是差额选举,地方政府领导候选人也基本上是差额选举,只有国家领导候选人一般是等额选举。政协委员是推荐,不需要选举。
随堂练习
1.某村在村委会选举中要求规范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提名方式。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根据上述要求,可以判断我国村委会的选举实行的选举方式是( )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差额选举 ④等额选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下列说法中对我国民主选举方式认识错误的是( )
A.我国选举方式有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B.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县级人大代表
C.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候选人是否确定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 3.某乡人大换届选举中,个别人用“小恩小惠”拉选票的行为( )
①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②妨碍了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③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 ④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近年来,北京市18个区、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出现了一种声音——“我要自荐参选北京市区、县人大代表一职”。有一位自荐参选者说:“人大代表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我参加选举的目的是维护选民的权利。”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这表明(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B.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高中政治1.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学案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