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洗可穿抗皱整理剂,环保无甲醛免烫剂,形态安定整理剂,形态记忆整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无甲醛免烫(又称“洗可穿”)整理剂SRD787是本公司针对于棉、麻、人造棉及其混纺织物开发的耐久压烫整理剂。主要成分采用多元羧酸BTCA,它可与纤维素上的—OH发生反应,发生共价交联,加强了纤维间的侧向作用力,减少了纤维分子间的滑移和运动,使织物不易变形。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平滑性和抗折皱保持性;洗后免烫;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缩性能;提高织物色牢度,减少起毛及表面变形;无游离甲醛;高温下不黄变。目前已广泛用于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职业装、窗帘、床单等。测试证明:经过SRD787整理的织物,褶皱回复角可达200°C以上,平挺度在3.5级以上,强力保留率在70%以上。韩笑

多元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工艺因素探讨

高介平田恬朱镇方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选用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进行那纯棉织物多元羧酸防皱免烫整理,初步探讨影响整理效果的工艺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无甲醛免烫整理多元羧酸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工艺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们对纺织品和纺织化学品在穿着和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对服装的要求除了追求穿着舒适和料理简便外,非常重视纺织品的安全性。纯棉高支府绸用作高档的衬衫面料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其易皱、易缩水,为了提高纯棉高支府绸的产品档次,对其进行无甲醛免烫整理显得尤为重要。 用于织物防皱免烫整理的防皱整理剂品种较多,目前大多应用的是酰胺和甲醛的初缩体,特别是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2D)及其衍生物,这类防皱整理剂整理后的织物,虽然有较好的防皱免烫效果,但整理后的织物上含有游离甲醛,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国际上对织物含游离甲醛残留量的标准越来越严。本文选择1,2,3,4-四羧酸丁烷(BTCA)和聚马来酸为抗皱主体,以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为催化体系的性能和应用工艺作一些探讨。

一、无甲醛免烫整理剂

多元羧酸无甲醛整理剂用于棉织物整理,在60年代中期就有人研究。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Welch、Andrews BAK、Yang等人研究用磷酸盐作为多元羧酸与纤维素分子之间发生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免烫性能有所提高,耐洗牢度得到改善,即使在碱性条件下洗涤,酯键也不易水解。这一突破促使多元羧酸作为无甲醛整理剂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进展。多元羧酸的品种较多,已研究用于织物的有十多种,其中研究得最多,整理效果最为突出的是1,2,3,4-四羧酸丁烷(BTCA)。

BTCA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不含任何游离和结晶态的甲醛,用四羧酸丁烷(BTCA)整理织物不易泛黄,色变较小,弹性好、耐洗,但成本较高(价格约是2D树脂的十倍)。BTCA与纤维的反应历程为,BTCA脱水成酐,然后与纤维分子发生酯化反应,在纤维大分子之间产生交联作用。

此外也有采用聚马来酸(PMA)、柠檬酸(CA)为整理剂的。马来酸酐在轧-烘-焙的工艺中能自身聚合,同时在催化剂作用下还能与其他单体共聚,或与纤维上的-OH和-NH2交联;柠檬酸(CA)是α-羟基酸,在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在焙烘过程中,一方面羧基脱水成酐,同时,羟基与临近的碳原子上的氢受热脱去而成乌头酸(丙烯三酸),并可进一步脱去二氧化碳形成衣康酸(甲叉丁二酸),乌头酸和衣康酸都是不饱和酸,由于它们分子结构中不饱和链的存在,在加热焙烘过程中,使织物泛黄变色。采用聚马来酸和柠檬酸混用,一方面可提高防皱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降低织物的黄变。

本文选择1,2,3,4-四羧酸丁烷(BTCA)以及聚马来酸和柠檬酸(TMPA/CA)作为交联剂进行试验。 二、催化剂

1,2,3,4-四羧酸丁烷(BTCA)以及聚马来酸/柠檬酸(TMPA/CA)对织物进行防皱免烫整理,关键是催化剂的选用。目前BTCA的整理能取得进展,主要是催化剂或混合催化剂的不断改进。已研究过的催化剂包括强酸、碱类和磷酸盐等。以强酸为催化剂,织物的强力损失很大;以碱为催化剂,强力损失可有所改善,但防皱免烫效果比不上DMDHEU(2D树脂);以各种磷酸盐为催化剂,其中以次磷酸钠效果最好,但其价格较高,用量也不低,对于染色织物整理会产生色变,特别对硫化染料和部分活性染料,色变更严重,加上含磷化合物排放至江河湖海,易造成富营养化,污染水源。因此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是关键,我们选用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为织物防皱免烫整理提供了新的催化剂来源。 纳米材料具有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中心多,吸附能力强等性能,是一般材料所不能比拟的,因此选用纳米材料作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成倍提高,催化反应的温度也可降低。 三、试验准备 3.1 织物

经退浆、煮练后的 80/2×80/2 130×80 全棉府绸半制品。 3.2整理剂

1,2,3,4-四羧酸丁烷(BTCA)+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 聚马来酸和柠檬酸(TMPA/CA)+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 3.3整理前织物洗涤工艺

2g/l洗衣粉(40~50℃,5min)→冷水洗5min→热水(40~50℃)洗5min→冷水洗5min→烘干(80~100℃)→测试空白数据 3.4实验仪器

JMU507T型台式轧车;数式恒温干燥箱 EB2494烘蒸两用机;YG542织物折皱弹性仪。 3. 5 测试方法

织物断裂强力:按GB/T 3923.1-97标准测定 折皱回复角:按GB/T 8319-1997标准测定 四、试验结果与讨论 4.1 试验方案 4.1.1处方

整理液浓度 60~90g/l。 4.1.2 流程及条件

浸轧整理液(轧余率80%,室温)→烘干(T℃)→焙烘(T℃,t)→后处理。 4.1.3 试验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选取1,2,3,4-四羧酸丁烷(BTCA)+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和聚马来酸和柠檬酸(TMPA/CA)+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整理剂的用量,预烘温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四个因素进行试验。

试验因素-水平表 1 2 3 整理液浓度 A(g/l) 60 75 90 预烘温度 B(℃) 80 90 100 焙烘温度 C(℃) 140 160 180 焙烘时间 D(min) 2 3 5 4.2 结果分析 4.2.1 试验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本轮试验的最佳工艺: 干折角(缓弹) 湿折角(缓弹) 撕破强力 (经+纬) (经+纬) (损伤率) BTCA整理织物 TMPA/CA整理织物 原样 144 129 84 201 229 141 14.6% 21.3% 18.4N 白度 (Ganz) 82.25 81.26 87.33 由上数据可以看出,经整理后的织物防皱性能有所提高,白度和强力的变化可以接受。只是免烫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可通过进一步提高整理剂用量来加以试验。 4.2.2 试验结果分析

(1)1,2,3,4-四羧酸丁烷(BTCA)+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整理

采用1,2,3,4-四羧酸丁烷(BTCA)+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整理的织物,进行能测试,影响干折皱恢复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焙烘温度,其次是整理剂的浓度,再是焙烘时间。

随着整理液浓度的提高,织物的干防皱性能有所提高,这是因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整理剂浓度提高,交联程度增加,织物的防皱性能提高。整理液浓度控制在90g/l。

预烘温度控制在90℃,温度过高,易造成大量表面树脂,产生表面交联,不仅防皱性降低,而且手感变差。

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3min,就能获得较好的防皱效果,是因为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具有极强的催化作用,因而可以降低交联温度,缩短焙烘时间。若温度过高,反而影响手感和白度。

对湿折皱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整理液浓度、焙烘温度,然后是焙烘时间,在预烘温度80~90℃,焙烘温度160℃、3min条件下整理效果较好。

强力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焙烘温度,其次是焙烘时间,控制好工艺条件,整理织物的强力损伤和织物泛黄基本能达到要求。

(2)聚马来酸和柠檬酸(TMPA/CA)+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整理

采用聚马来酸和柠檬酸(TMPA/CA)+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整理的织物,影响干折皱恢复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整理液浓度,适当提高整理液浓度,有利于提高防皱效果;其次是预烘温度,预烘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易产生表面交联,影响防皱免烫效果;再次是焙烘温度和时间,一般控制160℃~180℃,3~5min。

而对湿折皱性能的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焙烘温度、整理液浓度、预烘温度、焙烘时间, 适当提高整理液浓度,有利于提高防皱效果;预烘温度90℃左右,焙烘温度160℃~180℃,3~5min即可。

与BTCA相比较,TMPA/CA的反应条件要求高些,采取适当延长焙烘时间,有利于酯化反应的充分进行,可以采用160℃,5min,降低焙烘温度对织物强力和白度的影响。 五、结论

1、通过试验证明,在多元羧酸的无甲醛免烫整理工艺中,使用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

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是可行的,由于其催化活性高,可降低焙烘温度,对织物损伤小,白度影响小,同时具有污染小等优点。但是该类催化剂价格高,加工成本高。

2、采用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可以使整理剂BTCA或TMPA/CA在较低温度下完成交联反应,一般条件控制在,预烘温度90℃,焙烘条件在160℃,3~5min。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制备较麻烦,本次只是做了初步的探讨,并未找到最佳工艺,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本人水平有限,若有错误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徐宏世.高支棉府绸无甲醛防皱整理研究[J].印染助剂,1998,15(5):22-25 [2]商成杰,赵志芳,于伟昭.纯棉织物甲醛免烫整理.印染,2003,NO.1:10-12 [3]陈国强.钠米TiO2催化剂马来酸酐的防皱整理.印染,1999,NO.1:14-17

[4]曹万里.多元羧酸无甲醛防皱整理面临的问题与探讨与对策.印染助剂,201,18117:1-3 [5]胡逊. 多元羧酸:一种无甲醛免烫整理剂〔J〕.印染助剂,1998,15(5):1-5 [6]马雅娟. 添加聚马来酸改善柠檬酸的免烫整理效果〔J〕.印染助剂,2000,17(1):31-33 [7] 张济邦.多元羧酸BTCA免烫整理现状和发展趋势〔J〕.印染,1999,25(5):42-48 [8] 顾东民,吴春明,工晓东.NC-98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研究与应用〔J〕.印染,1999,25(11):28-29

[9]陈松,刘庆等.无甲醛免烫整理剂对棉织物整理研究.印染,2000 NO.7 [10]黄玲,吕艳萍,李临生.棉织物抗皱整理剂进展(二).印染,2003 NO.9 [11]蔡苏英,王宏.染整实验

[12]王学杰,许炯.国内无甲醛免烫整理研究现状〔J〕.印染,1998,24(7):51-54 [13]王学杰,许炯,工蝶依.全棉衬衫的BTCA免烫整理〔J〕.印染,1999,25(4):30-31 [14] 刘俊红,彭文光.纤维素纤维的防皱整理〔J〕.印染,1998,24(10):30-3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洗可穿抗皱整理剂,环保无甲醛免烫剂,形态安定整理剂,形态记忆整在线全文阅读。

洗可穿抗皱整理剂,环保无甲醛免烫剂,形态安定整理剂,形态记忆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699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