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孟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
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用导线连接的两种不同金属同时插入液体中,能形成原电池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在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答案】B
【解析】B错,形成原子电池的条件为:1、要有活动不同的两个电极;2、要有电解质溶液;3、要形成闭合回路;4、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2.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下面判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丁>戊 B.最高化合价:甲<丁<戊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丙<甲<乙 D.非金属性:乙>丁>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丙丁戊是同周期原子的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原子半径:丙>丁>戊,正确;B.表中甲为C、丁为S、戊为Cl,最高价依次为+5、+6、+7,最高化合价:甲<丁<戊,正确;C.乙为氧元素,无最高价,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错误;D.乙、丁同主族,由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丁、丙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乙>丁>丙,正确;答案为C。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位、构、性的关系 3.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2+—+2—
A.CaCl2=Ca + 2Cl B.H2SO4= 2H + SO4
—++—
C.CH3COOH =CH3COO+ H D.KOH = K + OH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选项中的醋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电离时只有少部分发生电离,多数还是以醋酸分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该用“可逆符号” 考点:考查强弱电解质概念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4.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O5(g)=4NO2(g)+O2(g);ΔH>0 B.2CO(g)=2C(s)+O2(g);ΔH>0
C.(NH4)2CO3(s)=NH4HCO3(s)+NH3(g);ΔH>0 D.2H2(g)+O2(g)=2H2O(l);ΔH<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ΔS>0,ΔH>0,则反应可能自发可能非自发,B项ΔS<0,ΔH>0,则反应一定不能自发,C项ΔS>0,ΔH>0,则反应可能自发可能非自发,D项ΔS<0,ΔH<0,则反应可能自发可能非自发。答案选B。
考点:自发反应进行的方向。
点评:ΔG=ΔH-TΔS。当ΔG<0一定自发,ΔG>0一定非自发。 5.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于无色溶液中的是
++2--2+2+2+-
A.Na、H、CO3、NO3 B.Fe、Mg、Cu、Cl
2+---2+---
C.Ba、Cl、NO3、OH D.Mg、OH、HCO3、Cl 【答案】C 【解析】
++2--+2-
试题分析:A.Na、H、CO3、NO3 中H、CO3不共存;
2+2+2+-2+--- 2+-
B.Fe、Mg、Cu、Cl 中铜离子有颜色; D.Mg、OH、HCO3、Cl中Mg、OH不共存,故选C。 考点:离子共存
点评:离子共存的规律是:观颜色,查酸碱,能反应(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共存。
6.常温下,有关醋酸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
A.用pH 计测得0.1 mol·L的CH3COOH溶液的 pH约2.9,说明CH3COOH是弱酸 B.将pH=3的醋酸稀释为pH=4的过程中,比值不变
-1
C.向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H和H2O的电离程度都减小
D.pH=3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pH=11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两者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
【答案】A 【解析】
-1
试题分析:A.用pH 计测得0.1 mol·L的CH3COOH溶液的 pH约2.9,这说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0.1mol/L,因此溶液中醋酸存在电离平衡,所以CH3COOH是弱酸,A正确;B.将pH=3的醋酸稀释为pH=4的过程中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比值减小,B错误;C.向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抑制醋酸电离,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减弱,C错误;D.醋酸是弱酸,pH=3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pH=11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因此两者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前者大于后者,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醋酸溶液的有关判断 7.某密闭容器中的反应:3H2(g)+N2
-1
2NH3(g) △H<0,其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
的情况如图所示,判断下列有关t1时刻条件变化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增大NH3浓度的同时减小N2浓度 B.增大N2和H2的浓度
C.扩大容器的体积 D.降低反应温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增大NH3浓度的同时减小N2浓度瞬间会使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反应逆向移动,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达到平衡,新平衡下的正反应速率比原平衡大,故A项正确;B项增大N2和H2的浓度会瞬间增大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不变,反应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达到平衡,故B项错误;C项扩大容器的体积会使单位体积内该体系的分子总数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平衡应向使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故平衡逆向移动,使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达到平衡,但新平衡下的正反应速率比原平衡小,故C项错误;D项该反应正向△H<0为放热反应,故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达到平衡,故D项错误;本题选A。 考点:化学平衡图像问题。
8.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聚反应的是 A.CH4+Cl2C.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CH4+Cl2
CH3Cl+HCl,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B、nCH2=CH2
CH3Cl+HCl B.nCH2=CH2
+ H2O D.2CH3CH2OH +2Na→2CH3CH2ONa+H2↑
,属于加成聚合反应,故B正确;C、
+ H2O,属于硝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故C错误;D、2CH3CH2OH +2Na→2CH3CH2ONa+H2↑,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的相关知识。
9.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
A.属于烃 B.属于卤代烃
C.属于苯的同系物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D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溴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所以不是烃,A、B、C都不正确;由于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D。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饱和的Na2SO4溶液使鸡蛋清发生盐析,进而分离、提纯蛋白质 B.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C.苯酚与苯甲酸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中和反应及氧化反应
D.食用植物油在烧碱溶液水解属于皂化反应 【答案】B
【解析】A 正确,饱和的轻金属盐能使鸡蛋清发生盐析,进而分离、提纯蛋白质 B 错误,n值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C 正确,苯酚与苯甲酸都是酸,都可以发生中和反应,且都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都能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
D 正确,食用植物油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皂化反应。 11.下列有机物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
A.苯 B.溴苯 C.四氯化碳 D.乙醇 【答案】A 【解析】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只要是放热反应,理论上都能设计成原电池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原子结合成分子过程中一定释放出能量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答案】C
【解析】电流的形成要电子的定向运动,所以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A不正确。B不正确,元素有的是可以人工合成的。原子结合形成分子,是化学键的形成过程,释放能量,C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与反应条件无关,D是不正确,所以答案选C。 13.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少量的氯气 B.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是一种弱酸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Cl2既被还原,同时又被氧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用向上排空气法,A正确;B、氯气与水反应的次氯酸,比碳酸还要弱,B正确;C、常温下干燥的氯气能用钢瓶贮运,是因为干燥的氯气
---
不与铁反应,C错误;D、Cl2+2OH=Cl+ClO+H2O,Cl2既被还原,又被氧化,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考点:考查了氯气的相关知识。 14.将5.6 g铁粉放入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待铁粉全部溶解后,共收集到NO、NO2(其他气体忽略不计)混合气体0.15 mol,该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体积比可能是 A.1∶2 B.2∶1 C.3∶2 D.3∶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n(Fe)=0.1mol,若Fe反应时完全转化为2+3+
Fe,则失去电子0.2mol;若反应时完全转化为Fe,则失去电子0.3mol;A.若n(NO):n(NO2)=1∶2,则n(NO)=0.05 mol,n(NO2)=0.1mol;电子转移n(e-)=0.05
2+3+
mol×3+0.1mol×1=0.25 mol,介于0.2mol~0.3mol之间,既含有Fe。也含有Fe;正确;B.若n(NO):n(NO2)= 2∶1,则n(NO)= 0.1mol,n(NO2)= 0.05 mol;电子转移n(e-)=0.1 mol×3+0.05mol×1=0.35 mol>0.3mol是不可能的,错误;C.若n(NO):n(NO2)=3∶2, n(NO)=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河南省孟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